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1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3.1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维护秩序》
一、教材解析 本单元接续社会生活的主题,旨在从“生活—秩序—规则”这条线索来探索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即“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规则不是外在强加的结果,而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从而为下一框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课教学重要的学情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秩序与规则的相关概念也有所了解,但由于他们看待事物还比较浅显,不够深入,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维护秩序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是本课着重考虑的因素。
三、教学目标 法治观念:引导学生遵守规则,维护秩序,增强法治意识。 道德修养:分析社会问题,强化自身行为规范,提高维护秩序的能力;知道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含义、分类,理解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重要。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播放视频《2024年Z纪元银河左岸音乐节盛况》,让学生猜测这是哪儿?他们在干嘛?,2.创设情境,呈现“音乐节+旅游”激发贵州文旅夏日消费热潮相关材料,通过走进贵阳音乐节大,学习本课知识。 3.呈现本课学习目标,提示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拉近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做好学习准备,聆听教师言语导入,进入情境,明确学习主题,了解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做好预习。
环节一:赴音乐节之约感秩序之重
教学内容:1.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2.社会秩序的作用。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播放视频——贵阳城市宣传片,并提问学生:初到贵阳,这座城市给你什么感受? 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贵阳的安居乐业建立在一切有秩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并区分不同种类的秩序。 创设情境——本次贵阳音乐节之旅安排如下:乘坐高铁来到贵阳,入住当地酒店,前往贵阳观山湖区观山湖公园民族大联欢广场,观看贵阳音乐节。 设问:假如没有秩序,这趟旅程会变成什么样?引导学生从4个环节分别思考回答,以此帮助学生明确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认真观看视频,感受贵阳的城市魅力,独立思考,分享个人想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明确社会秩序的含义,并学会区分他种类的秩序。 明确本次贵阳音乐节的主要行程,思考问题,想象无序的社会生活状态会带来的影响,体悟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环节二:观音乐节乱象明规则之意
教学内容:3.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4.社会规则的作用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播放视频——《拟罚款11.23万元!贵阳一酒店在音乐节期间违规涨价,市场监管局严肃查处》。 设问:你如何看待该酒店被处以罚款?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秩序需要社会规则。 展示音乐节中素质较低粉丝的行为,提问学生思考:以下行为可取吗?出示《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帮助学生澄清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 再次出示《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从两个层次提问学生:当你阅读以下规定时,有何想法?通过此活动,明确社会规则的作用。 认真观看视频,感受法律这一社会规则的重要性,从中明白维护秩序需要规则。 独立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判断音乐节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理解社会规则的含义,回顾社会规则的种类。 再次阅读法律法规,理解其中规则的不同层次,明确行为的底线及相应处罚,体会社会规则的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下学时,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排队走出校门,校门外由交警指挥家长接送车辆,校门口的秩序属于( A ) ①生产秩序 ②社会管理秩序 ③交通秩序 ④公共场所秩序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2.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 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C ) A.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B.规则只有靠秩序,才能够正常运转 C.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 D.要改进与自身利益相冲突的规则 3.“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句古训揭示的道理是( C ) A.大自然有其运行规律,要因时因势而动 B.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和愿望的支配 C.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要有社会规则的维系 D.社会规则就是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规矩 4.《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规定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你认为该规则的目的是( D ) ①通过强制手段调节和控制学生行为 ②加强教育,矫正学生不良行为,杜绝违法犯罪 ③让学校、教师会用、敢用、慎用教育惩戒 ④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