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效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乱象”。劳动者权益保障有法可依,靠依法治理!4.1夯实法治基础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Part 01一、选择法治道路什么是法治?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什么法?如何治?名词解读为什么走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P45-47)你观看电影或类似报道时有何感受?缅甸旅游部副部长吴漂佐梭(U Phyo Zaw Soe)宣布自10月1日起,缅甸将计划放宽对中国护照持有者的免签政策,进一步加强中缅的旅游交流。你会优先考虑去缅甸旅游吗?为什么?为什么走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P45-47)中泰缅老四国为什么加强合作,开展联合打击行动?公安机关加强西南边境警务执法合作,依法严厉打击缅北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重大战果,23年“夏季行动”(6月25日至9月30日)抓获电诈嫌疑人1.7万名中泰缅老四国警方启动合作打击賭诈集团专项联合行动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对个人)P45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对国家)P45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对国家)P47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对民族)P47★1.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重要性?为什么依法治国?)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民法典的编纂民法典的内容民法典共7编,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充分保障。良法(三个判断标准)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2. 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食品安全法》第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思考:《食品安全法》通过后,公民的食品安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这说明了什么?2022年3·15晚会曝光名单触目惊心:“土坑“酸菜生产内幕,酸菜制作过程无安全保障、卫生状况堪忧,涉事企业包括:湖南插旗菜叶有限公司、岳阳市君山区雅园酱菜食品厂、坛坛俏食品有限公司、湖南锦瑞食品有限公司。具体表现: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2. 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良法善治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法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2. 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良法善治+=法治人治法治人治 法治基础 个人专制和独裁 民主特点 随意性、多变性、不平等性 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原则 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平等原则 法律至上,人人平等原则后果 不能很好的体现民意,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可以公平、公正的处理问题,维护民意,推动社会有序发展。思考:从长远看,哪一种对国家发展更有利?二、描绘法治蓝图探究新知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探究新知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1978年颁布并实施现行宪法1982年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7年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2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公布《民法典》,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202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这宣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探究提升法治中国党的十八大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探究新知近年我国还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2023年6月28日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2023年12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24年1月1日起实行。探究新知探究3: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总目标、基本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重要性: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基本方略党政府基本要求:(总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立法机关(前提)(关键)执法机关(防线)司法机关(基础)全体公民探究新知探究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①国家应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探究新知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探究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2023年6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311人提出的586条意见,另收到来信6封。2023年10月2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二次审议,对社会公众的意见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吸收采纳。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总目标:基本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地位:前提关键基础相关链接P49党的十八大 全面依法治国小结(1)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4.怎样建设法治国家 课堂小结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描绘法治蓝图法治的意义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法治要求实行善治法治进程绘就中国法治新蓝图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随堂练习1.(2024江苏镇江)为治理各种互联网广告乱象,2023年2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既保障了用户的选择权,又给互联网企业去腐生肌,使其以更健康的体魄参与竞争。由此可见(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法治是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③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④法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与题意无关→与题干“该法为互联网企业去腐生肌”相符→与题干“该法保障用户的选择权”相符→题目未体现C2.(2024湖北武汉)某校“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宣传板展示了以下内容: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提出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开展该项立法工作,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这三则材料体现了( )A.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B.中国共产党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未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符合三则材料体现的观点→党的领导→民主立法: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通过法律体现了依法治国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