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3 善用法律 课件(共2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3 善用法律 课件(共2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5.3 善用法律
政治认同:知道依照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了解获取法律帮助的方式;
道德修养: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法治观念: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健全人格: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增强应对违法犯罪的能力;
责任意识: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学会做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核心素养目标
学生自学
1.遇到侵害,怎样依法求助?
2.诉讼的含义、特点及及类型?
3.为什么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4.如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01
善用法律
善用法律
Uphold rights and interests by law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一天,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鸣叫。保安就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
1.超市保安随意搜查顾客身体吗?
2.你怎样看待小华的做法?遇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小华的人身自由权、名誉权。非经法定程序批准,非由执法人员执行,任何人不得对他人进行搜身。
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天,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鸣叫。保安就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
1.超市保安随意搜查顾客身体吗?
2.你怎样看待小华的做法?遇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情境探究
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三十七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①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材料一:高三学生王某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遂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法律的制裁。
材料二:某村三户农民与村委会签订了橘园承包合同,当年获利颇丰。有的村干部看着眼红,想毁约。村民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材料一:我会拨打110报警,采取法律解决问题,不以暴制暴;
材料二:我会像村民那样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下列情境,如果是你,你怎么做?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一、学会用法的必要性是什么?
法律服务所
1
律师事务所
2
法律援助中心
4
公证处
3
思考:依法维权,我们可以寻求哪些组织呢?
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写文书,提供咨询
打官司、当辩护人
证明合同、遗嘱、身份等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
保护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弱势群体打官司
非诉讼手段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
5
思考:依法维权,我们可以寻求哪些组织呢?
我们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来维护合法权益。
法院
6
打官司
——(诉讼手段)
控告、举报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律师所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法院
法律援助中心
检察院
二、遇到不法侵害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争议案件的活动。
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二、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新知探究
小伟、小宇、小刚是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两个手持凶器的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搜身。
小伟说:“别管这事,和我们没关系。”
小宇说:“我们去和两个歹徒拼了。”
小刚说:“你俩盯住歹徒,我去报警。”
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行为进行点评。
2. 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的、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小伟的说法是错误的
原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做法: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别管这事,和我们没关系
小伟
材料内容说明,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是什么?
练习
材料一: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鸣叫起来,
再次通过仍然鸣叫。随后,小华被保安带到一边询问,并强
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他很委屈,心情特别不好。第二
天,他的妈妈咨询了律师,与超市管理人员交涉后,解决了
问题。
合作探究一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练习
材料二: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儿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晓峰并
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奖项给了张某。晓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状告他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经法院审结,晓峰获得1.7万元赔偿。
小峰通过什么方式维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2.说说你的理由。
勇于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答:1.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敢于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因为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
合作探究二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分析案例:
归 纳
观点二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勇于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原因: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2.要求:
(1)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 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方法总结】遭遇歹徒行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自救方法?同学们准备编一个自救手册在校园里传阅。
(3)请你至少列出两条自救方法与大家分享。
不要激怒歹徒,尽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虚张声势,与歹徒巧周旋,争取他人的帮助;记住歹徒的体貌特征和去向,及时报警;等等。
善用法律
1、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2、诉讼的类型有哪几种?
3、我们为什么需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我们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当不法分子欲抢劫自己的财物,青少年正确的做法是(  )
①面对违法犯罪,要有勇有谋,见义智为 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③未成年人受法律的特殊保护,面对违法犯罪分子应挺身而出
④面对侵害,要保全自己,忍气吞声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A
2.活动探究
某校八年级(1)班召开了一次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护能力”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法治安全教育。
【惊险一刻】中学生小明和小亮正骑着自行车一起去学校。突然一辆轿车为躲避前方来车拐进自行车道,将小明撞倒在地。轿车司机下车查看后发现被撞倒的是一名学生,便驾车飞奔逃走。
(1)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小亮应该怎么做?
①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②记住肇事司机的去向。③请路上行人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及110报警电话。
【明辨是非】针对这一事故,路人议论纷纷。
甲:被车撞了,司机又跑了,就自认倒霉吧!
乙:如果能够找到肇事司机,就把他的车给砸了。
丙:找到肇事司机后,应依法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2)请你对以上路人的观点分别进行评析。
①甲的观点错误。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如果忍气吞声,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会助长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②乙的观点错误。这样做是非法报复,会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使自己也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丙的观点正确。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知法用法】经诊断,小明小臂骨折。交警找到了肇事司机,肇事司机私下找到小明的家人,提出和解。小明的家人同意由交警调解,双方协商解决。但在赔偿金额方面双方发生分歧,小明及家人在律师的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到法院。最终,肇事司机执行法院判决,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3)小明及其家人通过哪些途径维护了小明的合法权益?
①与肇事司机协商。②请求有关部门调解。③寻求法律服务机构的帮助。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核心素养体验——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社会责任;自主发展→健康生活→珍爱生命
材料一:河北邯郸市一名男子手持菜刀当众劫持两名儿童,形势万分危急。62岁的宋栓明担心孩子受到伤害,利用歹徒恰好背对着自己这一有利时机,一个箭步冲过去,用双手牢牢控制住对方持刀右手,两个孩子随即平安脱险。
材料二:为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河南、陕西、江苏、重庆、北京等省市颁布了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
(1)请简要评析宋栓明的行为。
宋栓明勇斗歹徒,是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表现,弘扬了社会正气。
(2)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应该怎么做?
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情况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如: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年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身体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