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节《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节《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体 味 文 化 》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体味文化》是新课改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的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入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剖析文化的内涵,探究文化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认识,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热情。
【学生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化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对文化的意义、作用还不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经历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再提炼,从而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设计思想】: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文化是什么”的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学生从最常见的文化现象去发现、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兴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文化及其特色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识记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概念;理解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2) 能力目标: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什么”
【教学难点】:
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现象做成课件。(2)学生准备:了解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收集有关天水三国文化,伏羲、麦积、大地湾文化等资料。
7、【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说到政治课,大家都觉得很理论化,很沉闷。但是,如果谈到过年,动画,电影大家一定很感受兴趣。 举例归纳天水地区过年中的文化(如对联);谈谈他们最喜欢的电影。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传统文化现象与现代文化现象作比较,为下文授课作铺垫。
第一目,“文化万花筒”。通过两段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和三个活动,描述文化的表现,引导学生形成对文化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理解。通过本目的学习,学生应该形成如下认识:文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不同的人,其文化特色都存在差异。 多媒体展示五花八门的文化现象:不同国家过年习俗、各民族的不同节日,各类电视选秀节目…… 学生谈亲身参与的文化生活:上课,学习,交友,学校艺术节,运动会……学生介绍天水的三国文化,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等 “文化”一词比较抽象,通过学生对熟 ( http: / / www.21cnjy.com )悉的文化现象的了解,使“文化”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不同的人,文化各具特色。
第二目“文化是什么”。本目包括五段正文、两个栏目和两个活动,主要内容是解读文化概念,说明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第一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前文的学习,引出对“文化”内涵的关注,导出下文的分析。第二段正文是对本课程的文化概念的界定。第三段至第五段正文是对文化概念理解的深化。 看到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我们更想探究文化的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涵,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提供研究的参照对象:①相对于自然界而言;②相对于动物的本能而言;③相对于人的先天遗传而言;④相对于人的其它活动而言;⑤相对于社会经济政治而言;⑥相对于人们自身而言;⑦相对于人的知识而言;⑧相对于人类文明而言。让学生从中解析什么是文化。 学生从参照对象中任选一个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分组讨论。并得出结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主动去探究文化的内涵,从而较轻松地明确文化的含义,解决文化含义抽象、难以理解的障碍。
第三目“文化的力量”。本目包括两段正文、一个活动和一个栏目,主要说明文化的作用所在,即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价值。第一段正文主要说明形式丰富的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这里的形式丰富是从文化概念的外延理解文化概念,精神力量则是突出文化的价值。第二段正文主要说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的价值,引导学生着眼于个人、民族和国家的角度认识文化的力量。 (结合课本第八页的探究活动讲述)《共产党宣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有一些文化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展示法轮功受害者相关图片,日军侵华及对历史的态度……举例:女粉丝苦追刘德华13年 为见一面逼死爸爸举例:央视与广电总局欲联手封杀超级女声 学生在案例中感受不同文化带来的不同影响。举例说明哪些文化对自己的生活又产生了哪些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思考文化对我们国家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切身体验,畅所欲言,激活了思维,产生独到的见解和感受。自觉摒弃落后的、消极的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课后巩固练习 主题:校园周边的文化要求:自己去调查,搜集、整理校园周边存在的积极和消极的文化现象,并写出宣传积极文化,改革消极文化的方案。 通过活动使学生主动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落实到行动。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7、【作业练习】:
[实例探究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②参加学校运动会 ③参加演讲会、辩论赛
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 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⑦参加合唱团、舞蹈队
A、①③⑤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②④⑤⑦ D、①②④⑥⑦
[实例探究2]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以上材料说明( )
A、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B、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实例探究3]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自然科学 ③技术
④语言、文字 ⑤选举人大代表 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实例探究4]人们文化素质的核心和标志是( )
A、学历 B、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
C、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例探究5]下列有关文化的力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
力量
B、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是对人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C、 一个民族,只要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就一定能富有
D、文化的力量就是专指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课后作业:
人们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吗?如何培养文化素养?
参考答案
1——5BACDA
8、【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9、【教学小结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不忘记在课堂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贯彻新课标的理念。传统的政治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等等。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这一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