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1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1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5.1 法不可违
与·法·同·行·健·康·成·长
自学导航——P46-51
法不可违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理解违法行为?
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违法无小事
PART.01
与·法·同·行·健·康·成·长
自主探究:镜头一
张某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张某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手脚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
角色:张某、两位工地保安、一位警察。
(1)张某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张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尊法、守法
法不可违的原因(P46)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
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效的准绳。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指引作用
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
自主探究:镜头二
张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角色:张某、苏某、法院。
思考:
(1)属于哪种违法行为?这种违法行为含义是什么?
(2)这种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责任
自 由 论 坛
谈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民事违法行为?
身边的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没有履行合同
侵犯肖像权
欠债不还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自主探究:镜头三
因拾到手表的张某逾期未归还手表,苏某心生不满,在私下找一个人在街角殴打了他。事情被发现,造成了秩序混乱,其他群众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
角色:张某、苏某、苏某帮手、三位民警。
思考:
(1)属于哪种违法行为?这种违法行为含义是什么?
(2)这种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制裁
身边的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谎报险情
破坏铁路封闭网
殴打他人
生活中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自主探究:镜头四
张某喊来的一群人殴打他人,导致苏某身受重伤,人民法院认定张某犯了故意伤人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思考:
(1)属于哪种违法行为?这种违法行为含义是什么?
(2)这种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刑事违法行为
刑罚
含义: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如何理解违法行为?
法定必做而不做,
法定不能却做了。
违法行为 危害程度 按社会危害程度分类 承担的法律责任 违反的法律 共同点
民事违法行为 较轻 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责任 民事法律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 较轻 行政制裁 行政法律 刑事违法行为 严重 犯罪 刑罚处罚 刑事法律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PART.02
与·法·同·行·健·康·成·长
自主探究
回顾张某的一生
思考:
看着张某在监狱里带着悔恨之心回顾他的违法过程,请问同学们要从朱某的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如何做到准章守法?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总括)
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行政违法行为)
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回顾总结
巩固测试
1.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有大有小,由于名是违法和行政违法对社会的危害较小,所以被称为( )
A.犯罪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
C.严重违法行为 D.不良行为
B
巩固测试
2.某汽车销售员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被拘留十天;某装修公司因质量问题遭到顾客起诉,被责令赔偿损失。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 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
C.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 D.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
D
老师寄语:
希望同学们能走好青春的每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