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描绘世界大洲大洋分布 课件(共56张PPT) 地理晋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2 描绘世界大洲大洋分布 课件(共56张PPT) 地理晋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主题三 探索地球海陆面貌
描绘世界大洲大洋分布
第二课时
海洋,浩渺无垠,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陆地,高低起伏,形态各异。地表经历数十亿年的海陆变迁。海洋和陆地是怎样分布的? 陆地和海底有哪些地形?海陆变迁是如何发生的?地球,是一本等待我们翻阅的无字书。
主题学习目标
熟悉地图的基本要素,通过阅读地形图或实地考察等方式,区别地球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大洲和大洋、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分布状况,并归纳其分布特征。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明海陆变迁和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体会证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感受科学家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如何展示地
球的真实面貌?
主题内容
1.描绘世界大洲大洋分布
2.识别世界主要地形类型
3.解说海陆变迁
新课导入
地图能将地球表面的各种事物用图形符号的方式表现出来,绘制地图是地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认识地球表面状况需要从认识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开始。
图3-1世界海陆分布
为了便于认识地球表面,如何在图 3-1 中对陆地和海洋做进一步划分?
核心素养
理解地图与人类活动的关联:地图是人类认识世界、规划活动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学生能够理解地图如何反映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地图来规划和指导人类活动,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培养环保意识:在选用地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信息,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并学会在地理实践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人地协调观
识别地图上的区域:通过学习地图的三要素,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地图上的不同区域,包括大洲、大洋、国家、省份等。这有助于他们建立对地球表面空间分布的基本认知。
分析区域特征:在选用地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地图上的信息来分析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气候类型、植被分布等。这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及这些差异性和相似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认知
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地图的学习不仅涉及地理知识,还涉及数学(如比例尺的计算)、信息技术(如电子地图的使用)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学习地图三要素和选用地图,学生可以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系统思维的培养:地图是一个系统的信息载体,它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和空间关系。通过学习地图三要素和选用地图,学生可以培养系统思维的能力,学会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综合思维
地图的绘制和解读:学生可以通过绘制简单的地图来加深对地图三要素的理解,并通过解读地图上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他们掌握地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地理调查和考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地图知识和技能来进行地理调查和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现象和规律,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
核心素养
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到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如渔业资源、航运通道、海洋能源等,以及海洋灾害(如海啸、台风)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威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合理利用海洋资源、防范海洋灾害的意识,形成人地和谐共生的观念。
海陆分布与人类活动:了解海陆分布的不均匀性,认识到不同地区因海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呈现出的不同发展特点和人类活动方式。这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如何适应并影响地理环境,以及如何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地协调观
大洲大洋的识别与定位:学生能够在地图上准确识别出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区域特征的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大洲和大洋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地形、水文等)和社会经济特征(如人口、经济、文化等),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各区域的独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
区域认知
大洲大洋的识别与定位:学生能够在地图上准确识别出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区域特征的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大洲和大洋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地形、水文等)和社会经济特征(如人口、经济、文化等),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各区域的独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
综合思维
地图技能的培养: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球仪等地理工具,掌握识别大洲大洋、分析海陆分布的基本技能。
实地考察与调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调查活动,如参观海洋馆、沿海城市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洋的魅力和海陆分布的实际情况。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地理实践力
目录
Title 01
Title 02
地图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
海陆分布
海洋与陆地
地球表面的海洋是广阔而连续的水域。
陆地则是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
海陆面积比例
海洋的面积约占地表总面积的 71%,陆地约占 29%,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陆地29%
海洋71%
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海陆分布的特点
海洋面积约占61%
陆地面积约占39%
海洋面积约占81%
陆地面积约占19%
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但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北半球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的特点
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
海洋面积约占62%
陆地面积约占38%
海洋面积约占80%
陆地面积约占20%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西半球。但无论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海陆分布的特点
水陆半球的海陆分布
海洋面积约占52%
陆地面积约占48%
海洋面积约占90%
陆地面积约占10%
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但无论是陆半球还是水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陆地与海洋的相关概念
大陆是地球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全球共有六块大陆。
陆地由大陆和岛屿组成。
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陆地与海洋的相关概念
半岛是伸入海洋、三面环海的陆地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陆地与海洋的相关概念
岛屿是面积较小且四面环水的陆地
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陆地与海洋的相关概念
洋是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
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海洋是海和洋的总称。
陆地与海洋的相关概念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及被陆地封闭面积较大的咸水水域
最大的海:珊瑚海
陆地与海洋的相关概念
海峡是是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洋的狭窄水道。
最大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陆地与海洋的相关概念
海湾是海洋深入陆地的部分,如孟加拉湾、墨西哥湾等
四大洋
地球上广大的水域,被大陆分隔成彼此相通的四个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北冰洋
位置: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个大洲包围
主要特征:全部位于北半球,主要位于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在四大洋中面积和深度最小,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太平洋
主要特征: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大、深度最深、岛屿最多
位置:被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五个大洲包围
大西洋
位置: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五个大洲包围
主要特征: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形状略呈“S”形,面积第二
印度洋
位置: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四个大洲包围
主要特征: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全部位于东半球,面积第三
北冰洋
位置: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个大洲包围
主要特征:全部位于北半球,主要位于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在四大洋中面积和深度最小,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七大洲
七大洲的轮廓和面积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世界上的陆地划分为七个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大洲的分界线
相邻大洲之间的界线,多为山脉、河流、海峡和运河等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
德雷克海峡
想一想
奥林匹克标志是五个相套在一起、不同颜色的圆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但为什么是五大洲而不是七大洲呢?
这五大洲分别是: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象征世界上承认奥林匹克运动并准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五大洲。
七大洲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
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是一个整体,合称亚欧大陆。
七大洲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七大洲的分布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该大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这里终年冰雪覆盖,是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洲。
七大洲的分布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
七大洲的分布
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
南极圈穿过的大洲:南极洲
七大洲的分布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工具与实践
绘制大洲轮廓略图
地理略图是指用简易的笔法把比较复杂的原图简化处理。绘制略图时,只取神似,不计细节,抓住基本的特征即可。地理略图的种类很多,轮廓略图是其中一种。几何图形法、折线图形法是绘制轮廓的常用方法。
图3-15中用几何图形表示出了非洲,用折线描绘出了南极洲。仿照非洲(或南极洲)轮廓的画法,画出其余大洲的轮廓。
1. 观察各大洲的轮廓形态,把握其基本特征。
2. 尝试用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或者折线图)分别表示大洲的轮廓。
3. 在图中标注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图3-15世界大洲大洋
思维拓展
索科特拉群岛为什么会入选世界八大自然奇观?
索科特拉群岛位于印度洋西北部,靠近亚丁湾,生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生存着大量独特的动植物。在群岛上,37% 的植物是独有的,90% 的爬虫类动物以及 95% 的蜗牛种类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未曾发现。此外,群岛上还生活着许多濒危鸟类。索科特拉群岛的海洋生物也极具多样性,有几百种珊瑚、海洋鱼类、虾蟹。2008 年,索科特拉群岛被列为世界八大自然奇观之一,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思考
为什么一般将山脉、河流、海峡、运河作为大洲分界线?
运河: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水道,用于沟通不同水域或实现特定目的(如航运、灌溉等)。虽然运河是人为建造的,但它们在地理上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当它们连接了原本不相通的水域或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时。在某些情况下,运河也被用作大洲或地区的分界线,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然而,运河的建设往往反映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造和利用能力。
海峡:海峡是连接两个海洋或海与洋之间的狭窄水道,通常具有战略和经济上的重要意义。海峡不仅是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也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界限。在地理划分上,海峡常被用作分隔不同大洲或大陆的水域界限,如土耳其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和马尔马拉海)是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分界线。
河流:河流是地表水沿着一定的路径流动形成的自然水道。河流的流向、流域范围等特征,使得它们成为连接或分隔不同地理区域的重要元素。在某些情况下,河流的入海口或特定河段可能成为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尤其是当河流穿越两个或多个大陆板块时。例如,乌拉尔河是亚洲与欧洲之间的部分分界线。
山脉:山脉是地球表面显著隆起的部分,通常由地壳板块运动形成。它们不仅是自然地理的显著标志,也是气候、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分界线。山脉的高大、连绵不断,往往使得两侧的气候、植被、动物群落等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地理划分上,山脉常被用作大洲之间的天然分界线,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洲和南亚次大陆(通常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之间的分界线。
02
04
01
综上所述,山脉、河流、海峡、运河之所以常被作为大洲分界线,是因为它们各自在地理、气候、生态、交通等方面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独特性。这些自然或人为的地理要素不仅为地球表面划分出了清晰的界限,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03
课堂小结
海陆分布
七大洲
能力提升:使用合适的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大洲和大洋,并归纳其分布特征。
课堂小练
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海洋面积略大于陆地面积
B.海洋相互连通,陆地被海洋分割
C.赤道贯穿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
D.东、西半球陆地面积大致相等
解析: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相互连通,陆地被海洋分割,赤道穿过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没有穿过欧洲和南极洲。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故B符合题意。故选B。
B
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亚洲 B.大洋洲
C.欧洲 D.南极洲
解析:由图可知,南极点位于南极洲,所有经线经过南极点和北极点,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亚洲是跨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D正确,故选D。
D
如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公园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洲界①是( )
A.巴拿马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土耳其海峡在亚洲和欧洲的交界处,也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属于埃及,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位于亚欧大陆最东点的俄罗斯杰日尼奥夫角和美洲大陆最西点的美国威尔士王子角之间;图中洲界①是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排除ABD,故选C。
C
如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公园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图示四个国家公园,位于亚洲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甲位于欧洲;乙位于亚洲;丙位于非洲;丁位于大洋洲;排除ACD,故选B。
B
天宫空间站是围绕地球飞行的空间站系统,距地面400千米~500千米高度,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下图是天宫空间站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对图中①②③④大洲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大洲分界线是马六甲海峡B.①③大洲分界线是土耳其海峡
C.②④大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D.赤道自东向西穿越①②③大洲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亚洲,②是北美洲,两大洲分界线是白令海峡,A错误。①是亚洲,③是非洲。两大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B错误。②是北美洲,④是南美洲,两大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正确。赤道自东向西穿越①③④大洲,D错误。故选C。
C
天宫空间站是围绕地球飞行的空间站系统,距地面400千米~500千米高度,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下图是天宫空间站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天宫空间站运行轨迹依次经过的大洲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
A.印度洋、④、太平洋
B.太平洋、④、大西洋
C.大西洋、④、太平洋
D.印度洋、④、大西洋
解析:读图可知,天宫空间站运行轨迹依次经过的大洲大洋排序正确的是:太平洋、④、大西洋,B正确、C错误。没有穿越印度洋,AD错误。故选B。
B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