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 第三章 物态变化3.2 熔化与凝固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3)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科学思维: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学习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的方法。3.科学实验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感知发生熔化和凝固的条件。4.科学态度与责任(1)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2)关注自然现象,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欲望。导学重点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导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图像转换方法。导学课时 1课时导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态、 态和 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 ,再过一段时间 干了,变成看不见的 ,跑得无影无踪。随着 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2.通常呈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温度很 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呈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 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作 变化。3.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作 ,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 。4.实验表明:随着酒精灯的不断加热,海波在熔化前温度不断 ,但熔化时温度 ,熔化后温度继续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所作的图像。图甲所示是海波熔化图像。熔化前,吸热温度 ,是 态;熔化时,吸热温度 , 共存;熔化后,吸热温度 ,是 态。图乙所示是石蜡熔化图像。整个过程吸热温度 ;由硬变软,逐渐变成 。课堂导学1. 态、 态和 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 ,再过一段时间 干了,变成看不见的 ,跑得无影无踪。随着 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2.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作 ,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所作的图像。图甲所示是海波熔化图像。熔化前,吸热温度 ,是 态;熔化时,吸热温度 , 共存;熔化后,吸热温度 ,是 态。图乙所示是石蜡熔化图像。整个过程吸热温度 ;由硬变软,逐渐变成 。4.有些固体在熔化时尽管被不断加热,温度却 ,有固定的熔化 ,例如冰、海波、各种 。这类固体叫作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作 。有些固体在熔化时,只要不断地吸热, 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 ,例如石蜡、松香、玻璃。这类固体叫作 。5.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 的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作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液体凝固形成 时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6.晶体在熔化时虽然 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晶体在熔化时 。反过来,液体在凝固成晶体时 ,但是温度 。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 或 ,但是温度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达标练习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B.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C.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D.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B.晶体在熔点一定时液态C.水的凝固点是0℃,冰的熔点大于0℃D.晶体的温度高于熔点时处于固态3. 冬季公路结冰,撒盐可以使结冰的情况得到改善,这是因为( )A. 撒盐,降低了冰的熔点B. 撒盐,增大了水的凝固点C. 撒盐,增大了冰的熔点D. 撒盐,放出了热量使冰熔化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B.所有的固体物质都有熔点C.所有的液体物质都有凝固点D.晶体熔化时要吸热,非晶熔化时要放热5. 将水中加入酒精,在一标准气压下,环境温度为0℃时,水和酒精的混合液是( )A.固态B. 固液共存C. 液态D. 固液气共存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固,液,气,水,水,水蒸气,温度。2.高,低,物态。3.熔化,凝固。4.升高,保持不变,升高,升高。5.升高,固,保持不变,固液,升高,液,升高,液态。课堂导学1. 固,液,气,水,水,水蒸气,温度。2.熔化,凝固。3.升高,固,保持不变,固液,升高,液,升高,液态。4.保持不变,温度,金属,晶体,熔点,温度,温度,非晶体。5.固定,凝固点,相同,非晶体。6.温度,吸热,放热,保持不变,吸热,放热,改变。达标练习1.C;2.A;3.A;4.A;5.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