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中的“110”》教学设计(第2课时)课程 道德与法治 类型 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 加深学生对“110”的理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在面对危险时冷静应对、勇敢求助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面对危险时冷静应对、勇敢求助。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保护。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 回顾第一课时所学内容,提问学生:“你们知道‘110’的用途是什么吗?如何正确拨打‘110’?”老师:大家好,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谁能告诉我,“110”的用途是什么呢? 学生A:老师,我知道!“110”是我国的公安报警电话,我们在遇到危险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拨打它。 老师:很好,A同学回答得非常准确。那么,谁能告诉我,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拨打“110”呢? 学生B:老师,我觉得在拨打“110”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清楚地告诉接警员我们的位置和遇到的情况,这样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老师:B同学说得非常对,拨打“110”时确实需要保持冷静,并且提供准确的信息。记住,我们的言语和行为可能会影响到接警员的判断和行动,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二)新课讲授1.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在面对危险时如何冷静应对、勇敢求助。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在遇到危险时,会如何应对?如何向他人求助? 3. 讲解一些常见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记住家庭住址、父母电话等基本信息;学会拒绝陌生人的邀请;遇到危险时及时寻求帮助等。老师: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在面对危险时如何冷静应对、勇敢求助。首先,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实际案例。 学生A:老师,是什么样的案例呢? 老师:这是一个关于小明的故事。小明在放学后,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到了一个陌生人,陌生人说要带他去好玩的地方。小明虽然有点心动,但他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所以他拒绝了陌生人的邀请,并且迅速向附近的警察求助。 学生B:小明真聪明!他做得对! 老师:是的,小明做得非常好。那么,同学们,如果你们在遇到危险时,会如何应对呢? 学生C:我会先保持冷静,然后想办法向周围的人求助。 学生D:我会尽量记住坏人的特征,然后报警。 老师:很好,大家都很有安全意识。记住,在面对危险时,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向他人求助,并且尽量记住与危险相关的信息。 老师:接下来,老师想给大家讲解一些常见的自我保护方法。首先,我们要记住家庭住址、父母电话等基本信息,这样在遇到危险时,我们才能及时联系到家人。 学生E:对,我每天都会把这些信息记在心里。 老师:很好。另外,我们还要学会拒绝陌生人的邀请,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如果遇到危险,我们要及时寻求帮助,可以向路人、警察或者拨打紧急电话。 学生F:老师,紧急电话是多少呢? 老师:紧急电话是110,这是我国的报警电话。在遇到危险时,我们可以拨打这个电话向警察求助。 学生:(齐声)记住了! 老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很有安全意识。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三)课堂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在不同场景下如何正确应对危险并拨打“110”求助。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来学习《心中的“110”》这篇课文。想象一下,你们身处不同的危险情境中,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并拨打“110”求助呢?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个场景——在回家的路上遇到陌生人搭讪。 (学生A扮演学生背着书包,走在路上) 学生B(扮演陌生人):小朋友,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他让我来接你回家。 学生A:叔叔,我爸爸没说过有人会来接我。我可以先给他打个电话确认一下吗? 学生B(扮演陌生人):哦,不用了,他可能现在很忙。跟我走吧,我带你去吃好吃的。 学生A:不行,我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我要打电话给爸爸确认一下。 (学生A假装拿出手机拨打“110”,并大声说) 学生A:喂,警察叔叔吗?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他说是我爸爸的朋友,但我不确定。我现在的位置是沃尔玛对面的红路灯下。 老师:非常好,学生A做得非常对!在不确定对方身份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轻易相信陌生人,更不能随便跟他们走。同时,我们要记住拨打“110”报警电话,并清楚地说出自己的位置和情况。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加强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四)课堂活动1.角色扮演:在不同场景下如何正确应对危险并拨打“110”求助。 2.师生互评价。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有趣且实用的活动——角色扮演。我们将模拟在不同场景下如何正确应对危险并拨打“110”求助。首先,我们需要几位同学来扮演不同的角色。 学生A:老师,我想扮演拨打“110”的市民! 老师:很好,A同学。那么,B同学,你愿意扮演接警员吗? 学生B:可以,老师。 老师:其他同学,你们可以选择扮演旁观者、目击者或其他角色,来协助A同学应对危险。 (学生A模拟在公园遇到抢劫,紧张地拨打“110”,学生B作为接警员,冷静地询问情况并指导A同学保持冷静,提供详细信息) 学生A:喂,是“110”吗?我在公园被抢劫了! 学生B:好的,同学,请先保持冷静。请问你能告诉我你的具体位置吗? 学生A:我在市中心的绿洲公园,靠近湖边的小路上。 学生B:好的,请问抢劫者有多少人?他们有什么特征? (学生A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同时其他同学作为目击者,提供额外的信息) 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进行了模拟活动。现在,我想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有哪位同学愿意先来? 学生C:我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我以前从没想过遇到危险时要怎么应对,但今天通过模拟,我学到了很多。 学生D:对,我也觉得这样很实用。特别是要记得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给“110”,这样才能更快地得到帮助。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安全无小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在危险时正确应对。今天的活动只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在面对危险时冷静应对、勇敢求助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问题,学会自我保护。老师:110,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我们心中那份对安全的警觉和对求助的勇敢。我们深刻理解了,在面对未知或潜在的危险时,保持冷静的头脑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只有在冷静中,我们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找到最合适的应对方式。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勇敢地向他人求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一种体现。 此外,我还想特别提醒大家,安全不仅仅是一个课堂上的话题,它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需要关注的事情。无论是走在回家的路上,还是在学校里与同学玩耍,甚至是在家中独处,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学会自我保护。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更是为了那些爱我们、关心我们的人。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真正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在面对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勇敢求助;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时刻注意安全问题,学会自我保护。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