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1走进生物学实验室——生物苏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小练1.下列关于单筒式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现镜头有脏污,要用擦镜纸擦拭干净B.用手扳物镜来转换低、高倍物镜C.单筒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D.收镜时,压片夹应转向后方,反光镜转到垂直方向2.下列有关单简式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结构⑤——可以调节物像的大小B.结构⑦——可以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结构⑨——可以调节视野的大小D.结构⑧——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快速判断视野中污物位置的方法概念图如图所示,图中2代表的是( )A.物镜 B.目镜 C.装片 D.反光镜4.对于常见的实验器具,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镊子——解剖器具 B.天平——计量器具C.烧杯——加热器具 D.放大镜——观察器具5.以下常用探究器具中,属于计量器具的是( )A.烧杯、试管 B.量筒、天平 C.放大镜、显微镜 D.三脚架、酒精灯6.下列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标识中属于当心中毒标志的是( )A. B. C. D.7.在收获玉米的季节,人们发现晒干的玉米不容易发霉,没有晒干的玉米很容易发得。有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科学探究方法中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施实验 D.得出结论8.小明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在探究方法中属于( )A.观察 B.实验 C.作出假设 D.提出问题9.在探究实验中,如果实验数据和结果不支持假设,则不应该有的后续做法是( )A.认真分析原因 B.修改实验数据 C.继续查找资料 D.重新进行实验10.许多实验中都使用了显微镜来观察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1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________;在如图四个镜头中,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2)小明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看到一个“6”,则玻片上写的是________。如果视野模糊不清,则最好调节________。(3)如果是阴天,应选用________光圈和________镜。(4)镜头下降时,眼睛要注视________,以免损坏相应的结构和玻片标本。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用手扳物镜来转换低、高倍物镜容易损伤物镜,应用手转动转换器来转换低、高倍物镜,B错误。2.答案:B解析:题图中单筒式光学显微镜的结构:①目镜、②镜筒、③物镜、④载物台、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⑧转换器、⑨遮光器。调节⑤反光镜可以调节反射光线的强弱:调节⑦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调节⑨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转动⑧转换器可以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故选B。3.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判断视野中污物位置时,先移动装片,如果污物移动,证明其在1装片上;如果污物不动,再转动目镜,若污物移动,则污物在2目镜上,若污物不动,则污物在物镜上。故选B。4.答案:C解析:烧杯是通用器具,不是加热器具。5.答案:B解析:酒精灯、三脚架、陶土网等是加热器具;烧杯和试管等属于通用器具;显微镜、放大镜等是生物学中常用的观察器具;量筒、天平属于计量器具。6.答案:D解析:A标识是当心爆炸;B标识是当心腐蚀;C标识是当心伤手;D标识是当心中毒。7.答案:A解析:“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是提出的问题。8.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可知,妈妈的回答是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9.答案:B解析:当实验数据和结果不支持假设时,不能修改实验数据。10.答案:(1)100;BC(2)9;细准焦螺旋(3)大;凹面(4)物镜解析:(1)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1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10×10=100;题图四个镜头中AB无螺纹,是目镜,CD有螺纹、接近载玻片,是物镜,其中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BC。(2)小明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看到一个“6”,因为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物像,所以玻片上写的是“9”。如果视野模糊不清,则最好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3)光线强时,应使用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时,应使用大光圈、凹面镜。阴天时光线弱,故应选用大光圈、凹面镜。(4)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碎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