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走近老师 课件(共40张PPT) +内嵌视频-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走近老师 课件(共40张PPT) +内嵌视频-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需要学会爱、奉献爱。
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需要用心体会亲情之爱
怎样建设美好家庭?
温故知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以下诗句描写的是哪种职业?
老师
今日主角
可爱可敬的老师
5.1 走近老师
本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4.1 家的意味
4.2 让家更美好
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
6.1 友谊的真谛
6.2 交友的智慧
单元导语
思考并回答:本单元学习目标是什么?(参见单元导语)
答案与解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学会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理解宽容,增强合作精神,不断成长进步。
第五课
和谐的师生关系
5.1 走近老师
5.2 珍惜师生情谊
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
7.1 集体生活成就我
7.2 共建美好集体
课程目标分析:
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七上 5.1 《走近老师》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道德修养】尊重师长,主动理解、关心老师。(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2)
【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5)
【责任意识】体会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5)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34-37内容,时间3分钟。
教师职业的特点
教师的作用
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01
02
03
1、关于老师的名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2、关于老师的称谓:
园丁、蜡烛、春蚕、慈母、孺子牛、春雨、先生...
3、我国政府规定哪一天为“教师节”?
1985年,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4、2023年是第_______个教师节
40
这些小知识你知道吗?
原始时期负责教育的是具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
西周时期,官师合一,学校教师由官吏担任。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私学兴起。(夫子、先生)
清朝,私塾种类繁多,塾师队伍扩大。(先生)
近现代,随着新式学校的设立,教师发展为专门职业。(老师)
通州师范学校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已发展成一种专门职业。
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老师?为什么?
每个老师都是“持证上岗”的,都有个红色的“小本本”
获取教师资格证
面试上岗
继续培训学习
1
2
3
4
5
师范院校、专业学习
经历教育实习
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 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 员,承担教书育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 、提 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 的教育事业。”
第 条 国家实 教师资格制度。
中国公 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 ,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中华 共和国教师法》
思考:教师法第三条和第 条的规定共同说明了教师职业具有什么特点?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教师的职业特点
当老师的硬核条件
教师职业
教师
成长
继续教育
(在职进行)
教育实习
(1-2年)
职前专业学习(2-10年)
普通话水平
教师资格
身心健康
道德素养
……
教师法
权利和义务
资格和任用
培养和培训
……
……
知识结构与能力
学科素养
教学技能
……
……
专业知识
(学科、通识、教育知识)
相关链接: 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的《论语》,集体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他提出的“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等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陶行知: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教师的代表与楷模
阅读并思考:教师对人类文明的延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他先后创办了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他认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自己的职业要有信仰,有责任心,要与学生同甘共苦,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他主张,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当培植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教学相长,教学做合一。他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对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1.上述材料体现了教师职业具有什么特点呢?
2.老师是做什么的呢?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授学业
传授道理
解释疑难
自由发言
笔记1.教师的职业特点P35①②③
①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③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笔记整理
探究与分享: 我们还需要老师吗?
思考并回答: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与解析:男同学的观点正确,女同学的观点片面。
理由:虽然当今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但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承担了塑造学生品格、品行的重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引领学生走一条正确健康的人生路。
★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P36
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是我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我们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我们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思考: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视频:传承
笔记2.★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P36①②
①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老师是我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我们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我们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P36阅读感悟:“人民教育家”于漪谈教师职业
阅读并回答:于漪老师的话启示教师职业具有怎样的特点?
“一个人心中总要有一盏明灯,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双重奏的。一重奏是你自己的人生一定要奏响中国特色教育的交响曲。与此同时,你还要引领学生走一条正确健康的人生路,奏好他们人生的乐章。”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于漪
答案与解析:启示教师既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也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成长的指路人。
总书记殷殷嘱托寄语教师群体: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3年9月9日,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
3.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36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正在不断改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四有好教师)
笔记3.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36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正在不断改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
时代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四有老师”)
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随时代发生变化
补充笔记4. 什么是四有老师?P36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阅读感悟:★ 教育家精神 P37
阅读并回答:解读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与解析: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体现了教育家精神的国家立场。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展示了教育家精神的人格魅力。③“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指明了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要求。④“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铸就了教育家精神的发展活力。⑤“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揭示了教育家精神的情感底色。⑥“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社会担当。
教书育人铸师德
探究新知
同学们,从张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呢?
理想信念
道德情操
扎实学识
仁爱之心
教书育人铸师德
——坚持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
——从教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身患二十多种疾病,仍奋战在教育一线,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
——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
探究新知
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 理想信念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 道德情操
③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 育人智慧
④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 躬耕态度
⑤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 仁爱之心
⑥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 弘道追求
补充笔记5、什么是教育家精神
?P37阅读感悟
5.1走近老师
课堂板书
1.教师职业的特点
2.教师的作用
①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②教书育人
3.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①不可替代、引路人
②传承者
本课小结:
5.1 走近老师
教师职业的特点
★老师在我们成长过
程中的作用
▲ 本课重难点:
重点: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明白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教育家精神的内涵。
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四有”好老师
★教育家精神的内涵
3
课堂练习
1.【2024天津中考】感动中国人物刘玲琍扎根特教讲台33年,自编教材,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境教学法,让听障学生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会开口说话。这体现了刘老师( )
①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②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③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伦理规范
④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的要求。①②:分析题文,刘老师能够根据听障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体现了她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在特教岗位上坚守多年,为学生付出,展现了她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③④: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本题选A。
3
课堂练习
2.【2024福建中考】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宣部、教育部评选出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他们既是全国教师的榜样,也是万千好老师的缩影。评选教书育人楷模有助于( )
①教师发展为一种专门职业
②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教师形成相同的教学方式
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与解析】D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的意义。②④正确;①:教师早已是一种专门职业,故①错误;③: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方式,评选楷模不会让教师形成相同的教学方式,故③错误;故本题选D。
3
课堂练习
3.【2023四川中考】初中要毕业了,还记得三年里老师给你的那些评语吗?每一次评语都是来自老师的一份专属礼物。下图是一位老师给自己学生的评语,反映出( )
①表扬与劝导都是关心,应理性看待
②偏离教学的工作重心,应提出批评
③传道授业的学科素养,应走近老师
④关爱学生的良苦用心,应认真对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的意义。①④正确;②:这并没有偏离教学的工作重心,②错误;③:图片内容没有反映传道授业的学科素养,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4.【2023云南】《闪亮的名字—2022最美教师发布仪式》通过真实有力的人物短片,生动表现了周荣方、李建国等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这是因为( )
①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②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③尊重老师是每个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教师的作用的知识。①②④说法符合题意;③:尊重老师是我国公民的道德义务,不属于公民基本义务,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5.【2022河南中考】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师生之间要携手共进、教学相长
B.每个人心目中好老师的形象都不尽相同
C.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D.当今时代,教师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教师的相关知识。C:题文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旨在强调老师对我们成长的作用,即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C说法正确;ABD:与题文主旨不符;故本题选C。
3
课堂练习
6.【2022山东中考】“用爱照亮山区女孩人生梦想的教育燃灯者”张桂梅,每天最多睡4个多小时,5点钟就起床,是全校起床最早的人——为的是给学生们摁亮下楼梯的路灯,只因为以前有孩子在那里摔过跤。张桂梅的这一举动( )
①说明每位教师都有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
②是教师有仁爱之心的生动写照
③是师生关系和谐、关心学生的动人呈现
④蕴含着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的良苦用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对老师工作的理解。②③说法正确;①:这与题文的主旨内容不符,故排除;④:材料没有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3
课堂练习
7.【2022湖南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将进一步明确教师权利义务、提高教师准入门槛、突出师德师风评价标准,并在教师待遇和保障方面作出规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②教师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
③教师能让我们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
④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师作用的认识。①②④说法正确;③:教师能让我们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的说法过于绝对,③错误;故本题选A。
3
课堂练习
8.【2022北京中考】一位老师每逢节气都会给学生写寄语,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此举体现了( )
①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②因循守旧,固守传统
③以文化人,润心启智
④尊师重教,教学相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教师的相关知识。①③: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题干中教师用二十四节气给学生写寄语体现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文化人,润心启智,故①③正确;②④:材料未体现;故本题选A。
3
课堂练习
9.【2021北京期末】“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认为:“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双重奏’,不仅自己的人生要奏响中国特色教育的交响曲,还要引领学生走一条正确健康的人生路。”这启示我们( )A. 语文教师是学生成才的关键
B. 要用丰硕的学习成果回报老师
C. 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D. 教师是唯一让我们懂得真善美的人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教师的作用。A: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引导者和成长的指路人,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关键。关键还是靠自己,A错误;B:我们不仅用丰硕的学习成果、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全人格等来回报老师,B错误;C说法正确;D:老师不是唯一的引路人,D错误;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