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分层作业基础1.“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但”的意思是( )A.但是 B.只 C.可是 D.所以2.给下面的字注音。祭( ) 乃( ) 翁( ) 邸( ) 熏( )醉( ) 汴( ) 喑( ) 亥( ) 擞( )3.按要求填空。“乃”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_,再查_______。“乃”的意思有:①才;②是,为;③竟;④于是,就;⑤你,你的。请为下列句子中的“乃”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1)家祭无忘告乃翁。 (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失败乃成功之母。( )(4)唯虚心乃能进步。( )4.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句诗选自宋朝陆游的《示儿》,这首诗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B.诗句中“乃翁”的意思是“你们的父亲”。C.这句诗的意思是: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家中不要忘记举行祭祀。D.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情感。二、诗词曲鉴赏《示儿》__________,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1.将诗句补充完整。2.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九州 。 元: 。无: 。 王师: 。北定: 。 乃翁: 。3.这是一首 绝句。这首诗的一、二、四句押韵,韵脚是 。4.这首诗是 时期 (填人名)的绝笔,诗中作者以 的口吻,表达了诗人 。5.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憾是“ ”,诗人的遗愿是“ , 。”(用原句回答)6.我还能写出积累的爱国诗句。① 。② 。7.对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的题目点明了这首诗是作者临终前写给儿子的。B.“九州”的意思是九个州。C.前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渴望祖国统一的激昂之情。D.《己亥杂诗》、《题临安邸》和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8.对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乃”字在古诗或文言文中可作人称代词,在这里结合语境可理解为“你们的”。B.第二行诗句的意思是“但是遗憾和悲愤的是没有看到九州相同。”C.这首诗是陆游八十五岁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祖国统一的热切心情。9.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临终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B.诗人把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于朝廷军队。C.诗的前两句写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后两句写对儿子的临终嘱托。一、基础1.B2. jì nǎi wēng dǐ xūn zuì biàn yīn hài sǒu3. 丿 一 ⑤ ④ ② ①4.C二、古诗鉴赏1.死去元知万事空 家祭无忘告乃翁2.天下 通“原”,本来 不要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将北方平定 你的父亲3.七言 空、同、翁4.南宋 陆游 父亲 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5.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7.B 8.B 9.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2课《古诗三首》 学习任务单示儿一、导入,介绍作者1.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精忠报国的仁人志士呢?2.你知道“示儿”是什么意思吗?3.分享资料:陆游简介二、初读识字,理解诗意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并划分节奏。示 儿[宋]陆 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边自由读,边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不懂的地方作好批注。元: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同:______________。王师:宋朝的军队。北定:平定北方。中原: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家祭:祭祀家中先人。无忘:不要忘记。乃翁:______________。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情1.结合背景资料谈一谈:你们从诗句中读出了陆游的什么感情?诗人悲的是什么?2.尽管对朝廷当权者和军队贪生怕死、苟且偷生感到悲愤,可诗人依然对他们寄予了怎样的希望?3.讨论交流: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古诗三首》(示儿)分层练习.doc 12《古诗三首》(示儿)学习任务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