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科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题,共45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某地理研学小组计划寒假前往图中的甲乙两地开展研学考察。查阅资料得知甲地附近海岸线曲折破碎,乙地的自然景观与我国西北相似,资料显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山地林线上部景观变化明显(林线是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森林分布的上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甲地附近海岸线曲折破碎,最主要的处力作用是( )A.海水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2.乙地所在区域气候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①距海远近 ②沿岸暖流 ③大气环流 ④地形因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推测安第斯山脉林线上部( )A.乔木面积减少 B.草甸位置下移 C.耐旱植被增多 D.冰川消融减慢我国某山脉K谷地季节性冻土广布。某学习小组在研学过程中获得K谷地四个站点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站点 海拔(m) 年降水量(mm) 土壤冻结天数(天)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cm)① 663 276 97 41② 1106 554 120 64③ 1210 599 126 103④ 1854 802 144 854.据表推断( )A.冻土主要存在于11月至次年3月 B.土壤冻结最大深度随土壤冻结天数增多而加深C.站点①处植被可能为落叶阔叶林 D.站点②处年降水量受气温影响显著5.③④坡度相近、坡向相同,导致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积雪深度 B.土壤有机质 C.冬季气温 D.大气环流坡度表示地表陡缓的程度,百分比是表示坡度的常用方法之一,即坡度=(高程差/路程)×100%。同一等坡度线上各点地表坡度值相等。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域的等坡度线示意图(单位:%),图中河流均为源头上游河段。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徒步从甲村到乙村考察,线路长度约6k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研学小组行走最为费力的路段是(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7.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河自东南流向西南 B.该区域最大坡度差值为55%C.站在b处可见河流流向a处 D.站在d处可见河流流向c处雷暴是暖湿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年均雷暴天数的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8.甲、乙两地年均雷暴天数分别可能为( )A.45天、45天 B.45天、55天 C.55天、45天 D.55天、55天9.丙地年均雷暴天数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汽含量 B.盛行风向 C.地形地势 D.沿岸寒流10.驱动丁地雷暴频繁发生的局地环流为( )A.海陆风 B.山谷风 C.季风 D.飓风下图为阿根廷首都布宣诺斯艾利斯(34.6°S,58.4°W)某中学足球场及旗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7月份晴天时同学们面朝球门练习射门,以下球门位置和时间(北京时间)阳光最刺眼的是(无建筑物遮挡)( )A.甲、16点 B.甲、4点 C.乙、16点 D.乙、9点12.7月份内旗杆正午影长及一日内旗杆影子在地面转动的角度变化情况分别为( )A.变长、变小 B.变长、变短 C.变短、变大 D.变短、变小博物馆的光环境要兼顾藏品保护和展陈效果。天然光提供采光的同时,若直射也可能会对展品造成损害。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西大厅南区某时刻日影模拟图,正西侧立面是透明的玻璃幕墙。该博物馆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16:30清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在天气晴朗的夏至日,展品最适宜放置的位置是( )A.2号墙和3号墙 B.3号墙和4号墙 C.5号墙和6号墙 D.1号墙和6号墙14.该博物馆曾于北京时间7月6日20:30~21:30开展线上珍藏展示活动,在直播时段内( )A.莫斯科(56°N,38°E)红日西沉 B.开普敦(34°S,18°E)夏日炎炎C.泰山站(73°S,76°W)晨曦初露 D.新加坡(1°N,103°E)灯火通明15.该博物馆开展线上珍藏展示活动当天,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非洲热带草原斑马开始成群往北迁徒 B.巴西利亚(约16°S)日出方位东南C.开罗(约30°N)昼渐短夜渐长 D.悉尼建筑物正午影长为一年中最长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科试卷第Ⅱ卷二、综合题(共4大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A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1)判断图中A处沿岸的气候类型,分析该地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8分)(2)说明与C地比较,B地冬雨量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瑞士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地处北温带,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替影响,气候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9℃,瑞士高山水库湖图勒湖上建有世界上首个位于海拔1810米的漂浮式太阳能发电站。图勒湖的太阳能电站由2240平方米的双面太阳能电池板组成,占地不到湖面的2%。但比山谷里同样规模的装置多生产50%的电量。图1为瑞士的地形图,图2为图勒湖漂浮式光伏发电站景观图。图1图2(1)说明地形对瑞士太阳能资源开发的不利影响。(6分)(2)分析图勒湖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发电效率高的原因。(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冷湖地区,因人烟稀少,气候恶劣,地表植被稀少,雅丹地貌广布,被称为“最像火星的地方”,2021年12月22日,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宣布冷湖全境为暗夜保护区,并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签署冷湖光学天文观测基地共建协议。冷湖天文站选址于海拔4200米的赛什腾山山顶平台(图1)。成为与智利阿塔卡玛沙漠地区的拉西拉天文台(29°15′S,70°W,海拔2430米)和美国夏威夷莫那卡亚天文台(19°45′N,155′27′W,海拔4205米)相媲美的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材料二:冷湖地貌景观图(图2)图1 图2(1)分析冷湖光学天文基地选址条件。(10分)(2)与拉西拉天文台和莫那卡亚天文台相比,评价赛什腾山台站的观测条件。(6分)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我国东北西部地区地处过渡带,生态环境较脆弱,冬季易发火灾,冬季局地环流是该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调查研究冬季局地环流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可为当地保护环境提供决策依据。受局地环流影响,该区域冬季气温较高,出现了一条向北显著凸出的暖脊(如图所示)。下图示意东北西部地区1月海平面平均气温分布;海平面气温是由实测近地面气温按标准的垂直递减率换算而成,可以更好的体现局地环流对气温的影响。(1)说明东北西部地区暖脊区冬季气温较高的原因。(6分)(2)指出AB、BC两段增温幅度差异显著的特点与成因。(6分)(3)从局地环流的角度指出东北西部地区冬季易发火灾的原因。(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