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课堂导入用什么来规范食品安全问题呢?4.1夯实法治基础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hāng—--加固,打牢基础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P451.什么是法治?法治法制制度(静态,侧重于立法)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治理(动态,侧重于执法和司法)存在于民主制国家基础保障注意区分课堂笔记依什么样的法?怎样治?是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你知道哪些维护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部分内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依法享有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第十五条 经营者不得通过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虚构或者夸大商品或者服务的治疗、保健、养生等功效,诱导老年人等消费者购买明显不符合其实际需求的商品或者服务。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四条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第四十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第五十六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定期清洗、校验保温设施及冷藏、冷冻设施。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思考: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违法行为?一个国家制定了良法,是否就是“法治”的国家?食品安全零容忍,道德底线、法律红线不容突破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而这一专项整治行动,也是对“3·15晚会”的积极回应。此次行动中,查处了一批重点案件、关停一批违法经营主体、惩处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对肉类产品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将形成有力震慑,进一步规范从业者生产经营行为,健全肉类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最新司法解释出台,《解释》自2024年8月22日起施行。我国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退一赔十”的惩罚性赔偿规则。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课堂笔记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实现法治?)0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P450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P46良法善治前 提保 障“食品安全”乱象侵害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如果没有法治来保障食品安全,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生命健康权对个人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P47③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④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形式;P47⑤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对国家和社会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2.法治的作用有哪些?课堂笔记“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解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习近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78年现行宪法1982年1997年党的十五大基本方略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2012年党的十八大2022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2020.52018年2013年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民法典》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党的二十大2020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本遵循行动指南结合视频及教材48页,将下列空白内容补充完整。3.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基本要求和行动指南 课堂笔记地位: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7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P48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49(相关链接)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P49(相关链接)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P48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假冒伪劣食品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思考:请你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保障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提示:可以从国家(立法、执法、司法)、社会、生产者、公民等方面考虑等方面考虑。)要求:以小组(前后2-4人为一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把结果写在空白的纸上,小组代表汇报,时间:3-5分钟。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立法维护食品安全审判食品犯罪分子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宣传4.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P49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50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主体 目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人大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公民使每一项立法得到人民拥护;使每一部法律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例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个公民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十六字方针实施的主体分别是谁?每一个不同的主体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课堂拓展(1)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2)学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3)在实践生活中,能够做到遵法守法,做一名守法的公民。(4)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贡献。建设法治中国,青少年应怎么做?课堂拓展课堂总结选择法治道路,建设法治中国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描绘法治蓝图良法法治的要求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做法法治的意义(作用)善治地位目标要求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1.(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时代楷模”鲍卫忠扎根祖国边疆基层法院24年,面对执行难题,他耐心“磨案子”、双脚“跑案子”,化解650件“钉子案”“骨头案”,被当地群众称为佤山法治“老黄牛”。可见,他( )①弘扬了司法为民的精神②履行了秉公办案的职责③展现了廉洁齐家的风范④坚守了义利兼顾的取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练习A③④: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2.(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为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对该法的立法过程,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爱国主义教育立法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党领导立法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坚持宪法至上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保障公民当家作主④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课堂练习A人民立法权3.(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为解决“在线工作无收益,离线休息无保障”的现象,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把“付出实质性劳动”和“明显占用时间”作为线上“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由此可见( )A.公民应自觉履行劳动义务B.每一位公民都要捍卫法治C.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D.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课堂练习D主语AB不符合题意题意未体现4.(2024·浙江·中考真题)近年来,浙江启动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信访、公安、法院等多家单位进驻当地社会治理中心,通过一窗受理、统一分流,促使纠纷双方达成协议,及时把群众的矛盾化解在源头。由此可见( )①调解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②行政机关具有法律监督职权③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屏障④社会治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课堂练习B②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③材料没有体现出诉讼的内容,故不符合题意;5.(2024·宁夏·中考真题) 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某社区组织居民开展了参观宪法主题公园、宣讲宪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请你为该系列活动选择合适的主题( )A.科学立法——完善法治体系建设法治国家B.严格执法——规范行政行为捍卫法律尊严C.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守护人民利益D.全民守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课堂练习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夯实法治基础.pptx 年度食品安全事件盘点.mp4 最新司法解释出台.mp4 食品安全零容忍.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