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相互作用——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相互作用——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2)相互运动——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
一、力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3.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1)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2)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4.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5.力的图示: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
(1)有向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
(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
6.力的示意图:只用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
7.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作图步骤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选标度 选定标度(用某一长度的线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
画线段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长度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适当长度线段
标方向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
二、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向下,但是并不等同于垂直于支持面向下,也不等同于指向地心.
3.大小:G=mg,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只与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重力加速度g与物体所处的纬度和高度有关,在赤道处,g最小,在两极处,g最大(同一高度);海拔越高,g越小,海拔越低,g越大.
4.作用点——重心
(1)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2)决定因素:①物体的形状;②物体的质量分布.
(3)对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通过实验来确定其重心位置.如薄板状物体的重心位置可以通过悬挂法来确定.
(4)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只有物体的重心才受到重力作用.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重心位置可变化.
三、弹力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变化.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3.弹力的方向
(1)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上.
(2)绳子的拉力的方向: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4.弹力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两物体直接接触;
(2)两物体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5.弹力有无的判断
(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不存在弹力,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①假设无弹力:假设撤去接触面,看物体还能否在原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说明物体间无弹力作用;否则,有弹力作用.
②假设有弹力:假设接触物体间有弹力,画出假设状态下的受力分析图,判断受力情况与所处状态是否矛盾,若矛盾,则不存在弹力;若不矛盾,则存在弹力.
如图,接触面光滑,若A处有弹力,则无法使球处于静止状态,故A处无弹力.
(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6.弹力方向的确定
四、胡克定律
1.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填“能”或“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
3.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
4.劲度系数:式中k叫作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是表示弹簧“软”“硬”程度的物理量.
5.胡克定律F=kx的理解
(1)x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2)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由弹簧自身的长度、粗细、材料等因素决定,与弹力F的大小和伸长量x无关.
2.F-x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
3.胡克定律的推论:ΔF=kΔx.弹簧弹力的变化量ΔF跟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Δx成正比.
4.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发生形变.
5.弹力常见模型分析
轻绳 弹性绳 轻弹簧 轻杆
质量大小 0 0 0 0
受外力作用时形变的种类 拉伸形变 拉伸形变 拉伸形变、压缩形变 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
受外力作用时形变量大小 微小,可忽略 较大,不可忽略 较大,不可忽略 微小,可忽略
弹力方向 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沿着弹簧,指向弹簧恢复原长的方向 既可沿着杆,也可跟杆成任意角度
弹力大小变化情况 可以突变 不能突变 不能突变 可以突变
五、合力和分力
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作分力。
2、共点力: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这些力共同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作共点力。
六、力的合成和分解
1、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2、力的分解: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逆运算。
3、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4、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第一个矢量的始端指向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样的。
5、多力合成的方法: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七、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的定义:
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方法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方法:整体法或隔离法。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的组合。
(2)进行受力分析:
先分析重力和已知力,再按接触面分析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3)画受力示意图:
边分析边将力画在受力示意图上,准确标出各力的方向,尽量做到大力长线、小力短线。
图甲中F推A沿斜面上滑(存在摩擦力),将A的受力分析顺序在图乙横线上标出。
八、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条件:或者
图中小球静止不动,物块匀速运动,则对小球:
对物块:,。
3.平衡条件的推论:
(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