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课时)《地球》复习课件【考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茫茫宇宙,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在哪里呢?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以及中国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3)认识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核心素养【温故1】关于天体系统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在哪里呢?什么是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太阳系由1颗恒星和8颗行星组成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温故2】关于太阳系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太阳小行星带【温故3】银河系简介银 河 系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呈椭圆盘形,银河系的恒星数量约在1000亿到4000亿之间。【温故4】地月系简介地月系地球同它的天然卫星(月球)所构成的天体系统。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天地球公转轨道【温故5】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观测宇宙(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地球月球ABCDE人类的家园【温故6】关于行星的分类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类地行星(固态)巨行星远日行星(气态行星)地内行星地外行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恒星),地球只是太阳系内的一颗普通行星。从形态上来说,可分为类地行星(固态)和气态行星;从空间位置上来看,又可分为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温故7】小行星带在哪里?它是怎么形成的?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小行星带由原始太阳星云中的一群星子(比行星微小的行星前身)形成。但是,由于木星的重力影响,阻碍了这些星子形成行星,造成许多星子相互碰撞,并形成许多残骸和碎片。小行星带小行星带木星火星【温故8】关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 部 原 因 内 部 原 因1. 安全的宇宙环境 2. 稳定的光照条件行星各行其道太阳正处壮年1. 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使地表具有适宜温度2. 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3. 地球上有液态水【知识清单1】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1】天体类型【2】天体系统【3】太阳系八大行星【4】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恒星、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等由高级到低级依次为:宇宙(总星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①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②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典题训练】1.浩瀚的宇宙中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如图所示的天体系统为( )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如图示意天体系统层次。读图,下列说法正确是( )A.①太阳系 B.②银河系C.③河外星系 D.④地月系CD3.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第二次出舱,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读太阳系示意图,地球表面温度适宜,主要原因是( )A.太阳的质量和体积适宜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宜C.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宜D.地球与金星、火星距离适宜4.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的邻居是( )A.地球和金星 B.地球和木星C.木星和土星 D.地球和水星5.地球作为太阳系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具有的特殊条件有( )①体积、质量适中 ②有大面积的热带和温带气候 ③日地距离适中④南北极“固体水库”蓄水量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BC【典题训练】6.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A.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C.有美丽的光环D.是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7.有关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属于类地行星B.火星是气体球,自身不发光,围绕恒星(太阳)运动。C.目前火星气候潮湿,可以进化出生命体D.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火星公转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8.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①充足的液态水 ②适宜的温度③适宜的大气环境 ④肥沃的土壤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DDA【典题训练】2022年11月8日,天空上演一次精彩的月全食,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可看到全食的古铜色“红月亮”,更难得一见的是,月食的同时还发生了“月掩天王星”的罕见天象。如图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天王星属于( )A.卫星 B.恒星 C.行星 D.彗星10.下列天体系统不包含月球的是(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可观测宇宙CB【典题训练】【考点二】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一直在尝试探索太空的奥秘【考点二】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1997年2010年1977年1990年1961年1969年123456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加加林(苏联)阿姆斯特朗(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射成功美国旅行者号探测器发射成功美国旅居者号探测器登陆火星美国国际空间站建设成功世界太空探索历程2021年2022年2007年2016年1970年2003年123456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首次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单口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火星车登录火星“祝融号”天宫空间站建设成功我国太空探索历程陈冬成刘 洋【考点三】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考点四】人类探索太空的积极意义1. 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开发。2. 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3. 探索太空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4. 更能体现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考点四】人类探索太空的积极意义【知识清单2】人类的太空探索人类的太空探索【1】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2】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3】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知识点2 人类的太空探索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下图是中国探索太空的部分方式。据此完成1—2题。【典题训练】B知识点2 人类的太空探索1. 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该太空探索属于( )A.探月工程 B.火星探测C.建设天宫空间站 D.访问小行星【典题训练】A知识点2 人类的太空探索2.我国探索太空的主要目的是( )①促进科技进步 ②探索宇宙奥秘 ③寻求巨大利益 ④解决粮食危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典题训练】知识点2 人类的太空探索3.人类发射的空间探测器进入太空后被称为人造天体;其降落在火星表面时,表明其已经离开( )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宇宙4.地球适中的体积和重量,使地球上有(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液态水C.适宜呼吸的空气 D.适宜的温度5.2024年6月2日至3日,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探测器还搭载了欧洲空间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任务,这体现了( )①大国担当精神 ②共同发展理念③开放包容态度 ④共同富裕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ACA【典题训练】知识点2 人类的太空探索6.目前,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不包括 ( )A.“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顺利发射B.“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C.“嫦娥”系列探测器成功发射D.航天员登月考察7.如果航天员登陆月球,那么航天员在月球上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①低重力对身体的影响②泥石流和洪涝灾害频繁发生③太空辐射对身体造成的伤害④应对剧烈的温度变化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DB【典题训练】【第二节】地球与地球仪茫茫宇宙,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在哪里呢?第二节(1) 地球与地球仪(1)结合材料,说出人类对地球认识的过程。(2)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3)了解地球仪的用途。(4)识别地球仪上的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本初子午线等地理事物。核心素养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个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再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题,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考点一】认识地球的形状【考点一】认识地球的形状①猜想阶段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②推测阶段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考点一:认识地球的形状③实践证明1519—1522年,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结束了“地方”与“地圆”的争论。赤道前后共4次穿越赤道【考点一】认识地球的形状④亲眼目睹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可以从太空观察地球。地球卫星影像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考点一】认识地球的形状⑤真实形状实际上,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考点一】认识地球的形状海平面现在,人们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还能精确地测量出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 5.1 亿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考点二】认识地球的大小海平面现在,地球的大小不仅可以用数字描述,还可容易通过比较的方法描述。1.用你生活中熟悉的食物做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地球大小 比 较 项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约相当于飞机沿赤道飞行 小时(飞机平均飞行速度约800千米小时)7.2857X101050【考点二】认识地球的大小海平面现在,地球的大小不仅可以用数字描述,还可容易通过比较的方法描述。2.用太阳和月亮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我的表面积约为6.1万亿平方千米,约是地球表面积的 倍1194我的周长约为1.09万千米,地球周长相当于 倍我的周长3.6【考点二】认识地球的大小【考点三】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海平面由于我们生活的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海平面地球仪上的颜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地理特征,包括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具体颜色对应如下:蓝色:海洋、湖泊及河流;绿色:平原及低山丘陵;黄色或棕红色:沙漠、山地及高原;白色:雪地、高山顶部;【考点三】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为假想轴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地球的最北端。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地球的最南端。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圈垂直相交的半圆【考点三】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注意1:地轴只是假想轴,在地球上不是真实存在的特别强调注意2:地轴是倾斜的,角度为23.5°,始终指向北极星方向注意3:地球仪为正球体,地球为不规则球体注意4:地球仪不能完整表示地球全貌,如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城市等。【考点三】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知识清单3】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2】地球的形状:球体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纬线、经线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2.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站在海边看归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见船身③麦哲伦环球航行 ④地球公转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C【典题训练一】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半径为3761千米的不规则球体B.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的正球体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两极稍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4.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长度相等B.纬线的形状是半圆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A【典题训练一】某中学八年级(2)班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动手制作了地球仪。图为地球仪制作的步骤和过程。完成下面小题。5.从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来看,地球的形状是( )A.圆形 B.椭圆形C.球体 D.葫芦状6.图中①表示的是( )A.赤道 B.地轴C.南回归线 D.北回归线CA【典题训练一】7.从右图的地球仪中,我们能获得的信息是( )A.沿赤道环地球一周需要走4万千米B.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仪上有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C.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最少需要5.1亿平方千米的布料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8.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D.地球的极半径是6378千米BD【典题训练一】BC【典题训练一】“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2022年4月16日11时05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结束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完成下面小题。9.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应该是( )A.圆形 B.球体 C.圆锥体 D.弧形10.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D.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谢谢欣赏!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