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比热容教学设计 (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3比热容教学设计 (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资源简介

课 题 人教版九年级 第13章第3节 比热容
学校 责任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 材 分 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 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 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 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 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 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过程 方法 1.通过猜想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 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经历比 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 2.通过运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理解一些简单现象,认识物理与 生活的紧密联系。
情感 态度 1.通过猜想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 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经历 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激发探究热情。 2.通过比热容的运用,感受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突破重难 点的设想 教学中教师先从学生所熟知的事例入手,而后通过用动画代替实验归纳结论, 与比热容有关的计算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教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热得快、沙子、水、煤油、天平、 温度计、秒表、细线、烧杯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创设物理情
(大屏幕投影视频) 学生观看、 景,营造宽
提问:美不美 想不想去 思考 松的气氛,
想象是无限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假如我们 尽快进入角
现在身临其境,在海边玩耍,赤着脚走在沙滩上会有什么感 觉 走在海水中又是什么感觉 我也会有这样的感觉,那么为什么会觉得沙滩上烫脚而海 水中却不怎么烫呢 学习本节知识后你自然会明白。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师:如果我们选取40ml(40g)的水和50ml(40g)的煤油 来进行实验探究,我们需要选取什么器材 设计实验时,还要 考虑哪些问题 (投影出设计实验要考虑的问题)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更正及解释。 师:播放flash实验。 (
物质
) 0 1 2 3 4 5 6水煤 油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观察到: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所需的加热时间不相同: 水:从20℃上升到65℃,用时6分钟 煤油:从20℃上升到65℃,用时5分钟 问:这体现出物质的什么不同 (让学生思考片刻,产生思维 碰撞) 生:可能会出现许多种答案。 师:继续引导“换句话说,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 再引导“再换句话说,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水需要吸收 较多的热量温度才能升高1℃,而煤油只需要吸收较少的热量 温度就能升高1℃。”由此可以看出,“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不同”。 师:针对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差异,我们应该用什么来 学生回答 进行简短 的讨论 小组讨论, 个别回答 学生观察 实验现象。 完成探究 实验,根据 实验现象, 分析总结 规律,小组 讨论,个别 回答 勾画相关 内容 色,激发学 生的斗志 制造问题悬 念,诱发学 生强烈的探 索欲望 高效率的交 流,使学生 从别人的方 案中得到有 认识到交流 与合作的重 要性 培养学生对 数据地分析 处理能力 通过探究, 验证猜想, 得出吸热能 力与物质的 种类有关
2
表示它: 一、比热容 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 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 热容用符号“c”表示) 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J/(kg · ℃) (投影课本P12“小资料”) 水的比热容:C水=4.2×10 J/(kg · ℃) 物理意义: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 J 通过观察小资料总结出: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比 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师:如果我们已知一种物质的比热容,那么在知道这种物 质的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后,就能计算它吸收的热量: 探究三:热量的计算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则: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J; 1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 2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J: 2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_ J; 小结:如果我们用Q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c表 示物质的比热容,用△t表示温度的变化,你能总结出物体在 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吗 Q = 请利用公式计算: 例1、质量为10kg的水温度从25℃升高到65℃,水吸收了多 少热量 例2、质量为2kg的沸水(100℃),温度降低了60℃,水放 出了多少热量 三、交流与反馈 1.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象: 阅读课本, 积极思考, 参与分析, 师 生 共 同 总结 思考后个 别回答 提炼公式 应用公式, 尝试计算, 个别回答 学生思考 举 例 并 加 以解释 强化练习, 加深对热量 公 式 的 理 解,培养学 生运用物理 知识解决实 际生活中问 题的能力
3
(1)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人们用热水来取暖, 你能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吗 (2)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 瓜”的说法,你能解释这种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吗 (3)你能再举一例吗 2.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 1.海里的水和岸边的砂石同时受到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 现“水陆温度的差异” 2.质量、初温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吸收想同的热量后,温 度往往不一样,我们用什么来描述不同物质的这一性质差异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什么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比 热容相同吗 4.水的比热容是多少 它的物理意义是 物质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的多少与物质的什么有关 5.热量的计算公式是 四、运用拓展 1 . 冰 的 比 热 容 是 , 其 物 理 含 义 ,若将其切掉一半后,余下的冰块的比 (
o
)热容 2.寒冷的地区;冬天室内的暖气用热水循环供热,而不用 其他液体是因为 , 在 降 低 相 同的温度时;水比等质量的其他液体放出的热量 。 (填“多”或“少”) 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一定大 学生回忆 本节课的 内容 认真思考, 完成练习 把学到的知 识用到解释 实 际 问 题 中,联系实 际,使学生 获得对科学 知识的热爱 巩固、拓展 所学知识
4
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 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5、质量为10kg的水温度从25℃升高到65℃,水吸收了多少 热量 6、质量为2kg的沸水(100℃),温度降低了60℃,水放出 了多少热量 7. 吃早饭时,妈妈用热水给小雪加热一包250克的袋装牛 奶,为了使袋装牛奶的温度由12℃升高到42℃,求:(1)牛 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妈妈至少要用60℃的热水多少千 克 【c牛奶=2.5×103J/(kg · ℃)】 8.一个质量为250g的钢刀,加热到560℃,然后在空气中自 然冷却,室温为20℃,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 若把这些热量给30℃ 0.5 kg的水加热,水温可以上升多少 度 升高到多少度 动手算一 算 培养学生的 信息交流能 力,敢于将 自己的见解 公开与他人 交 流 的 愿 望,敢于提 出与别人不 同的见解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 比热容 一、比热容 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 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 示 ) 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J/(kg · ℃) 水的比热容:c水=4.2×10 J/(kg · ℃) 物理意义: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 J 二、热量的计算
教 学
5
反 思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