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课本练习题答案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活动: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P7)1.人体正常温度在36.3~37.2℃。人类适宜的室温范围是在18℃至25℃之间。在这个范围内,人体会感觉舒适,能够正常进行各种活动,不会感到过热或过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大于400℃,温度过高,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为-63℃,温度过低,都不适合人类居住。地球的表面平均温度15℃,最适宜人类生存。2.地球的质量、与太阳的距离等因素,决定了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因为地球能提供给我们人类生存必需的大气和水,以及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其他行星的主要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1)大小和质量:地球在太阳系中与其他行星的大小和质量各不相同,例如火星的质量约是地球的10%,木星和土星的体积分别相当于地球的1312倍和764倍。(2)组成和构造:地球由岩石、金属和冰层等物质组成。其他行星也有自己独特的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例如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各自具有不同的组成和构造。(3)大气层:地球拥有一个相对厚实的大气层,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组成,赋予地球宜居的条件和气候。有些行星的大气层成分和密度也各有不同。例如金星的大气层主要为二氧化碳,比地球大气层更为浓密,而火星的大气层却很稀薄。(4)液态水的存在:地球上有大量的液态水,这是被认为是地球支持生命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还没有发现其他行星表面有大量液态水。(5)生命:地球是已知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包括多样的生命形式。目前还没有发现其他行星上有生命的证据。活动:了解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P10)1.例:我国太空探索空间站建设方面的成就。时间 阶段性成就2021年 “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发射2022年 “梦天”空间实验舱的成功发射问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2.我国空间站的建设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对于加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升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以祖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成就骄傲和自豪。我们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勤于钻研、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时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建设人才打下基础,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而奋斗。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活动:认识地球的大小(P12)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约相当于7.2857×1010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约相当于飞机沿赤道飞行50小时(飞机平均飞速度为800千米/时)2.太阳的表面积约6090亿平方千米,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94倍。月球的周长约1.09万千米,地球周长约相当于3.67倍月球的周长。活动:制作简易的地球仪(P14)1.提示:制作地球仪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两点。①乒乓球在钻孔的过程中注意安全,不要伤到手。制作过程中使用容易弯曲的铁丝,弯折铁丝时使用工具,注意不要让铁丝伤到自己。②制作步骤参照教材的要求,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注意地球仪基本特征的准确性。2.略。提示:可以自己探索制作地球仪的新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活动:认识经纬线和经纬度(P17)1.经纬线特点的比较:项目 经线 纬线形状 半圆 圆(除极点外)长度 相同 不同指示方向 南北 东西经纬度特点的比较:项目 经度 纬度度数范围 0°——180° 0°-90°表示符号 W、E N、S度数分布规律 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北大北纬,南大南纬2.略。提示:根据地球仪上标注的纬线度数找出有关纬线。赤道为0°;北回归线为23.5°N,南回归线为23.5°S:北极圈为66.5°N.南极圈为66.5°S。3.根据经线的度数提示,找到0°和180°经线,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如果以此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180°经线穿过俄罗斯、斐济;0°经线穿过英国、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马里、布纳法索、加纳;这些国家都将被划分在两个半球。活动: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P20)纬度 经度 城市40°N 116°E 北京51°N 0° 伦敦60°N 25°E 赫尔辛基0° 79°W 基多30°N 120°E 杭州23°S 43°W 里约热内卢2.略。提示:根据台风中心和登陆地的经纬度,在地球仪上找到相应的地点。例如:菲律宾的庞阿尼班、多洛雷斯等;我国海南省的琼海、万宁、文昌等。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活动:演示地球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P22)1.略。提示:在适宜的环境里布置好演示的设备,按逆时针方向拨动地球仪,观察光照变化情况。2.图1.20说明,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较大,同一时刻的纽约位于夜半球,而北京位于晨线东边的昼半球,这是地球自转运动导致的现象。3.我国古人很早就总结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白天活动,晚上休息。这反映出人们在顺应与遵循着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的作息时间安排都与地球的自转现象息息相关。例如:我们早上上学、晚上放学回家,也是遵循地球自转的规律。活动:演示地球公转,了解季节变换。(P26)1.略。提示:在适宜的环境里布置好演示的设备,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观察太阳光照变化情况。2.当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的A位置时北半球是春季,B处时是夏季,C处时是秋季,D处时是冬季。第二章 地图第一节 地图的阅读活动:学习阅读地图。(P31)1.(1)在经纬网图上,应该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日照在济南的东南方向;济南在潍坊的西方。(2)济南到烟台的直线距离约为7厘米,通过比例尺计算7厘米×6000000厘米=42000000厘米=420千米,两城市的实地距离大约为420千米。(3)由上到下: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界 高速铁路 铁路 山峰常年河、湖2.略。提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寻找当地的旅游地图或者是政区图,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活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地形部位。(P34)1.①是山峰;②)是陡崖;③是山峰;④是山脊;⑤是山谷;⑥是山脊;⑦是鞍部。2.④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⑥等高线比较密集,坡度较陡。活动:绘制并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P36)1.略。提示: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附有高度表说明各种颜色表示的海拔范围。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所标注的海拔,可以判断:①的海拔在200米以下,是平原;②的海拔在400~600米之间,周围的海拔较高,是盆地;③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峻,内部起伏较为和缓,是高原;④的海拔大于1000米,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峻的山坡,是山地;⑤的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是丘陵。第三节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活动:根据需要选择地图。(P40)1.了解所乘高铁线路及沿途城市,需要选择交通地图。也可以在网上登录12306网站,利用数字地图查找高铁路线图,并找到沿途经过的城市。2.到达北京,可以用手机网络在住宿附近搜索美食店,手机上的数字地图就会显示周边地区的美食店。3.规划游览场馆,需要查询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旅游地图或景点地图。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活动:读图认识七大洲的分布。(P48)1.略。提示:在地球仪上,根据海陆轮特征,结合地球仪上的注记找到七大洲。2.赤道横穿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陆部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连在一起;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大陆连在一起;亚洲和非洲的大陆连在一起。亚洲和北美洲隔白令海峡相望;欧洲和非洲隔直布罗陀海峡相望;南美洲和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3.略。提示:根据图中信息进行观察它们的相对位置。4.绘图略,注意画出各大洲的特点。南极洲比大洋洲大的原因:南极洲纬度最高,大洋洲的纬度较低。从赤道向两极纬度逐渐变大,纬线逐渐变短。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把地球上的大洲绘制到方格状经纬网地图上时,两极地区变形最大。活动:认识海洋对人类的意义。(P50)1.表3.1海峡、运河沟通的海洋海峡或运河 沟通的海洋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 北冰洋白令海峡 大西洋 印度洋巴拿马运河 太平洋 太平洋苏伊士运河 红海 地中海海峡是指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洋的较狭窄的水道。它不仅是海上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而且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人称海上交通“咽喉”。运河,狭义上讲是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广义上讲,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因为可以缩短通航里程,减少水上航运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称为海上交通“咽喉”。2.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资源是海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具体来说:(1)海洋矿物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包括石油、煤炭、金属(如铁、铝矾土、锰、铜等)以及非金属元素。这些物质虽然溶解在海水中,但它们的性质与陆地上的矿物资源相同,都可以被视为矿物资源。(2)海水化学资源:这部分资源包括氯、钠、硫、镁、金、镍等多种化学物质,这些成分同样存在于海水中。目前已经发现了大约80种不同的海水化学物质。(3)海洋还是全球主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约占世界海洋水产品总量的大约85%。鱼类是海洋水产品的主体,占据了超过世界海洋水产品总量的80%。除了鱼类,海洋还拥有丰富的藻类资源。海洋是盐类的故乡。海水中主要包括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钙、氯化钾、碳酸钙等。其中氧化钠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占总盐量的约85%。碱酸镁和硫酸钙的含量较少,但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氧化钾和碳酸钙的含量也可影响海洋生物生长和发展。不同区域的海水中盐类物质含量也会有所不同,这与地质构造、气候、水深等因素有关。海洋是蓝色家园。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太阳光在穿过大气层时,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被大气中的微小颗粒(如尘埃、冰晶和水滴)散射和反射。由于人眼对紫光的敏感度较低,我们主要看到的是蓝色光。而大海呈现蓝色的原因与天空相似,也是因为太阳光中的蓝光和紫光在照射到海面上时,被海水散射和反射,使得我们看到的大海呈现出蓝色。3.略。提示: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说出自己的感受。例如:我住在青岛的海边,冬天比较温暖,夏天比较凉快。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活动:读图认识世界的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P53)地形类型 地形区名称 大致位置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亚洲中南部c.阿尔卑斯山脉 欧洲南部落基山脉 北美洲西部d.安第斯山脉 南美洲西部高原 巴西高原 南美洲中部b.青藏高原 亚洲中南部,我国西南部平原 亚马孙平原 ②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e.东欧平原 欧洲东部盆地 a.刚果盆地 非洲西部的赤道附近2.提示:在地形图中找出各大洲地形,概括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亚洲: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仅次于南极洲);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欧洲:①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②地面起伏小;③地势南北高、中间低。非洲:①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北美洲:地形可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脉)和高原(拉布拉多高原)。活动:读图认识海底地形及其分布。(P56)海底地形类型 海底深度大陆架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坡 从数百米陡增到数千米。海沟 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洋盆 3000~6000米洋中脊 洋中脊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活动:结合实例了解海陆变迁。(P57)1.略。提示:根据图中的实例,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海陆变迁。活动:运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理现象。(P61)非洲和南美洲在地质时期曾经连接在一起,后来随着原始大陆的分裂,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今天的分布状况。活动: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P63)1.因为珠穆朗玛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不断相互靠拢挤压,从而将珠穆朗玛峰抬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会因为板块的运动而不断变化。2.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所以红海在不断扩张。3.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挤压运动,地中海不断缩小。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活动:认识天气对生活的影响。(P68)1.风筝必须有风才能放飞,有风的天气适合放风筝。2.略。提示: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说出天气是怎样影响自己户外活动的。例如:我们开车出行,路上偶遇道路结冰,就需要调整车速,安全行驶。活动: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活。(P70)1.略。提示:收看天气预报,模拟播报城市的天气状况。例如:拉萨晴,最低气温零下3℃,最高气温10℃。2.略。提示:查询所在城市天气预报,根据各地天气预报情况作答。3.略。提示:查询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并且做好这天真实天气状况的记录。如果天气预报与你感受到的天气状况不一致,做具体分析,找到原因。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活动: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P74)1.绘图略。提示:在绘制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标出各月温度值对应的点。②画曲线时,既要使曲线平滑,也要使曲线通过每个点。2.(1)该地最热月的平均气温:23.3℃。(2)该地最冷月的平均气温:-20.1℃。(3)该地气温年较差:43.4℃。(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活动:用模拟实验来解释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的差异。(P78)1.(1)略。提示:按照要求准备好容器,找到适宜的实验场地,自己动手做地理实践活动。(2)略。提示:根据自己的实践结果做真实的数据记录。两地的气温、降水都不同。(3)略。提示:记录真实的数据。2.沙的温度变化幅度大。3.(1)1月是北半球的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2)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活动: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P81)1.绘图略。提示:根据活动步骤要求,绘制降水量柱状图。2.(1)7、8、9月降水量较多。(2)1、2、3、12月降水量较少。(3)年降水量大约是745毫米。(4)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夏秋季多,冬春季少。活动:判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P83)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1000毫米以上,有些地区超过2000毫米。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下。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1000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多在200毫米以下。3.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地区年降水量少于沿海地区,呈现从沿海向内陆年降水量递减的变化特点。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活动: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P84)1.甲地的气温特征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乙地的气温特征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两地的气温差异主要是:甲地温差小,乙地温差大。2.甲地一年内降水总量较多,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乙地一年内降水总量较少,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两地降水差异主要表现在:甲地降水总量较多,季节变化较小,乙地降水总量较少,季节变化较大。3.甲地的气候特征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乙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活动:读图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P87)1.地区 气候类型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 寒带气候2.地区 气候类型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活动: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P89)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纬度位置。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海陆位置。2.甲地位于赤道地区,纬度较低,气温高、降水多;乙地位于南极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降水少;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活动:认识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P90)1.海南岛纬度比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常用供暖设备较少。黑龙江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寒冷时间较长,常用供暖设施较多,设施利用时间长。2.我国南方雨水充沛的地区,当地自然植被和人工种植的作物一般需要的水分比较多。由于当地雨水充沛,往往没有系统的浇灌设施,如果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旱灾。沙漠地区的植物需要水分比较少,已经适应了干旱的环境,如果一个月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3.例如:(1)气候影响交通,降水多的地区河运较发达。(2)气候影响饮食:在海岛上生活的居民,日常生活中食用海鲜比较多。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活动:认识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P94)人口数/亿 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年10-20 10020-30 3030-40 1540-50 1250-60 1260-70 1270-80 112.(1)所经历时间越来越短。(2)所经历的时间几乎都是相同的,约是12年。(3)说明从1830年(10亿)到1930年(20亿)的100年间,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从1930年(20亿)到1987年(50亿),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从1987年(50亿)到2022年(80亿)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活动:分析世界一些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P96)1.①地处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②地处低纬度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2.③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④纬度较低,地处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地区 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① 地处高纬度地带,终年严寒。② 地处低纬度雨林地带,气候湿热。③ 地处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空气稀薄。④ 地处沙漠地区,气候干旱。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活动:了解家乡景观。(P99)1.略。提示:根据自己居住地的景观进行描述。居住地是乡村,就描述真实的乡村景观;居住地是城镇,就描述真实的城镇景观。2.略。提示:根据家乡的典型景观,收集相关资料寻找历史渊源,综合多种影响因素,分析其特点。活动:认识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意义。(P101)1.【例】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康宁路。地处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2.略。提示:寻找家乡附近的特色城乡景观,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历史、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保护的意义和举措。第三节 多样的文化活动: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107)1.(1)亚洲西部热带地区的传统民居:当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植被较少。当地缺石少木,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坯砖、烧砖的筑墙技术,并以沥青、陶钉、石板贴面及琉璃砖保护墙面,使材料、结构、构造与造型有机结合。创造以土作为基本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墙体饰面装饰方法。亚洲东南部热带地区的传统民居:传统民居建筑材料一般为竹子、木头等当地常见植物,可以就地取材,也因为当地气候湿润炎热,砖瓦之类的房屋既不通风又不耐潮。(2)亚洲西部的热带地区:当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降水稀少。当地民居都是墙厚窗小顶平的,还可以有蓄水的作用:而且窗户较小、墙体较可以隔热。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沙漠里巨大的昼夜温差对室内的影响,也有减少水分流失的作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两种,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高温多雨。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结构有利于散热、通风、排水。2.【例】黎族船形屋:是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一种,流行于海南的黎族聚居区。黎族同胞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建造船形住屋,因外形酷似船篷通常称为船形屋。船形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有高架船形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形屋之分,其外形像船篷,呈拱形,用红、白藤扎架,拱形的人字屋顶上盖以厚厚的芭草或葵叶,几乎一直延伸到地面上,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其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防雨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而且能就地取材,拆建也很方便。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活动:讨论中欧班列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P114)1.“渝新欧”班列经过的主要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其中,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是俄罗斯。2.中欧班列在货物运输方面的优势是:运时少、安全性高的特点。中欧班列的货物运输避免了货物的中途换装或换乘。3.中欧班列的开行打通了亚欧两洲陆路国际通道,拥有海空运输不可比拟的优势,不仅能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也正在发挥引领作用。促进了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助力了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形成了“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空间布局,开创了国际物流运输合作新局面。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