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22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22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导入新课: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对民主的追寻从未停止。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崭新的时代,处于新型民主国家之中。那么,新型民主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它如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又为我们的未来带来哪些希望呢?让我们一同踏上探索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的奇妙之旅。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1、政治认同:了解民主政治建设和曲折发展过程;知道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
2、道德修养:自觉提高民主素养,增强民主意识。
3、法治观念:拥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4、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那你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
(1) 民主思想来源:“民惟邦本”-只有人民是立国之本
“政得其民”-治理国家要得到人民的认可,政令的施行要重视民心民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2)民主价值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
(3)民主价值的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注意:不是全部人当家作主
1.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
(4)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
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本国的具体国情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国王无实权,首相领导内阁管理国家。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总统、国会、联邦法院三权分立。
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
2.我国民主的历程
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维新派思想家、梁启超、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
无数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有实现。
2.我国民主的历程
谁来实现呢?
中国共产党
2.我国民主的历程
2、我国民主的历程:






(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3)1949年新中国成立
(4)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5)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
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用什么来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奋斗的成果?
法律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一个国家民主的内容和进程,无不通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曾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于当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并前后经历5次修改。
一个国家民主的内容和进程,无不通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
(1)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2)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3.为什么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宪法)的保障?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新”在哪里?
★如何正确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
(1)本质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新”在哪里?
★如何正确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
(2)民主特点: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特点 表现
最广泛
最真实
最管用
主体广泛:社会主义民主是有史以来绝大多数人真正享有的民主
内容广泛: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的主体地位
人民的意志得到更好体现
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新”在哪里?
★如何正确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体现?
5.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何意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3)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少数服从多数)
(充分听取各方面、各群体、各层级意见并充分协商,尽可能一致)
有事好商量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民主形式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新”在哪里?
★如何正确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独具中国特色,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4)从制度保障上看:我国建立起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系(一根本+三基本)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新”在哪里?如何正确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
新型民主“新”在哪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新型民主“新”在哪里?
(1)本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特点: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发展新型民主的两种形式。
(4)制度:我国建立起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系。(一根本,三基本)
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6.我国的民主现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第一框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1.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
2.我国民主的历程
3.为什么要靠法治体现和保障民主?
4.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5.发展全过程民主有何意义?
6.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现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