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 家的意味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 家的意味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家的意味》教案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1. 领悟家的丰富内涵,培育对家庭的深厚情感,践行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了解中华文化中“家”的意味,增强文化认同感。 健全人格:
3. 培养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
4. 理解家的重要性,能够正确处理与家人的关系,养成健全的人格。 责任意识:
5. 体会家人的付出与亲情的温暖,承担对家庭的责任。
6. 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努力为家庭的幸福和谐做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感悟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理解家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2. 增强对家庭、家人的热爱之情,能够做到孝亲敬长。 难点:
1. 理解家的深层次意义,特别是家作为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2. 理解优良家风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所表达的家的情感。
2. 提问:结合这首歌的歌词,说说“家”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家是温暖的港湾、是亲人的陪伴等。
教师总结:“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情感和回忆的地方,是人们生活的核心和情 感的寄托。
(二)讲授新课
1. 家的内涵
提问:我们的家庭是怎样组建的
展示相关图片,如结婚证、父母与孩子的照片等,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类型。
总结: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庭关系的确立有以下几种 情形: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
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如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2. 家的重要性
提问: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家庭中让你感动的瞬间或记忆深刻的一件事。 学生分享后,教师展示相关事例,如:
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
受了委屈,常常回家诉说;获得快乐,常常与家人分享。 父母辛苦劳作,提供我们的吃穿住用等费用。
常与父母谈心,做游戏、参加体育活动、外出旅游等。 生病时,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
父母给我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激励我们创造精彩的人生。
总结: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 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 依托。
讲述古代故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提问:从这些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中,思考家庭对个 人成长有哪些作用
总结: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给我们知识, 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会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家庭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讲述“书圣”王羲之的家风故事,提问:家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引用名言“家庭乃是社会之缩影,事实上,家庭是具有自发维持能力的最小社会。”(康德)和“天 下之本在家。”(孟子 ·离娄上),提问:这些名言说明了什么
总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 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3. 优良家风的作用
讲述梁启超的家风故事,提问:梁启超的家风是什么
总结:梁启超的家风是爱国,他注重把自己的爱国情怀传给子女,在家书中常教育孩子们把个人努力 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报效祖国。
展示相关名言,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蜀志传》)等,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优良家风 与同学分享你们家族的家风故事。
学生分享后,总结:优良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 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三)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家的内涵、家的重要性以及优良家风的作用。
2. 强调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我们应该珍惜家庭,传承优良家风。
(四)随堂练习
1. “芳室芝兰香,春风桃李香”。家庭留给我们多少温馨的记忆!一般来说家庭是由()结合而成 的亲属生活组织()
①婚姻关系
②血缘关系
③收养关系
④同学关系
⑤师生关系 答案:A
①婚姻关系是家庭关系确立的一种情形,男女结婚成家组成家庭。
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如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
④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不属于亲属关系,不是家庭组成的因素。
2. 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形式。下列不属于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的是() A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
B 因为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的家庭
C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D 因为工作和学习需要而组建的集体大家庭 答案:D
A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是家庭关系确立的一种常见情形。
B 因为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的家庭,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也是家庭关系确立的一 种方式。
D 因为工作和学习需要而组建的集体大家庭,如宿舍、班级等,虽然成员之间可能有密切的联系,但 不属于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
(五)板书设计
1. 家的意味
家的重要性(家的意义) 家庭的内涵
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优良家风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感受,以及讲述古代故事和名言,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了家的内涵和重要性。同时,通过讨论优良家风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引导。此外,对于家风的传承 和实践,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将课堂所学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