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第二节生物学中的科学探究 课堂检测1.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3只、10只,使用的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 )A.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C.提出问题→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作出假设→表达和交流→制定计划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制定计划3.在“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影响”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要设置光照与黑暗两种环境B.设置潮湿和干燥两种环境,其他条件只要相同就行C.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必须适合鼠妇的生活D.有其他生物干扰与无其他生物干扰对实验没有影响4.在设计“探究温度对蟑螂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除了 条件外,其他条件的选择都应相同。( )A.温度 B.湿度 C.食物 D.光照5.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尝试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次数影响”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变化B.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C.实验完毕后,将金鱼闲置不理D.实验结论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没有影响6.在探究实验中,往往要设置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作用是为了( )A.设置重复实验 B.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C.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D.增加实验的趣味性组别 裸地组 草坪组 灌木丛组空气湿度的平均值 55.9% 63.7% 69.7%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得到如下实验结果。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 B.实验应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C.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空气湿度 D.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8.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B.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C.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D.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9.下表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步骤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步骤2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步骤3 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步骤4 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A.步骤1 B.步骤 2 C.步骤 3 D.步骤 410.为探究光对玉米发芽的影响,王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的土壤中各种了20粒玉米,将甲放在阳光下,将乙放在黑暗中,其他条件都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说明探究的问题 B.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光照C.该实验不能说明探究的问题 D.该实验是严格的对照实验11.小继同学打算探究非生物因素--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她提出的问题是: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1)根据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2)为了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她为鼠妇提供了潮湿和干燥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你认为这个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时还要分成明亮和黑暗两组吗? ,为什么? 。(3)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4)做完实验后,小继应如何处理鼠妇?12.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 500 米到海拔3000 米以上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原产地 栽培地第一组 海拔500米 a组海拔500米海拔500米 b组海拔3000米第二组 海拔3000米 c组海拔500米海拔3000米 d组海拔3000米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相同并适宜,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________引起的。(2)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______(填“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3)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A. ac b>d D.a>b c>d13.小明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水的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统计了不同温度下金鱼每分钟鳃盖运动次数,结果如下表:(单位:次)水温 1号鱼 2号鱼 3号鱼 平均值10℃ 18 14 16 1615℃ 33 32 31 3220℃ 75 45 60 60请根据数据分析回答问题。(1)根据这个探究实验,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由此变量引起,应该保证除 外,其他实验条件(如鱼的大小等)都 ,这种实验叫做 。(3)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金鱼应怎样处理? 。(4)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5)该实验中测量与记数的准确与否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14.【科学探究】“知了,知了……”这是仲夏时节经常可以听到的声音。“蝉噪林逾静”,在平常的日子里,知了那柔和的鸣叫声会使人的心情格外平和。但今天不同,烈日当头,天气异常炎热,知了发出的鸣叫声也异常密集而响亮,令人心烦,是不是天气越热,鸣叫的知了越多呢?(1)上述问题的假设是 。(2)如果要设计实验验证该假设是否成立,首先需要选取实验用的知了。选取的知了应该是雄性还是雌性? 。理由是 。(3)要得到较为可靠的实验结果,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A.观察一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是否鸣叫B.统计多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鸣叫的只数C.观察一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是否鸣叫D.统计多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鸣叫的只数(4)实验结果绘制如下图所示: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5)根据本题的情景,还可以提出包含一组变量的问题是 答案:1-5DDCAB 6-10 BACBC11.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水分 不需要 如果再分就不是单一变量了将鼠妇放回适于鼠妇生活的自然界中12.海拔高度 平均值 D13.水的温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频率吗 水温 水温 不行 相同对照实验 放回适于金鱼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C 有14.随着温度的升高,鸣叫的知了的只数会增多(或鸣叫知了的多少与温度有关) D 鸣叫的知了的只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多鸣叫的知了的只数与光照有关吗(或知了叫声的大小与光照有关吗,或知了叫声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