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教学设计
——如何以《我的阿勒泰》续笔“疆”来
一、教学背景
> 课程标准要求:辨识搁置文化现象,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展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 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 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 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 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 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 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 坚持守正创新。
二、教材分析
> 本框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3年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内 容要求3.3编写。课程标准内容要求:“3.3辨识搁置文化现象,领悟优秀文化 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本框是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第二框。从历史时间顺序来看, 它阐述的是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在,上承我国文化发展的过去,即第一框“文化复 兴的必然选择”,下启我国文化发展的未来,即第三框“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 化自信”,聚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路径问题,在整课中承上启下。本 框共设三目:第一目是“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二目是“立足 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第三目是“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这三 目内容采用平行论述的方式,以文化发展路径为主线,阐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1
义文化,要坚持以人为中心,回答时代问题,实现综合创新,引导学生懂得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三、学情分析
> 学生通过九年级上册“守护精神家园”的内容,对弘扬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一定知识基础,通过对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 、第八课的学习,对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有熟悉的把握,学生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观 点,这为认识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奠定了坚实基础。
> 现代中学生参与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种社交媒体也为他们认识我国我国文化 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便捷途径。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活的文化现象 有很多零散的感性认识,他们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接受者,但公共参与意识和 责任担当意识不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辩证思维能力、创新 能力有待提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零散的认知系统化、科学化,提升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能力。
四、教学目标
(




) (
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新疆文旅良性持
续健康发展的现实路径,为新疆文
旅的发展提出可信性的建议,
使学生融入筑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的强大合力,树
政治
立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的
认同
学科核心素养。

引用习总书记在新疆
考察时的讲话,引导学生
法治
认同并领会新时代党的治
意识
疆方略的重要性,让学生明
确新疆文旅的发展必须要坚持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文化
发展新疆、用文化凝聚新疆。
直面挑战
以阿勒泰主题盲盒的形
公共
式,让学生了解《我的阿
参与
勒泰》的创作历程,在活
动探究中生成文化发展要立
足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
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要求,树立文
化自信,培育科学精神与公共参与
的学科核心素养。
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性
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树立起科学精神
学科核心素养。
结合阿勒泰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引发的争论,引导学生进行
辩证思考,探究文化发展的过


树人
勇于
质疑
科学
精神
)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2
> 重点: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包括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融合和文化冲突等 方面。教师应重点讲解这些路径的含义、特点以及它们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 难点:文化发展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如何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融通 不同资源讲好中国故事。
六、教学方法
> “情境 ·议题”创设下的体验式学习:基于对情境的体验和议题的感悟,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生成真情实感,促成素养落地,促进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与实践 性相统一。
> “任务 · 问题”驱动下的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在任务解决与问题探究的过程中, 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关键能力,促进思想政治课的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 “合作 ·分享”场域下的生成式学习:通过营造“小组合作—分工协助—优势互 补”的课堂教学单位,使学生在有榜样、有竞争、有获得的氛围中学习,坚持显 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 “对话 ·讲述”语境下的互动式教学:思想政治课的理论传递性主要通过教师主 讲和学生表达来实现,而其理论穿透力来源于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在课堂互动 中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
> “时空 ·感官”维度下的多样式教学:在课堂线索的整体架构上,坚持纵向迁移 与横向布局相结合;在教学素材的片段处理上,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 感官,促成思想政治课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 “正向 ·逆向”思维下的辨析式教学:在案例呈现上,以宏大叙事展示国家建设 的成绩,亦引导学生直面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提 出合理化建议,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 “经典 ·通俗”风格下的互补式教学:所谓“因材施教”,就必须关注学生差异 化的需求。因此,在情境、任务、问题和评价中,必须兼顾不同层次、不同特点 的学生的情况,既要“高站位”,也要“接地气”,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 “增删 ·调序”处理下的结构式教学:为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与高效性,以主 议题和主情境为线索,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的处理,并补充适当的马克思主义 经典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论述,坚持价值性和知识 性相统一。
3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看到这样的画 面,请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形 容你此刻的感受 那同学们知不知道,画面中的 美景来自哪里呢 今年,一部改编自同名作品的 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在央视 黄金档播出后,迅速带火了新 疆文旅。本节课,我们就将走 进这片一望无垠的草原和昼 长夜短的时光,探寻如何以 《我的阿勒泰》续笔新疆文旅 的未来 请将教材翻至第九 课第二框题《文化发展的基本 路径》。 学生观赏图片,表达自 己的感受,跟随教师的 设问,进入课堂教学情 境。 学生1:皑皑雪山、郁 郁森林、苍茫草原、心 旷神怡 …… 学生2:位于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最北部的阿勒 泰地区 通过近期热门剧集《我的 阿勒泰》作为导入,让学 生在感受阿勒泰美景的 同时,对其背后的文学创 作、影视制作、文旅融合 发展模式产生思考与好 奇,激发学生探究文化发 展路径的求知欲。
议题一: 《我的阿 勒泰》为 什么“火 了” 【创设情境】 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是国家 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 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北京 市广电局重点资助项目。该剧 改编自我国新疆作家李娟的 同名作品,生动描绘了新疆阿 勒泰地区,汉族少女李文秀一 家与当地哈萨克族牧民和谐 相处的故事。该剧播出后引发 热烈反响,多个相关词条如 “阿勒泰旅游”和“这次轮到 学生1:我们认为剧集 的爆火出圈离不开原著 本身内容的优质,《我 的阿勒泰》以优美的视 听语言表现着原著中的 细节。同时,我们在盲 盒中也了解到作家李娟 的经历。一方面,她在 阿勒泰生活多年,其文 学创作是非常贴近当地 人生活的。另一方面, 李娟又是一个置身于哈 影视作品的火爆,其背后 必定有客观规律性。以阿 勒泰主题盲盒的形式,让 学生了解《我的阿勒泰》 的创作历程,在活动探究 中生成文化发展要立足 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 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 要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 的能力,树立文化自信, 培育科学精神与公共参 与的学科核心素养。
阿勒泰”等屡次登上热搜。 【议学活动】 任务1:请同学们打开本 组随机抽取的“我的阿勒 泰”系列盲盒,在组内交 流与分享你看到盲盒中 的内容后的感受。 任务2:结合盲盒的内容, 说一说《我的阿勒泰》为 什么“火了” 【教师总结】 《我的阿勒泰》的创作也正是 立足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 念、不断服务人民大众,才赢 得了人民大众的喜爱,让让新 疆阿勒泰成为了许多人心中 的“诗和远方”,拉动了阿勒 泰地区文旅产业的发展。 萨克民族的汉族人,这 种文化差异性使她能够 以一种审美的目光去观 察阿勒泰。 学生2:盲盒里提到了 剧集创作过程中,主创 团队深入新疆的阿勒泰 地区,与当地的牧民共 同生活,感悟角色成长 历程。所以,我们认为 《我的阿勒泰》受到观 众的喜欢,离不开演员 精彩的表演和主创团队 的用心付出。 学生3:《我的阿勒泰》 不仅有诗意的镜头语 言,很多台词还蕴含着 许多哲学智慧。比如, 剧中的台词说道“再颠 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 过”“你可以不赞同他 们,但不要居高临下的 改变他们”体现了尊重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尊重主体差异性的知 识。
议题二: 【创设情境】 学生1:有的同学说: 由文学、影视引发旅游业
阿勒泰文 【视频】播放视频,感受阿勒 搞开发,应着力提升旅 的火爆,结合阿勒泰旅游
旅如何 泰的“人人人你人人人”(视 游接待能力。因为当地 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接 频选自央视新闻) 以游牧民族为主,林业 引发的争论,引导学生进
5
招” 【议学活动】 面对网友产生的两种不同的 观点: 观点一:搞开发,应着力 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观点二:重保护,留存当 地民族的原始风貌 对此,你怎么看 请同学们选 择你所支持的观点并发表看 法。 【教师总结】 保护与开发从来都不是割裂 的关系,既要注重环境改善和 服务质量,也要关注文明传承 和文化延续,让保护与开发齐 步走,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 益的双丰收、物质文明与精神 文明共生长。只有这样才能让 新疆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走 的越来越远。这才是今天的新 疆文旅该应该倾听的时代声 音、回答的时代问题、完成的 时代任务。 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方 式主要以第一产业为 主,应大力发展旅游业,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不 仅能够发展当地经济, 还能够增加居民收入,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学生2:当地的少数民 族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 和历史背景,至今仍保 持着古老的游牧生活方 式,成为了我国游牧文 化的活化石。所以,应 该重保护,留存当地民 族的原始风貌。 行辩证思考,探究文化发 展的过程中继承与创新 的关系性问题,使学生领 悟文化的发展要在继承 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的 辩证思维,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树立起科学精神 与法治意识的学科核心 素养。
议题三: 新疆文 旅,如何 从“流量” 到“留 量” 【创设情境】 新疆的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资 源丰富。6处世界级文化遗 产、别具一格的饮食、服饰、 歌舞等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 客前来观光。尤其是最近几 年,伴随着新时代党的文化润 学生1:做好旅游,我 们应该综合考虑各方诉 求。倾听游客的需求和 意见,了解他们对景点、 交通、住宿、导游服务 等方面的评价和建议, 提升游客满意度;关注 从“流量”到“留量”, 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新疆 文旅良性持续健康发展 的现实路径,结合党和国 家对新疆文旅的扶持与 宣传方式,使学生真切地 感受到新时代党的治疆
6
疆方略的持续推进,以筑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一 大批的新疆文旅IP爆火出 圈。比如,电影《飞驰人生2》 带动取景地巴音布鲁克成为 热点、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 喀什分会场引得全国人民连 连赞叹、迪丽热巴的新疆舞被 外交部发言人向全球推介、 《我的阿勒泰》在戛纳首映、 广受好评 …… 【探究思考】 如何让新疆凭借丰厚的文化、 旅游资源获得永续的发展 【教师总结】 发展新疆文旅产业,必须要坚 持党的新时代治疆方略,筑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融通 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 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 外优秀文化等,实现综合创 新,推动新疆文旅产业永续健 康发展。 本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 看法和意见,提供有价 值的建议和思路;深入 旅游从业者群体,解决 他们实际工作中存在的 困难和问题。 学生2:应该加强与宣 传部门、官方媒体、自 媒体的合作,实时掌握 民众“期待”和“关注 点”,更好地去回应社 会需求,为游客办实事。 学生3:把“看到、听 到、摸到、嗅到、尝到” 的旅行记忆制成产品带 回家,在新疆,那些流 传了一代又一代的非遗 技艺和少数民族手工艺 品,既能体现一座城市 的景观人文,又能成为 留存游客来过这座城市 的“活体记忆”载体, 打造出独特的旅游名片 和产业。 方略、文化润疆政策的实 践伟力,为新疆文旅的发 展提出可信性的建议,使 学生融入筑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合力, 树立政治认同和公共参 与的学科核心素养,激发 学生内心深处的本民族 文化认同感,培育堪当民 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 班人。
总结 【教师总结】 2022年,习近平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时指 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 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 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 以习总书记在新疆考察 时的讲话作为本课的落 脚点,引导学生认同并领 会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新 疆文旅的发展必须要坚
7
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 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 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其实,中华一家亲,文 化就是最好的印证和推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 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指引下,贯彻文化润疆、筑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的将来必定更加安定美好。 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用文化发展新疆、 用文化凝聚新疆。
八、板书设计
(
时优问题
立足
时代之基
向外看
为人民靠人底
问前

向后看

文化
发展

基本
路径
)
九、作业设计
> 基础知识建构(必做)
自评问题 完全 达标 基本 达标 部分 达标 不能 达标 本课学习 存在的主 要问题
理解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立足社会实践、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 作导向。
8
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具体案例,阐释 文化创新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 问的表现。
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融通不同资源、实 现综合创新的具体措施并说明其重要意 义。
认同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文化润疆方略,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合作探究任务(选做)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的“石榴籽书屋”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 型案例。请你以“文化润疆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为“石榴籽书屋”策划 一场文化惠民活动,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排演主题节目,让当地人民领略中华各民族优秀 文化的魅力。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