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备课】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学--3.2.2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效备课】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学--3.2.2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世界
【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学高效完全备课】(教学设计)
3.2.2原子结构
第2课时 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
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 展示图片,通过问答导入新课。
  思考: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钠的过程,并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
[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一包氯化钠样品,告诉学生氯化钠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氯化钠是由哪种粒子构成的 教师展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模型,并演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得失,形成新的粒子——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那么氯化钠是如何形成的呢
教学建言  
  [建言1] 展示钠原子和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问:钠原子、氯原子如何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可由学生表演原子结合的情景小剧。不同的同学扮演不同的原子,然后让学生去寻找自己的朋友,交友的过程可以是送一个礼品就交友成功的,也可以是拿二个或三个礼品分别送给两个或三个同学交友成功的,这样能更好地展示学生自己的思维,更加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提升。
如:1个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需要2个氯原子各自得到1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1个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需要3个氯原子各自得到1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建言2] 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要让学生理解相对原子质量是比较所得的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而原子的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通过下列教学活动可以较好地突破这一难点。
1.分小组活动
每组学生先用天平称出一个苹果的质量,记录下来。再分别称出一个甜瓜和一个西瓜的质量,用它与苹果的质量相比,得到的数值就是甜瓜和西瓜的相对质量。
2.列表比较
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来源 测定出来的 比较出来的
性质 绝对的 相对的
数值 非常小 ≥1,大多数为整数
单位 kg 1
以碳-12为例 1.993×10-26 kg 12
联系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原子的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也越大)
板书设计  
  [设计1]
  [设计2]
一、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
2.形成方式:原子得失电子
3.离子的分类:阳离子和阴离子
4.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1)阳离子:H+、Na+、Mg2+、Al3+等
(2)阴离子:Cl-、O2-、S2-等
(3)离子符号的意义(数字2的意义)
5.氯化钠: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
  二、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Ar=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第2课时 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课时是上一课时的延续,包括离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学生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本课时介绍的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教材通过介绍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来理解离子的概念。通过“构成原子的粒子的质量”表格,用具体的数据直观地告诉学生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小,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教材还通过“资料卡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的过程,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知道原子可以转变为离子。 2.通过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氧离子的符号认识离子符号,知道离子符号的意义,了解原子转变成离子的过程。 3.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知道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4.通过原子质量小知道原子质量在书写和使用上不方便,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重点: 1.离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2.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
教学难点:离子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第2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展示钠原子和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播放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的过程视频,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 观看图片和视频,思考问题。 通过复习和情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一 离子 活动1 离子的形成 1.【展示】 氯化钠的形成的微观示意图。 【思考】 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钠原子、氯原子如何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及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钠的过程,并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 2.【展示】 钠原子与氯原子分别转化为钠离子和氯离子,然后结合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探究离子也能构成物质,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观察,归纳并回答相关问题。 让学生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培养化学学科分类、比较、归纳的思维方法。
活动2 离子符号 1.【展示】 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氧离子符号。 【思考】 离子符号如何表示 2.【展示】 氯离子和铝离子。 【思考】 离子的意义。 3.【展示】 镁原子转变成镁离子、氧原子转变为氧离子的图片。 【思考】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什么有关 活动3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思考】 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观察、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比较、归纳,填写表格。
任务二 相对原子质量 活动4 原子的质量 【展示】 原子中各粒子的质量。 【思考】 原子的质量怎么测得 原子实际质量的书写和使用是否方便 活动5 相对原子质量 【展示】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计算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探究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比较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了解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贡献。 了解原子实际质量的测量与使用。 理解、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感受原子质量的大小,培养计算能力,感受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课堂小结】 小结归纳本课时主要内容并完成相关问题。 升华总结,学习用简单的模型归纳学习的重点内容。
任务三 课后拓展 活动6 撰写科普小短文 结合所学、查阅资料撰写短文。 提升科学素养。
任务四 巩固提高 活动7 完成课堂作业(见学案) 完成相关课时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1.离子符号的书写和意义是学习化学式、酸、碱、盐的重要基础,易与元素的化合价的表示混淆,应多强化离子符号书写的规范性练习。
2.教学中可用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必要性,如药片服用方法用“几片/次”表示比“0.25 mg/次”方便得多,用吨作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的质量,使用和记忆都非常不方便。
配套学案  
  详见电子资源
配套教学设计PPT  
  详见电子资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