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 家的意味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 家的意味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家的意味
一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1. 通过理解“家”的内涵与功能,认识到“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形成对家庭的深厚情 感,培养家国情怀。
2. 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健全人格:
3. 体会家人对自己的付出,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4. 培养学生在亲子之间积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表达爱,让家更美好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唤, 共创美好家庭。
责任意识:
5. 提升对家庭的责任感,自觉分担家庭责任,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6. 理解家对我们生命成长、社会发展的意义,增强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 家的重要性: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家 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难点:
3. 优良家风的作用(价值):优良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 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 和谐。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图片(展示一个温馨家庭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看到这张图片,你们想到了什么 家对你 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2. 讲述故事: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服他回家
时,富翁说:“家 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 ”富翁说:“那是我的房子。” 战争期间,一位中年男子在战争中与亲人离散,几位亲人丧生。后来他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几经
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身骨肉。悲喜交加的他紧紧地搂着女儿,泪流满地说:“我又有家了。”
提问:为什么富豪说房子不是家 而中年男子找到了女儿就有了家
(二)讲授新课
1. 家的含义
(1)提问:结合教材 P27 内容,说说家庭的含义是什么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展示图片(展示不同家庭关系的图片,如男女结婚成家、宝宝降生、养子女与养父母、继子女与 继父母等),提问:他们和家人是通过什么关系确立起一个家庭的呢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男女结婚成家。 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 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 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2. 家的重要性
(1)展示图片(展示一个孩子在温暖的家庭中成长的图片),提问:从这幅图片中,你能感受到家的重要
性吗
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的成长也 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 灵有所依托。
(2)展示故事(讲述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提问: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家庭对个人成长 有哪些作用
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 教中学会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3)展示材料(展示梁启超注重把爱国情怀传给子女的故事),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能体会到家的什 么作用
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 风。
(4)展示名言(展示“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庭乃是社会之缩影, 事实上,家庭是具有自发维持能力的最小社会。——康德”“天下之本在家。—— 孟子 · 离娄上”等名 言),提问: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家庭和社会是什么样的关系 家庭对国家的重要性是什么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家风的作用
(1)展示名言(展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百善孝为先;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 不为;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则俭,永不贫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谁言寸草心,报 得三春晖”等名言),提问:这些名言体现了怎样的家风
体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孝顺、善良、勤劳、节俭、珍惜亲情等家风。
(2)展示图片(展示一些体现优良家风的图片,如家人和睦相处、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提问:从这 些图片中,你能感受到优良家风的作用吗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 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三)课堂小结
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 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我们在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 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我们接续着祖先的生命,传承 着家风。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四)随堂练习
1.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句子能够反映子女对父母孝敬之情的是 (C)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解析:A 选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的是友情;B 选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 是桃树和李树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鲜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在树下走成了一 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C 选项“谁 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 慈母恩情呢 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之情;D 选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达的是对时光 易逝的感慨。
2. 下列漫画能够正确体现“家的意味”的是 (C)
A. 女儿去聚会了,儿子去旅游了。
B. 孩子:也教我玩手机或平板电脑吧,要不然我觉得现在自己太孤单。
C. 全家福。
解析:A 选项中女儿去聚会、儿子去旅游,没有体现出家的温暖和亲情;B 选项中孩子觉得孤单,想 要玩手机或平板电脑,也没有体现出家的意味;C 选项全家福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团聚和亲情,能 够正确体现“家的意味”。
0.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景观的背后却蕴含着“家” 在中华文化中深厚的意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D)
①家只为我们提供物质生活条件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③家是我们身心寄居之所
④家是甜蜜、温暖的避风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家不仅为我们提供物质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是我们身心寄居之所,是甜蜜、温暖的避风港。①说法错误,排除。
1. 小两口结婚----通过(婚姻)确立。
解析: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小两口结婚是通过婚姻关系确立的。
2. 宝宝降生---- 因 为 ( 血 缘 ) 确 立 。
解析: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是因为血缘关系确立的。
3. 收养子女---- 通过(收养)确立。
解析: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收养子女是通过收养关系确立的。
4. 继子女和继父母--- 因为(再婚)确立。
解析: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是因为再婚关系确立的。
(五)板书设计 家的意味
1. 家的含义: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 家的意义
家是生命的居所,心灵的港湾 家是第一所学校,是修身之所
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故事、名言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家的含义和重要性,以及优良家风的作 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氛围活跃。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家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 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家的温暖和亲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同时,在教学方法 上,可以更加多样化,如开展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家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