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六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亲爱的同学们,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请你带上这学期所学的“法言法语”,和同伴们玩一场新潮的普法剧本游戏----“法”式大玩家。通过沉浸式体验,重温法律知识,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助你在人生赛场上命中高分!第一幕:一锤定音,“小法官”来判断(温馨提醒:25小题,共50分。请选出最符合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各种普法的宣传牌,如宣传婚姻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看到这些内容,你会感受到( )A.法律只与我们家庭生活有关B.法律只是用来规范成年人的C.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D.法律是一成不变的行为规范2.某小学六(2)班召开“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下列发言不正确的是( )A.刘同学: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B.张同学: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C.李同学:我还没有成年,宪法的规定和我无关D.陈同学: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3.下面是一部法律的构成图。根据图中的相关内容推测,横线上应填写的法律名称是( )A.国旗法 B.民法 C.宪法 D.刑法4.公民是我们共同的身份。“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古印度 B.古埃及 C.古希腊 D.古巴比伦5.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周岁的公民。A.12 B.14 C.16 D.186.下列不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出国旅游的中国人B.未满18周岁的人C.外籍教师D.在非洲做生意的中国人7.看到如图哪些图片时,我们会发自内心地高呼:“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A.12345 B.12366 C.12308 D.123159.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下列属于国家机构的是( )A.学校 B.税务局 C.医院 D.银行10.爷爷80岁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是下列( )权利。A.休息权 B.劳动权C.物质帮助权 D.财产权11.身份证是国家颁发的证明我国公民身份的证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身份证丢失,应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②任何人都不能查验我们的身份证③身份证上的号码是唯一的、终身不变的④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2.某小学规定成绩好的学生戴红领巾,成绩较差的学生戴绿领巾。这种做法( )A.体现了分层教育的原则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C.属于合理的学校管理方法D.是一种创新方式,应该提倡13.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监督权14.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各界的人民代表根据人民的意愿,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一府两院”是指( )A.政府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政府C.地方政府 科技学院和人民法院D.政府 人民检察院和科学院15.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以下不具有选举资格的是( )A.青年教师 B.退休的老人C.满十八岁的大学生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16.下面是王老师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的过程,活动排序正确的是( )①人大代表候选人名单公告②选民登记③参与投票④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17.在一次市人大代表深入社区调研中,小明向他们反映了校门口机动车停放,影响学生出行安全的问题。对于小明的行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认真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责任B.作为小学生也可以积极参政议政C.表现了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D.小明是通过给人大代表建言的方式发表看法的18.下列不属于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职责的是( )A.多方调研,了解民情、社情B.设立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C.修改法律条例D.撰写议案和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19.“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思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之下,知道政治过失的人在民间。这说明政府要自觉接受(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人大代表的监督C.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D.司法机关的监督20.各中小学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21.下列关于“一站式”服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B.没有必要分这么多部门,一个窗口都办了多好C.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为公众提供了方便D.办事不再走冤枉路22.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3.在遭遇图中的情形时,最正确的做法是( )A.勇敢搏斗 B.大声呼救 C.忍气吞声 D.机智周旋24.截至2023年8月底,浙江省各地民政单位举办暑期关爱活动2000余场,服务全省农村留守儿童2万余人。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B.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各级政府、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C.政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障与关爱,就一定能避免留守儿童受到侵害D.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25.校园生活中,有时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下列属于校园欺凌行为的是( )①孤立自己不喜欢的同学②故意损坏同学的书本、衣物等③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④在网上散播同学的谣言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第二幕:时事微评,“小记者”来对话(温馨提醒:2个大题,共38分。请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完成相关题目。)26.(19分)【材料:法律直通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在宪法保护之下。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十三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各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如“宪法晨读”、礼敬宪法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加深公民对宪法的认识,让宪法意识深入人心。(1)小记者来连线 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列出了宪法的部分条款(左边)和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右边),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生活中的场景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天天的父亲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刘某在微博上谩骂同事,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向同事公开道歉。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王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2)小记者来选择 在你的眼中,法律是什么呢?下列事物哪一样最符合你对法律的印象,请勾选出来,并说说你的理由。理由: 。(3)小记者来宣传 宪法意识的培养要从青少年抓起。请你设计下一个国家宪法日的校园宣传教育活动,至少列举三条。活动1: ;活动2: ;活动3: 。27.(19分)【材料:法律新闻场】2023年10月底,因某教师的网上吐槽,“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登上微博热搜,学生在本该休息的课间十分钟被“圈养”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公开回应,学校应坚决遵守《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的相关条例,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某地法院近年来审理的校园人身伤害类案件中,86%发生在操场和教室。从判决结果看,学校被判承担的原因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未排除和未能及时救助”。(1)小记者填一填 长期课间十分钟被“圈养”侵犯了学生的 权利。(2)小记者来讨论“课间十分钟”的话题在班级里也引起了热议。①听了两位同学的说法,你更赞同哪个观点呢?请说说理由。我赞同 的观点,因为 。②对于“课间十分钟”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赶紧加入讨论吧! (3)小记者来献策 叮咚,你有一则“课间十分钟”邀诸!课间十分钟如何合理规划呢?结合生活实际,从国家、学校、班级、自身等方面提提建议。 第三幕:群策群力,“小公民”来参与28.(12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请小公民们任意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场景,说说应对方法和理由。场景一:赵新的姑姑怀孕了,喜欢安静的环境。可小区的广场上每天都有人在跳广场舞,早晨跳,下午跳,晚上跳……赵新的姑父与他们交涉,但他们说:“广场不是你家的,你管得着吗?”场景二:你和妈妈从超市花58元买了个热水壶,可是这个热水壶并不保温。当妈妈去超市交涉时,超市以你们已经使用为理由,不给退换。(1)我选择的场景是: 。法律资源库(选择可依据的法律,在横线上打“√”,不可依据的法律,在横线上打“×”):《中华人民共和国噪音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我的应对方法是: ;我的理由是: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六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参考答案第一幕:一锤定音,“小法官”来判断(温馨提醒:25小题,共50分。请选出最符合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答案】C2.【答案】C3.【答案】C4.【答案】C5.【答案】D6.【答案】C7.【答案】B8.【答案】B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A12.【答案】B13.【答案】A14.【答案】A15.【答案】D16.【答案】C17.【答案】A18.【答案】C19.【答案】C20.【答案】B21.【答案】B22.【答案】C23.【答案】D24.【答案】C25.【答案】D第二幕:时事微评,“小记者”来对话(温馨提醒:2个大题,共38分。请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完成相关题目。)26.【答案】(1)(2)法律是尺子。理由: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3)出一期宣传宪法知识的黑板报;举办宪法知识讲座;张贴宣传宪法知识的标语等。27.【答案】(1)生命健康。(2)①小红;课间十分钟是我们休息的时间,我们要以做游戏为主,以便放松大脑。②课间十分钟是我们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了解课间活动,做到快乐、充实地度过课间十分钟。(3)国家做好课间十分钟安全宣传;学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教导学生在课间活动时注意安全;各年级分时间段活动;派教师轮流值守;学生自身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不追逐打闹等。第三幕:群策群力,“小公民”来参与28.【答案】(1)场景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噪音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先去和对方协商解决,不行的话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