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语文五年级上12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课题 12.古诗三首 题临安邸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内容分析 古诗三首古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课后题与本单元语文园地关系紧密,都要求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情感,为本单元后面几篇爱国情怀的文章做了很好的铺垫。核心素养目标 1.认识“熏”这个生字,会写“熏、杭”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临安邸》。3.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和小组之间交流讨论等方式来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重难点 重点:学习《题临安邸》古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引导学生借助题目、抓住关键词和注释,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1.背诵《示儿》引出古诗。我们上节课学习了陆游的《示儿》,陆游临终之际盼来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吗?朝廷的权贵们都在干什么?宋代林升的一首墙头诗《题临安邸》作出了很好的回答。(板书诗题)2.解诗题。。 结合注释,理解古诗题目的意思?生:题,题写。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邸,旅店。题目的意思是指题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这是一首题壁诗。这种题壁诗在唐宋年间十分流行,诗人们在墙壁上留诗寄情,一些客栈还专门设置“诗板”。3.介绍作者。林升,生卒年不详。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题临安邸[宋]林 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节奏。(2)重点识字。熏xūn, 书写时需要注意,两部分要写紧凑,注意中间不能漏掉两点,书写时要正确。2.理解诗意,整体感知。(1)同桌合作,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1.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邸(dǐ):旅店。2.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3.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4.直:简直。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2)学生交流。三、品读古诗1.朗读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课文整体感知(古诗讲解)前两句诗意:一座座青山一幢幢楼阁,这里的景致是那么多美好,西湖边上的歌声舞蹈何时才能停止呢?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副怎样的景象?诗的开头抓住临安城特征,写出当年虚假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后两句诗意:暖洋洋的春风把这群饱食终日只知道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一样。他们简直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做昔日的东京汴州了。由“醉”字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情感?6.“熏”字和“醉”字的呼应。四、文中主旨《题临安邸》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是作者林升看到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偏安,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墙壁上的心里话。五、课堂小结这首诗就是针对黑暗现实而作的,它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作业设计 1.背诵《题临安邸》。2.搜集其他爱国诗篇,读一读,积累下来。板书设计 题临安邸 虚假繁荣 痛恨 醉生梦死 讽刺 爱国之情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12 古诗三首《题临安邸》林升 字云友,平阳(今属浙江)人。其生平事迹不详,大约生活在孝宗朝(1163—1189)。据说,他是宋孝宗淳熙时代的读书人,曾在临安活动,擅长诗文。代表诗作有《题临安邸》《长相思》等。走近作者北宋靖康元年(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后辗转到临安作为都城,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致西湖有“销金锅”之号。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封),成了这班寄生虫们的安乐窝。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创作背景《示儿》的陆游,在临终之际还在苦苦期盼着“王师北定中原日”,这一天他盼到了吗?没有盼到,王师们都干什么去了 宋朝诗人林升写下了这样一首诗——《题临安邸》 ,做了很好的回答。新课导入题 临 安 邸书写南宋的京城,今杭州。旅店、客栈写在临安旅店(墙壁上)的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自读提示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熏制臭气熏天我会写上下结构xūn我会写苏杭杭绢左右结构háng【临安】【邸】【休】【暖风】【熏】【汴州】南宋的都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旅店。吹。停止。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都城。解释词语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准节奏。要求2.同桌合作,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初读古诗学字识词熏xūn熏陶 熏黑重要 德高望重上部不要写成了“重”,上部横画较多,第二笔横最长。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诗意理解西湖 杭州的著名风景区。几时休 什么时候休止。无尽的青山,连绵的楼阁,望也望不到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歇?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意理解暖洋洋的春风吹得这些权贵们如醉如迷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简直把这临时苟安的杭州当成了汴州。直 简直。汴州 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熏 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无尽的青山,连绵的楼阁,望也望不到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歇?暖洋洋的风吹得人如痴如醉,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汴州。诗意:初读古诗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体悟诗情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楼阁?你觉得“几时休”应该怎么读?背景资料公元1126 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京。公元1127年,金人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此时宋徽宗第九子赵构逃至江南,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即位,建立南宋。南宋当权者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他们在杭州大肆修建楼堂馆所,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林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愤然在墙壁上写下了这首带有拷问意味的诗。师生共读师:我们的半壁江山已失,国家还在风雨中摇摆,你们还在这里唱歌跳舞!师:我们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们还在这里歌舞升平!师:无辜的百姓饱受金人欺凌,北方的失地还未收复,你们还在这里醉情歌舞!师:天下百姓都期盼着朝廷军队收复失地,重新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而你们却在这里沉迷歌舞!生:西湖歌舞几时休?体悟诗情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当时社会上的淫靡之风;“游人”不是指一般游客,而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醉”不仅仅指陶醉、喝醉。醉酒的人终究会醒,而统治者和达官贵人们沉浸在歌舞的靡靡之音中,花天酒地,早已醉生梦死,根本就不愿醒来。体悟诗情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直”是简直的意思,杭州不是汴州,可南宋的权贵们忘记了耻辱,忘记了昔日故都,忘记了江山,忘记了老百姓。你觉得诗人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痛惜、嘲讽、愤怒……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情感对比阅读对比《示儿》和《题临安邸》两首诗,你发现了什么?题临安邸[宋]林 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示 儿[宋]陆 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对比阅读对比《示儿》和《题临安邸》两首诗,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作者都是南宋诗人,都抒发了爱国之情,目的不同:《示儿》是写给自己的儿子看的,《题临安邸》是写给当朝权贵们看的。角度不同:《示儿》侧重直接表达,《题临安邸》则用讽刺的手法来体现。拓展延伸中原沦陷了几十年,人们盼了多少个日日夜夜,陆游是这样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拓展延伸面对国土的沦陷,面对百姓的悲泣,岳飞发出了愤怒的呐喊。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宋]岳飞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2 题临安邸.mp3 12.古诗三首 (题临安邸).doc 12.古诗三首 (题临安邸).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