资源简介 (共27张PPT)0°60°N60°S30°N30°S90°N90°S低高低高高极锋冷暖高低极锋冷暖高高低低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赤 道 低 气 压 带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否定条件:地球不自转假设:①地球表面均匀;②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否定条件2,气压带风带会怎样变化?OA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太阳光线太阳光线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冬至日极地高气压带60°N60°S30°S0°30°N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冬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夏至日90°N23°26′66°34′0°23°26′66°34′90°S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低压带高压带ABC30°30°60°60°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注:气压带、风带移动幅度约5-10个纬度,小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幅度,且具有滞后性。7月北移1月南移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规律总结60°N30°N0°30°S60°S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赤 道 低 气 压 带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考虑海陆分布否定条件:①地球表面均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会怎样变化?陆地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海洋比热容大升温降温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较同纬度陆地和海洋在冬、夏季的冷热差异,简述理由。40°N50°N40°N50°N大陆大陆海洋海洋a 冬季(1月)b 夏季(7月)冷热热冷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都快于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OB 大气活动中心 1月份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冬季大陆气温低,空气冷而重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高纬度的西伯利亚是北半球冬季寒冷中心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冬季切断大陆冷却速度快于海洋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冷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低压中心保留在海洋上分裂成亚洲高压、北美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2. 分析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的成因。7月份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夏季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 7月份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夏季大陆增温速度快于海洋大陆气温高空气上升热低压亚洲低压、北美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高压中心保留在海洋上分裂成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3. 分析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的成因。月份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17北半球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气压带被分裂成高、低气压中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南半球带状分布块状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占据绝对优势物理性质相对均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为什么?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称为季风东亚南亚东南亚东亚季风南亚季风OC 季风环流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赤道东北季风东亚西北季风南亚寒冷干燥温和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阿留申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冬季风赤道印度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西南季风东亚东南季风南亚温暖湿润炎热湿润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东南信风东亚南亚东南亚夏季风东亚季风最典型的季风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东亚南亚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赤道赤道冬季夏季副热带高压东南信风东北季风(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后,向左偏转成西北风澳大利亚西北部季风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季风 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风向源地成因性质气候 ____________季风气候 _____季风气候 主要 分布区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 日本、俄罗斯太平洋沿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我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岛 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和干燥炎热湿润亚热带、温带热带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南印度洋东南信风总结亚 欧 大 陆洋大西洋太平60°N30°N1月7月(1)理想气压带被切断成多个高低气压中心。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亚洲低压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2)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3)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气压带基本成带状分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亚欧大陆60°N30°N副极地低气压带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印度低压西北季风东北季风东亚南亚、东南亚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冬季(1月)夏季(7月)季风环流(大陆东岸)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形成季风环流? ①不考虑地转偏向力②太阳直射赤道③地球表面均匀考虑地转偏向力(否定假设条件一)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考虑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否定假设条件二)考虑海陆分布(否定假设条件三)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的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假设条件)形成复杂的天气变化和季风气候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代表气压带,③代表风带。1.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①处大气的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是( )A.下沉,阴雨B.下沉,晴朗C.上升,阴雨D.上升,晴朗下图示意“某日某半球局部地区大气环流图”。7.图示该日处于北半球的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8.图中丁处风带的风向是①西北风 ②西南风③东北风 ④东南风A. ① B. ②C. ③ D. ④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1.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4月C.7月 D.10月2.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A.①西北风 ②东北风 ③东北风B.①东南风 ②西南风 ③东南风C.①东南风 ②西南风 ③东北风D.①西北风 ②东北风 ③东南风下图为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完成(1)~(3)题。(1)1月份,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2)下列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 B.处于1月份左右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