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参与民主生活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参与民主生活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新课导入:
思考1:你怎样看待小泽拨打政府服务热线电话的行为?
九年级学生小泽暑假出去宁夏旅游时发现当地坐公交车收费方式不同于本地。宁夏公交收费规则以路程为准,上车刷卡登记上车,下车刷卡计算里程扣费。小泽认为此种扣费方式更符合公众利益,于是拨打政府服务热线电话反映这一情况。
小泽的行为是行使监督权的表现,是具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
思考2:小泽还可以采取哪种方式反映问题?
向人大代表反映;向居委会、社区管理人员反应;登录当地人民政府网进行反应;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监督。
3.2 参与民主生活
民主与法治
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所给案例,知道共鸣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知道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认同中国的民主制度。
2.法制观念:通过对思辨性问题的思考,学会依法参与民主生活,增强民主意识,维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3.责任意识:通过组织参与“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4.健全人格:通过课堂上对民主不同态度的辩论、分析,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协商的民主态度。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必要性?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3、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4、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的原因?
5、公民应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自主学习:
1.如何正确认识公民参与?
公民参与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必要性
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内涵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要求
公民参与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有哪些?
民主协商
民主管理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地位
形式
原则
要求
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选举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 P39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形式:
应选人
选民
县、乡镇
两级代表
(1)从选民角度划分
候选人
应选人
一个岗位
一个候选人
候选人
一个岗位
多个候选人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2)从候选人角度
县级以上代表
选民
选民代表
2.民主参与的途径 之 民主协商
民主协商
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
作用
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方式
(政策实施前)
地位: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范围和形式: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
民主决策
地位
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2.民主参与的途径 之 民主决策:P39
要求
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制度保障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政策实施前)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
专家咨询制度
民情信箱、民情热线、民情接待室等,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强调的是征求意见,为了形成决策,决策内容还未形成!!!)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在新闻媒体、相关会议、文件通报、单位政务公开栏和有关行政村、基层站所公告栏上进行,保障公民知情权。(强调的是决策结果的公布,决策已经形成,但未实施!!!)
听证会举办方要邀请各方代表参加,听取各方代表的意见。
参与的是普通的民众
决策过程中有专家参与
强调向社会公布信息
强调的是各方代表参与
知识连一连
政府部门调整水价时在网站上公开征集各方意见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意见
政府部门邀请专家学者对水价调整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听取专家建议
政府部门召开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对备选方案作出相关修改完善,并进行决策
政府部门形成两个关于水价调整的备选方案并在网上公示,集思广益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民主管理
地位
民主管理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意义
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
2.民主参与的途径 之 民主管理:P40
2.民主参与的途径 之 民主监督:P40
民主监督
地位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意义
①国家: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个人: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政策实施后)
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谁监督?
监督谁?
监督的内容?
——公民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民主评议会
民主监督的方式
正确行使民主监督
虚假举报
随意造谣
贴大字报
思考:图片中公民行使监督的方式可取吗?我们在行使民主监督时需要注意哪些?
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正确行使监督权;
②如实反映,提供证据或证明材料;
③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④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⑤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等。
注意
事项
通过人大代表反映问题;
1
向工商管理局或公安部门投诉;
2
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3
通过官方微博、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反映问题等。
4
笔记: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
正确区分民主监督与民主决策
误区警示
民主决策(事前) 民主监督(事中、事后行为)
区别 在决策机关决策时反映意见、提建议,执行中提改进意见和建议 民主决策,突出决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在决策后执行过程中提出意见、建议、批评等,还有是针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民主监督,则突出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的监督。
联系 参与方式中有些是相同的,如写信、打电话等
民主监督
O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直接输入文本内容即可,字体效果不会更改
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治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监督权
(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
民主监督
(对社会上一切违法犯罪行为检举)
民主监督
监督权
监督权的方式: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民主监督的方式: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区别
总结二: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决策(政策)实施后
决策(政策)实施前
民主协商
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民主管理
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2024年3月11日年全国两会闭幕,人民网共收到网友留言超32万件,在快手、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网友们纷纷自发上传视频,总浏览量超6亿。相关话题下网友自发参与提交的视频留言达2万条,不少有关经济民生的“金点子”登上热搜。
上述数据,反映了公民哪方面的意识不断在增强?
“我给两会捎句话”
数据解读
央广网军事频道推出《两会直通车》专栏,实时关注两会最新动态,展现新时代军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当作为的新风采。
人民网2024年度“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持续到全国两会闭幕。
探究三:民主意识的重要性
民主意识就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意识,就是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自觉愿望和要求。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是建立在民众的良好的民主意识上的。
思考:民主意识的表现有什么呢?举例说明。
蔡元培先生的话表明了民主意识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民主意识的表现
关心社会热点事件
勇于表达诉求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关心关爱集体
3.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P41-42
①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对社会)
②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对公民)
③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对国家)
4.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P41
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待问题。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5.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