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精练24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分值:5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素养达标】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与3°S之间,是非洲最高的山脉。下图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带谱图。据此完成1~2题。1.乞力马扎罗山东南坡自然带多于西北坡的主导因素是( )热量 土壤降水 相对高度2.乞力马扎罗山两坡海拔3 500 m以上地区的自然带分布高度相近的主要原因是( )海拔相同 风向相同光照相近 坡度相近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3~4题。3.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①②③④ ④③②①①③②④ ④②①③4.该山地可能位于( )天山山脉 祁连山脉长白山脉 台湾山脉下图为“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东坡山底草原带垂直分布图”,调查发现该地区多数低缓山体的顶部无森林分布而分布着高山草甸。据此完成5~6题。5.图中三种类型草原的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垂直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6.该地低缓山体顶部经常无森林分布而分布草甸的主要原因是( )温度低 降水少风力大 土壤贫瘠海南岛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独特,冬春季节尤为干旱,部分地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显著。读图,完成7~8题。7.海南岛热带稀树草原景观体现了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8.影响海南岛热带稀树草原形成的自然因素是( )地形 热量水分 人类活动【素养提升】小明寒假到某地旅游,写下游览日记:从香港飞行六个半小时左右到达目的地,一下飞机一股湿热空气扑面而来,这里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该地东部海域拥有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沿岸地区有高大的红树林,西部的山脉上分布的热带雨林特有物种数量较多。据此完成9~11题。9.小明到达的旅游地属于( )亚洲 非洲大洋洲 拉丁美洲10.该地热带雨林带的形成原因有( )①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②受到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影响 ③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④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①② ①③②④ ③④11.该地热带雨林特有物种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终年水热条件较好地壳运动、火山活动频繁进化过程持续、孤立人类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图为浙江的西天目山、乌岩岭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表示不同植被分布的海拔范围与大致比例。据此完成12~13题。12.乌岩岭相比于西天目山缺少落叶阔叶林带,最可能的原因是( )海拔高 人类活动湿度大 坡度陡13.白云尖是乌岩岭的最高峰,因终年被飞云白雾笼罩而得名。为达到极目远眺效果,攀登白云尖的最佳月份是( )3、4月份 6、7月份10、11月份 1、2月份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14.图中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决定的,其推断依据是( )山地坡度 上部林带山体海拔 基带类型15.该山地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原因是山体顶部( )面积小 降水多风力大 气温低16.该山地Ⅲ2、Ⅲ3、Ⅲ4中的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水分 土壤温度 光照17.图甲为珠穆朗玛峰和南迦巴瓦峰位置图,图乙为两山峰垂直自然带谱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判断第9处自然带的名称,说明两山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2分)(2)分析两座山峰南坡永久积雪冰川带(雪线)的下限都比北坡低的原因。(2分)(3)分析南迦巴瓦峰北坡垂直自然带谱比珠穆朗玛峰北坡复杂的主要原因。(2分)(4)比较南迦巴瓦峰南、北坡自然带谱的主要差异,分析导致该山南、北坡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4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C [该山地位于赤道与3°S之间,其东南坡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所以自然带多于西北坡,C正确;位于赤道附近,相同海拔处的两坡热量相近,A错误;土壤对自然带的数量影响较小,B错误;两坡的相对高度相近,不是主导因素,D错误。]2.C [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海拔3 500 m以上的地区光照条件相近,两坡的自然带分布高度相近,C正确;海拔相同是自然带分布高度相近的结果,不是原因,A错误;海拔较高处,风向对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影响较小,B错误;坡度对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影响较小,D错误。]3.D [读图,枫树属于温带落叶林,杉树属于针叶林,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林,草位于高山草地,海拔位于森林带之上。根据山地垂直带的分布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4.D [该山地山麓地带植被是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能位于台湾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长白山脉的山麓地带植被是温带植被。]5.D [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垂直分异规律又叫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原因是水热状况的变化,主要受到高度的影响,在海拔较高的低纬度山地比较典型,当地纬度相对较高,山体较为低矮,垂直分异不明显,A错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不同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与题意不符,B错误;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指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往往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从而出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该图中不能反映该特点,C错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当地山体海拔低,范围小,分布有三种类型草原,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D正确。]6.C [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当地位于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东坡山地草原带,山体海拔较低,温度不是很低,A错误;该地位于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山体较为低矮,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冬季受西北风的影响,风力较大,所以山体的顶部无森林分布而分布着高山草甸,C正确;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以台地和山麓洪积扇为主,土壤较为肥沃,D错误。]7.D [根据海南岛所处的位置判断,该地地带性植被应为热带季雨林,岛上部分地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为非地带性植被,体现了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地方性分异规律,D正确,A、C、D错误。]8.A [热带稀树草原分布区位于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热带稀树草原,A正确,B、C、D错误。]9.C [根据该地与香港的航程时间、该地的气候特征和珊瑚礁群等可判断出,该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属于大洋洲,所以选C。]10.D [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带是地方性分异现象,形成原因是纬度低,热量充足,受到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形成地形雨,以及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故③④正确,所以选D。]11.C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且大陆孤立,受外界干扰小,动植物的进化过程持续而稳定,所以特有物种数量较多,C正确。]12.B [根据西天目山植被垂直分布的顺序可推知,乌岩岭海拔1 500 m以上的区域,在自然状态下应该出现落叶阔叶林,但是乌岩岭只出现了山地矮林和山地灌草林,推测可能是落叶阔叶林遭到破坏,退化为山地灌草林,B正确;与西天目山相比,乌岩岭的自然带整体分布的上限海拔较高,因此海拔与落叶阔叶林的缺失无关,A错误;材料中缺少湿度、坡度的相关信息,C、D错误。]13.C [冬春季节白云尖气温较低,植被生长状况欠佳,A、D错误;乌岩岭位于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云雾天气较多,山顶观赏效果较差,B错误;秋季秋高气爽,天气状况好,适合极目远眺,C正确。]14.B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地草原带上方出现了山地疏林草原带,说明在山地下部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水分条件改善,影响山地草原带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条件,山地草原带分布上限为其上部林带的分布下限,推断水分是影响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依据是上部林带分布下限,B正确;山地坡度、山体海拔不是影响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A、C错误;基带类型没有差异,D错误。]15.A [山体顶部面积较小,不同坡向之间相互干扰,导致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A正确;山顶海拔较高,降水较少,B错误;风力和气温不是影响不同坡向高山灌丛草甸带差异不明显的主要因素,C、D错误。]16.D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Ⅲ2、Ⅲ3、Ⅲ4均为云杉林亚带,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主要原因是乔木层密度不同导致的林下光照条件不同,光照条件较好的Ⅲ4垂直分层结构较明显,林下光照条件最差的Ⅲ3垂直分层结构最差,影响其垂直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光照,D正确;水分不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结构的主要因素,A错误;Ⅲ2、Ⅲ3、Ⅲ4土壤差异较小,B错误;温度条件是影响林线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结构的主要因素,C错误。]17.(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两座山峰南坡都是迎风坡,受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影响较大,降水多于北坡。(3)南迦巴瓦峰北邻雅鲁藏布江谷地,暖湿气流容易深入,水热条件好于珠穆朗玛峰。(4)南坡山脉自然带谱更加丰富;南坡基带为雨林季雨林带,北坡基带为针阔叶混交林带;相同类型的自然带,南坡出现的高度比北坡低。主要原因:南坡纬度低,南坡相对高度大于北坡。解析 第(1)题,根据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可知,第9处自然带在雨林季雨林带和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之间,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雪线海拔高低主要受到温度、降水等因素的影响,两座山峰南坡永久积雪冰川带(雪线)的下限都比北坡低主要受降水(水分)因素影响,两座山峰南坡都是迎风坡,受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影响较大,降水多于北坡,冰雪积累较多,使得雪线海拔较低。第(3)题,自然带谱复杂程度主要受山体海拔、水热组合变化等因素影响。南迦巴瓦峰北坡海拔相对较小,热量条件较好,南迦巴瓦峰北邻雅鲁藏布江谷地,暖湿气流容易深入,水分条件较喜马拉雅山北坡要好,山地垂直变化,水热组合多样,使得自然带谱变化复杂。第(4)题,自然带谱差异主要从海拔、水热组合变化等因素分析。读南迦巴瓦峰南、北坡自然带谱可知,南迦巴瓦峰南坡自然带谱更加丰富,从雨林季雨林带(南坡基带)到高山永久积雪冰川带,北坡自然带变化相对较少,从针阔叶混交林带(北坡基带)到高山永久积雪冰川带,对于相同的自然带而言,南坡的自然带相对北坡要低。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南坡纬度相对较低,基带到山顶的相对高度较北坡大,使得南坡的水热组合更加丰富多样,自然带谱变化丰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