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备课】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学--3.1.2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效备课】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学--3.1.2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学高效完全备课】(教学设计)
3.1.2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 1.展示图片,通过问答导入新课。
我国科学家打破最冷大分子纪录,四原子分子被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四原子分子是迄今能被冷却到比绝对零度高千亿分之一度的最大分子。
[提问] 什么是分子 什么是原子 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大小之争:学习了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后,甲同学还了解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他认为分子一定比原子大,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观点不对,两人对此争论不休,最后去向老师请教。
  [复习导入] [提问] 1.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对物质的构成有哪些认识
2.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
思考:分子能不能再分 如果能再分,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分子和原子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教学建言  
  [建言] 分子模型图和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这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分子模型图和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为帮助学生加深对分子模型的印象,可准备好小球让学生动手拼接,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身边的物质(如纸团、泡沫等)用牙签连接起来表示。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重点在分析反应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和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适当拓展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
情境素材建议  
【新课标情境素材建议】
“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时间 人物 对原子和分子的认识
1808年 道尔顿 物质由很小的、不可分的原子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的数目形成不可再分的“复杂原子”;两种或几种元素化合形成的不同化合物中,若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恒定,那么另一元素在各化合物中的相对质量成简单整数比。例如:一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由此可见,与等量碳化合的氧的质量比为1∶2。
1809年 盖·吕萨克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包括“复杂原子”)。例如:研究氧气与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化合成二氧化碳时,发现氧气与一氧化碳的体积比是100∶200。道尔顿反对盖·吕萨克的假说,他认为若该假说成立,解释化学反应时,有些反应会推导出“半个原子”,与原子论矛盾。
1811年 阿伏加德罗 提出分子学说,引入分子概念,认为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指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随后科学家们确立并逐步完善了“原子—分子”学说。
  考查点:
(1)道尔顿原子论中的“复杂原子”相当于现在的 分子 (填“分子”或“原子”),由“复杂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 纯净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根据盖·吕萨克的分子假说,氧气与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作用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1∶2 。
(3)依据道尔顿的原子论和盖·吕萨克的假说,下列反应能推导出“半个原子”的是 ABD 。
A.1 L氢气和1 L氯气化合成2 L氯化氢气体
B.2 L氢气和1 L氧气化合成2 L水蒸气
C.木炭与1 L氧气化合成1 L二氧化碳
D.木炭与1 L二氧化碳化合成2 L一氧化碳
E.硫与1 L氢气化合成1 L硫化氢气体
(4)下列可作为道尔顿提出“物质是由最小的单位——原子构成”的依据是 CD 。
A.在水和二氧化碳中,与等量氧化合的氢和碳的质量比为1∶3
B.在氧化钙和氧化镁中,与等量氧化合的钙和镁的质量比为5∶3
C.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与等量碳化合的氧的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1∶2
D.在氧化铁和氧化亚铁中,与等量氧化合的铁的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2∶3
(5)依据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下列物质由“复杂原子”构成的是 AC 。
A.水(H2O)         B.氢气(H2)
C.二氧化碳(CO2) D.汞(Hg)
(6)写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分为原子 。
板书设计  
  [设计1]
  [设计2]
一、分子、原子的定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二、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有关概念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混合物和纯净物
  三、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四、分子、原子和物质间的关系
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知道分子和原子的部分性质后,进一步学习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从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增强,需要较强的想象力,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应多采用模型拼接、多媒体等资源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有关物质构成的研究史实的探究,了解科学家认识物质构成的历程,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构成的智慧。 2.通过对水变为水蒸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探究,运用对比、归纳等思维方法,学习分子的定义,能从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知道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通过构建分子模型,知道分子由原子构成,能正确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关系。 4.通过氧化汞分解的探究,学习原子的定义,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3.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教学难点: 1.构建分子模型。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教学用具:构建分子模型的小球若干。
(续表)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第2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展示四原子分子图片和问题。 我国科学家打破最冷大分子纪录,四原子分子被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四原子分子是迄今能被冷却到比绝对零度高千亿分之一度的最大分子。 【提问】 什么是分子 什么是原子 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通过设置问题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学习兴趣。
任务一 探究分子、原子概念的提出 活动1 分子、原子概念提出的化学史实 【展示】 三位科学家提出各自理论的时间和理论名称。 了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提出过程。 让学生了解化学史实,感受化学的魅力。
任务二 分子的概念探究 活动2 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 【提问】 播放水蒸发动画并提问: (1)该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有没有发生变化 发生变化的是什么 活动3 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展示】 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示意图或过氧化氢分子分解动画。 【提问】 (1)该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变化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分别是什么 水分子有没有发生变化 (3)过氧化氢分子与水分子、氧分子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4)请给分子下个定义。 活动4 分子的性质,从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提问】 (1)根据液态水分子和气态水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过氧化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可得出什么结论 (2)对比水蒸发微观示意图和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示意图,观察它们之间的区别,从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观察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示意图,对比反应物和生成物,从微观角度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 观看动画视频并回答问题。 观看图片或动画。 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察比较微观反应示意图,应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归纳分子的性质。 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并归纳分子的性质。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能力,学会观察比较,培养识图能力和信息获取、加工能力。
任务三 构建分子模型 活动5 探究分子模型 【展示】 氧分子、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氨分子模型并用小球拼接模型。 【提问】 (1)比较四种分子,它们都是由什么构成的 (2)比较构成氧分子、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氨分子的原子的种类,可得出什么结论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人认为“分子大,原子小”,该说法是否正确 拼接模型并回答问题。 培养构建模型的能力并知道分子的构成。
任务四 原子的概念探究 活动6 氧化汞分解的探究 【播放视频】 加热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 【展示】 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 【提问】 (1)结合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示意图,你认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2)试分析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3)请你给原子下个定义。 (4)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可以获得的信息有哪些 观看视频和微观示意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培养识图能力和信息获取、加工能力。
任务五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活动7 归纳比较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布置任务】 让学生完成学案中的表格。 【课堂小结】 [总结板书] 归纳比较并填写学案中的表格。 讨论并归纳总结,完成学案。 升华总结并学习用表格的形式直观地比较两个概念的异同。 学会归纳总结并构建模型。
任务六 巩固提高 活动8 完成课堂作业(见学案) 课堂完成相关练习。 巩固和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1.这一节教学内容概念性、理论性的说教较多,课堂容易显得沉闷,在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上困难较多,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实验、建模等教学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力争让学生能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为今后化学式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2.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涉及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教学中应尽量使用水蒸发、过氧化氢分解、氧化汞分解的动画资源,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
配套学案  
  详见电子资源
配套教学设计PPT  
  详见电子资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