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语文园地二基础巩固情境一:学习完《语文园地二》后,娇娇邀请你一起完成课后测评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B.阅读时,带着问题读可以加快速度。C.根据文章类型有目的,有重点地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D.无论阅读什么文章,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必须联系上下文理解,再继续往下读。2.对下面这段文字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梅兰芳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的院子里养了很多花,有雪里红梅、傲霜秋菊、花王牡丹、花相芍药等传统名花,还有牵牛花等普通花卉。真是百花竞放、芳香馥郁!A.梅兰芳酷爱花卉 B.梅兰芳养了很多花C.梅兰芳热爱生活 D.梅兰芳精心培育花朵。3.下列对句子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猎鹰箭一般地从空中直冲下来,用尖利的爪子一下子抓住了野兔。A.猎鹰直冲了下来 B.猎鹰抓住了野兔C.爪子抓住了野兔 D.猎鹰用爪子来抓4.用成语概括下面句子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陶渊明辞官回乡后,过着安逸的生活。他每天在园子里种种菜,饮饮酒,生活非常清静自在。A.游手好闲 B.悠然自得 C.不思进取 D.无所事事5.“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作者是( )A.毛泽东B.陶渊明C.岳飞6.下面的名言中不是表示珍惜时间的一项是(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B.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C.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把获得水和食物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应学会珍惜和节约。B.他对之前所犯的错误绝口不提,因此大家还都不知道。C.秋游时我向妈妈借了数码相机,一路上我都细心保护,回来后我将它完璧归赵。D.秦国与其他国家联手攻打赵国,赵国现在的局势真是左右为难。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有可能都见过这样的情景。B.即使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C.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D.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才可以把“孑口”守住。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家的果园里有许多的果树,有苹果树、梨树,杏树……B.黄继光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C.《珍珠鸟》一课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依赖”人的变化过程。D.圆明园中收藏着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二、填空题10.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威风( )( ) 气势( )( ) ( )山野岭 ( )水( )石官( )民( ) ( )来( )受 哀( )遍野 奔( )不( )(1)比喻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2)对外面来的压迫或不合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3)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11.看图写四字词,再写句子。这个词语是: 。 主要人物:我会用这个词写句子:12.日积月累,补充内容。(1) ,不弃功于寸阴。(葛洪)(2)莫等闲, , 。(岳飞)(3)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陶渊明)(4)多少事,从来急; , 。 ,只争朝夕。上面的名言都在告诉我们要 。请写出类似的其他名言,如: 。13.我会辨字组词。诺( ) 拐( ) 置( ) 喷( ) 咆( )若( ) 到( ) 值( ) 碰( ) 泡( )14.运用本单元学过的关于惜时的名句填空。(1)葛洪用“不饱食 ,不弃功 ”来告诫人们不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要抓紧每分每秒。(2)多多总是贪玩,耽误了学习。你可以用陶渊明的话劝他:“ ,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也可以用岳飞的名言告诫他:“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壮壮做事喜欢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用毛泽东主席的名言“多少事, ; , 。一万年太久, ”来劝告他。三、连线题15.回顾第二单元课文,与我们学习到的“提速阅读方法”,连线搭配。《搭石》 尽量连词成句读,不要一字一字地读《将相和》 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带着问题阅读《冀中的地道战》 借助关键词句阅读这四种“提速阅读法”,我们简化取名,分别叫“连词成句法”“ ”“ ”“ ”,只要掌握这些方法,我们的阅读就提高了一定的 。四、判断题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呢?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6.我们可以像唱歌一样唱读。( )17.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18.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19.带着问题读,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 )阅读提升情境二:为了提高同学们对课内阅读理解的能力,请完成下面阅读习题吧!五、课内阅读巴根草(节选)巴根草,是与我最亲近的草。打小在农村生活,满山满坡满田埂,到处可见巴根草的身影。初春时节,遥看的草色几乎全是刚冒出芽的巴根草,密密的,碎碎的,像是同时感知了回暖的地气,成片成片地露出头来,打量着苍茫大地。盛夏,巴根草成了农家耕牛上等的食料。夕阳西下,田埂、山坡,处处可见牛儿低头啃青的场景。牛儿啃过的田埂,草儿迅速低矮下去,别担心,要不了一周,巴根草又会疯长起来,覆过人的脚面。秋风渐起,巴根草的叶片开始由青转黄。闲下来的农人抱上锄头,寻一条田埂,去锄巴根草。农人将刚锄下的根须上带着泥土的巴根草码成一小堆,操起镰刀把用力敲去上面的泥土,把草儿摊在田埂上曝晒,只消半天工夫,草儿便干透,挑回去堆到场地上,过冬就不愁了。儿时的我曾悄悄问过母亲,田埂上的巴根草被锄后,春来田埂会不会光秃秃的。母亲说,巴根草命强,春天一到,又会长满一条条田埂。春日又至,如母所言,被锄头深翻过的田埂,又滋生出一派盎然的绿意。看去真是欣喜,那些被遗留在泥土里的巴根草根须,经过漫长隆冬的疗伤,又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在无边的旷野演绎出一场生命世代相传的传奇。突然明白巴根草为何又叫铁线草、牛筋草。有铁一般的硬,有筋一般的韧,当然配得上这样的别名。2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迅速——( ) 欣喜——( )亲近——( ) 滋生——( )21.“盎然”的意思是 。用“盎然”一词造句: 。22.为什么巴根草又叫铁线草、牛筋草?2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拓展延伸情境三:加强课外阅读,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提升语文素养。六、语言表达24.提高阅读速度有办法。宁宁:要提高阅读速度,读书的时候就要集中注意力,要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亮亮:遇到不懂的词语, ,继续读下去。明明:带着问题读,边读边画,都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丽丽: ,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与阅读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技巧。D.“无论阅读什么文章,遇到不懂的,要先停下来查出意思”,这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如果不影响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暂时跳过。故选D。2.C【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内容的主要意思。一句话通常分两层含义,分别是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要根据说话的语境来区分 字面意思就是它字本身所代表的含义。选项A、B、D是表面意思,表示京剧大师梅兰芳非常喜欢养花,养了牡丹、芍药、秋菊、冬梅等等。选项C则是指出梅兰芳热爱生活的深层含义,因为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对花花草草们保持耐心。所以,本题应选择C。3.B【详解】此题考查我们概括主要意思。我们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可以采取提炼句子主干的方式进行概括,很明显句子“猎鹰箭一般地从空中直冲下来,用尖利的爪子一下子抓住了野兔。”可概括为:“猎鹰抓住了野兔”。4.B【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成语。游手好闲:游荡成性,好逸恶劳。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而舒适。不思进取:不想努力上进,不想有所作为。无所事事:什么事都不干。本题中,陶渊明辞官回乡后,过着安逸、悠闲的生活。用“悠然自得”来概括这个句子的意思较为合适。5.A【解析】略6.D【解析】略7.D【解析】略8.C【详解】A.“大概”“有可能”重复累赘,删除其一。B.关联词杂糅,正确的是“即使……也”“如果……就”,把“即使”改为“如果”。D.关联词杂糅,正确的是“只要……就”“只有……才”,把“才”改为“就”。9.A【详解】介绍后用冒号,列举的中间用顿号。正确的是:我家的果园里有很多的果树:有苹果树、梨树、杏树……10. 凛 凛 宏 伟 荒 滴 穿 逼 反 逆 顺 鸿 腾 息 滴水穿石 逆来顺受 官逼民反【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补全和选词填空。威风凛凛:威风:使人敬畏的声势、气派。凛凛:气势逼人的样子。形容气势逼人,令人敬畏。气势宏伟:形容人或建筑物的来势猛大,有所壮山河之感。荒山野岭: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很少有人去居住的地方 。滴水穿石: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官逼民反:逼:逼迫。当官的压迫人民,迫使人民起来反抗。逆来顺受:逆:不顺。对外来的压迫或不公正的待遇采取顺从忍受的态度。哀鸿遍野:比喻到处是背井离乡、呻吟呼叫的灾民。奔腾不息:江水波浪滔滔,急速流淌。(1)根据词义,比喻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的词语是“滴水穿石”。(2)根据词义,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态度的词语是“逆来顺受”。(3)根据词义,指当官的压迫人民,迫使人民起来反抗的词语是“官逼民反”。11. 负荆请罪 廉颇、蔺相如 当他意识到自己错怪别人后,决心登门造访,负荆请罪。【详解】本题考查看图写词语并造句。仔细观察图片,发现一个人脱了上衣,背上绑着荆条向他人请罪。这个图片反映的内容就是我们所学课文《将相和》中的“负荆请罪”的故事,主要人物是廉颇和蔺相如。讲的是廉颇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后用“负荆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对方责罚。我会用这个词写句子。示例:当年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是有感于蔺相如的宽容大度。12. 不饱食以终日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 天地转 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 珍惜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1)书写时注意“饱”“终”的正确写法。(2)书写时注意“年”“悲”的正确写法。(3)书写时注意“晨”“待”的正确写法。(4)书写时注意“转”“迫”的正确写法。上面的名言都在告诉我们不要浪费时间。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其他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珍惜时间的名言还有:“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出自鲁迅的名言,告诉我们要珍惜点滴时间,努力挤出时间来学习。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13. 承诺 拐卖 置之不理 香喷喷 咆哮 若隐若现 到来 值得 碰见 泡沫【详解】本题考查辨字组词。诺可组词:诺言、允诺、应诺、承诺等。若可组词:假若、宛若、倘若、若隐若现等。拐可组词:拐弯、拐杖、拐角、拐卖等。到可组词:到底、见到、看到、到来等。置可组词:放置、购置、设置、置之不理等。值可组词:值钱、升值、等值、值得等。喷可组词:喷火、喷漆、喷洒、香喷喷等。碰可组词:碰头、碰杯、碰面、碰见等。咆可组词:咆号、雷咆、咆跃、咆哮等。泡可组词:泡饭、浸泡、肺泡、泡沫等。14. 以终日 于寸阴 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莫等闲 从来急 天地转 光阴迫 只争朝夕【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1)“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出自《抱朴子·外篇·勖学》。意思是:不要整天吃饱喝足不做正事,不要因为懒惰而浪费光阴。(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一》。意思是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意思是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3)“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意思是多少人世间的事都是急忙忙地匆匆而过,天地不断旋转,光阴紧迫。要等一万年后才等来胜利,实在是太久,我们要抓紧时间,力求主动,只争朝夕。15.集中注意力法 问题阅读法 关键词阅读法 速度【详解】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阅读方法的了解。《搭石》一课,教材提出了阅读提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回读。”;《将相和》一课重点指导连词成句地读,学习扫读,扩大阅读视域;《冀中的地道战》一课,要求“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要求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根据四种“提速阅读法”的内容,简化取名即可。“尽量连词成句读,不要一字一字地”简化取名为“连词成句法”;“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简化取名为“集中注意力法”;“带着问题阅读”简化取名为“问题阅读法”;“借助关键词句阅读”简化取名为“关键词阅读法”。只要掌握这些方法,我们就能提高阅读速度。16.× 17.√ 18.√ 19.√【分析】16.错误。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有:(1)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2)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一口气往下读。(3)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速读时圈画关键词有助于学生提高注意力,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重难点,提高阅读效率,学生眼能看得快,脑子想的快,手中的笔及时勾画出来,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17.正确。18.正确。19.正确。20. 快速 喜悦 接近 生长 21. 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2.因为巴根草有铁一般的硬,有筋一般的韧。 23.作者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描写了巴根草生命力的顽强。【解析】20.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的识记、理解能力。此类题目根据题干所给的词语思考其意思,并结合平日的积累进行作答,或利用题干中词语的单字尝试重新组词。①迅速:速度高;非常快。近义词可以是快速、赶快、连忙。②欣喜:欢喜、快乐。近义词可以是喜悦、高兴、愉快。③亲近:信任,关系亲密。近义词可以是密切、亲密、接近。④滋生:繁殖,引起。近义词可以是滋长、生长、生息。21.本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测词语意思,然后解释,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春意盎然、趣味盎然。据此造句即可。2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文中最后一段“突然明白巴根草为何又叫铁线草、牛筋草。有铁一般的硬,有筋一般的韧,当然配得上这样的别名。”可提炼出“配得上别名”答题关键字眼,可知这就是巴根草叫铁线草、牛筋草的原因。23.考查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短文主要内容要先把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概括起来,然后把各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短文,作者是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描写了巴根草生命力的顽强。24. 在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 经常用快速读的方法读书【详解】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内容具体,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答案为:在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 经常用快速读的方法读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