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集训】浙教版科学七上 1.2.1长度测量 讲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集训】浙教版科学七上 1.2.1长度测量 讲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 第一章考点集训丨长度测量
(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   尺测量时准确度高。用   尺测量时,尺子放的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   ,最小刻度是   。
练1.1
(杭州期中)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请根据图示填空。
(1)如图所示有四把刻度尺,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2)用四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有   。
练1.2
(宁波期中)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多少?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请写出计算过程)
练1.3
(金华月考)小科同学学习了长度测量做了下列两个实验:
(1)用如图甲方法测得的硬币直径为   厘米。
(2)如图乙所示,是一个医用注射器,注射器上的刻度表示活塞拉到该位置时,针筒内部的容积。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厘米,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平方厘米(保留2位小数)。
(台州期中改编)小科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测量,请回答问题:
(1)用一把受潮的木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2)用拉得很紧的软皮尺去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将 。(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3)用皮尺测量比赛成绩时,若皮尺拉得太松,则测量的结果将 。(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练2.1
(杭州期中)如图所示,小科用刻度尺测量一本除去封面和封底的书的厚度。测量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书的厚度为   cm;若想知道这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还需要获取的信息是   ,若测量过程中书未压紧,则测得的纸的厚度会   (填“偏大”或“偏小”)。
练2.2
(湖州月考)一位同学用刻度均匀的米尺测得一张桌子的高度为0.900米,将这把米尺跟标准米尺校对,发现此米尺从零刻度到刻度为1m处的实际长度为0.980米,则这张桌子的实际高度为   米。
练2.3
(金华期中)物理兴趣小组想测量墙角一段水管的横截面周长。
(1)小明的方案是:取一条长纸条紧包住水管,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戳一个小孔,如图(a)所示,而后将纸条拉直,纸条上就出现两个小孔,用刻度尺测出纸条上两小孔之间的距离,就是水管横截面的周长。如图(b)就是他的测量结果,由图可知水管的周长为   cm。【注:图(b)中所示的是测量图的部分】
(2)小华的方案是:取一条弹性棉线沿水管紧绕一周,如图(c)所示,在棉线的重叠处做好标记,而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点间的距离,就是水管的周长。
比较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个同学的方案得出的结果更准确?答:   。另一位同学的测量方案得出的结果不准确,其存在的缺陷是   。
(杭州期中)某同学想知道分子直径大约有多少,由于分子直径很小,直接用显微镜无法看到,也没有如此小的测量工具。
小科分析:如果将很少的油,滴在足够大的水面上,油就能平铺成单分子层
请你帮助小科一起完成测油分子直径的实验:
①用滴管和量筒测出100滴油的体积,记为V;
②将少量痱子粉均匀撒在脸盆的水面上,用滴管滴入一滴油,油面散开;
③找一块玻璃板画上边长为L的小正方形作标格,盖在脸盆上,视线垂直,描出轮廓,如图,记下格数,算出面积为   ;(注:超过半格算一格,小于半格略去)
④计算油分子直径为   。
(杭州期中)小科学习了长度的测量知识后,对自己及身边物体有了较强的测量兴趣。
(1)小科发现每到学期末自己的科学书会莫名奇妙的变厚,于是他突发奇想,想测量一下期末结束后的科学书厚了多少。请你帮他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
A.量程3m,最小刻度值1mm
B.量程10m,最小刻度值1dm
C.量程20cm,最小刻度值1mm
D.量程10cm,最小刻度值0.5mm
(2)为了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小科利用桌上的粗细均匀的铅笔,用刻度尺测量得到铅笔直径(内径)为D1,他将厚薄均匀的这张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并固定测得外径D2,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d的表达式是   。测量时,如果第一次绕了30圈,第二次绕了8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纸张的厚度,第   次测量误差小。
(金华月考)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乙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由一开始的R减小到R0,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 第一章考点集训丨长度测量
(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   尺测量时准确度高。用   尺测量时,尺子放的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   ,最小刻度是   。
【答案】B;A;4.75cm;1mm。
【解答】解:因为A的分度值为1cm,B的分度值为1mm,所以B的准确度高;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所以A测量方法不正确,B的测量方法正确。
在B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4.20cm对齐,右侧估读为8.9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8.95cm﹣4.20cm=4.75cm;
故答案为:B;A;4.75cm;1mm。
练1.1
(杭州期中)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请根据图示填空。
(1)如图所示有四把刻度尺,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2)用四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有   。
【答案】(1)0.1cm;(2)AC。
【解答】解:A刻度尺每厘米内包含10个小格,故分度值为0.1cm;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紧贴,图B和D刻度尺没有与物体紧贴,故BD错误,AC中刻度尺与被测物体紧贴且物体一端均从零刻度线开始,故AC都正确。
故答案为:(1)0.1cm;(2)AC。
练1.2
(宁波期中)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多少?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2.43cm;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解答】解: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看出:2.64cm与其它数值偏差太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物体的长度为L=≈2.43cm;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答: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2.43cm;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练1.3
(金华月考)小科同学学习了长度测量做了下列两个实验:
(1)用如图甲方法测得的硬币直径为   厘米。
(2)如图乙所示,是一个医用注射器,注射器上的刻度表示活塞拉到该位置时,针筒内部的容积。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厘米,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平方厘米(保留2位小数)。
【答案】(1)1.85;(2)3.00;6.67。
【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右端对的刻度是7.40cm,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7.40cm.所以硬币的直径D==1.85cm;
(2)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故注射器上标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3.00cm,活塞的横截面积==6.67cm2。
故答案为:(1)1.85;(2)3.00;6.67。
(台州期中改编)小科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测量,请回答问题:
(1)用一把受潮的木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答案】偏小
【解答】解:木尺受潮后,它的长度会变大,两个刻度之间的标准长度变大,测量结果会偏小。
(2)用拉得很紧的软皮尺去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将 。(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答案】偏小
【解答】解:用拉的太紧的软尺测量物体长度,软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偏小。
(3)用皮尺测量比赛成绩时,若皮尺拉得太松,则测量的结果将 。(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答案】偏大
【解答】解: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皮卷尺拉的太松,必然在一定的长度内卷缩了一些示数,所以会使测量的结果偏大。
练2.1
(杭州期中)如图所示,小科用刻度尺测量一本除去封面和封底的书的厚度。测量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书的厚度为   cm;若想知道这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还需要获取的信息是   ,若测量过程中书未压紧,则测得的纸的厚度会   (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mm;0.60;书本的页数;偏大。
【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书的下侧与0.00cm对齐,上侧与0.60cm对齐,所以书的厚度为L=0.60cm;
(2)若想知道这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还需要知道书本的页数,页数的即纸张的张数,用总厚度除以张数即可求出一张纸的厚度;
若测量过程中书未压紧,纸张之间空隙过大,则测得的纸的厚度会偏大。
故答案为:1mm;0.60;书本的页数;偏大。
练2.2
(湖州月考)一位同学用刻度均匀的米尺测得一张桌子的高度为0.900米,将这把米尺跟标准米尺校对,发现此米尺从零刻度到刻度为1m处的实际长度为0.980米,则这张桌子的实际高度为   米。
【答案】0.882。
【解答】解:由测量结果的数值是0.980米,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故每小格表示的长度为,桌子的实际高度为0.98cm×90=88.2cm=0.882m。
故答案为:0.882。
练2.3
(金华期中)物理兴趣小组想测量墙角一段水管的横截面周长。
(1)小明的方案是:取一条长纸条紧包住水管,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戳一个小孔,如图(a)所示,而后将纸条拉直,纸条上就出现两个小孔,用刻度尺测出纸条上两小孔之间的距离,就是水管横截面的周长。如图(b)就是他的测量结果,由图可知水管的周长为   cm。【注:图(b)中所示的是测量图的部分】
(2)小华的方案是:取一条弹性棉线沿水管紧绕一周,如图(c)所示,在棉线的重叠处做好标记,而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点间的距离,就是水管的周长。
比较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个同学的方案得出的结果更准确?答:   。另一位同学的测量方案得出的结果不准确,其存在的缺陷是   。
【答案】(1)7.96;(2)小明;棉线有弹性,当棉线被用力拉直时,棉线会伸长,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解答】解:
(1)由图知:左侧小孔与0.00cm对齐,右侧小孔与7.96cm,所以纸条上两小孔间的长度为L=7.96cm﹣0.00cm=7.96cm,纸条的长度与水管的周长相同;
(2)用一纸条紧包在水管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水管的周长,故此方法正确;
用一根棉线拉紧在水管上绕一圈,量出绕过水管棉线的长即是水管的周长,因为棉线有弹性,当棉线被用力拉直时,棉线会伸长,所以测量结果存在误差,这个办法不能用。
故答案为:(1)7.96;(2)小明;棉线有弹性,当棉线被用力拉直时,棉线会伸长,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杭州期中)某同学想知道分子直径大约有多少,由于分子直径很小,直接用显微镜无法看到,也没有如此小的测量工具。
小科分析:如果将很少的油,滴在足够大的水面上,油就能平铺成单分子层
请你帮助小科一起完成测油分子直径的实验:
①用滴管和量筒测出100滴油的体积,记为V;
②将少量痱子粉均匀撒在脸盆的水面上,用滴管滴入一滴油,油面散开;
③找一块玻璃板画上边长为L的小正方形作标格,盖在脸盆上,视线垂直,描出轮廓,如图,记下格数,算出面积为   ;(注:超过半格算一格,小于半格略去)
④计算油分子直径为   。
【答案】③36L2;④2.78×10﹣4×。
【解答】解:①每滴油的体积是V的百分之一,即V;
③数格可知,油面约占36格,乘以一格的面积,其总面积记作S=36L2;
④油分子的直径为d=≈2.78×10﹣4×。
故答案为:③36L2;④2.78×10﹣4×。
(杭州期中)小科学习了长度的测量知识后,对自己及身边物体有了较强的测量兴趣。
(1)小科发现每到学期末自己的科学书会莫名奇妙的变厚,于是他突发奇想,想测量一下期末结束后的科学书厚了多少。请你帮他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
A.量程3m,最小刻度值1mm
B.量程10m,最小刻度值1dm
C.量程20cm,最小刻度值1mm
D.量程10cm,最小刻度值0.5mm
(2)为了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小科利用桌上的粗细均匀的铅笔,用刻度尺测量得到铅笔直径(内径)为D1,他将厚薄均匀的这张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并固定测得外径D2,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d的表达式是   。测量时,如果第一次绕了30圈,第二次绕了8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纸张的厚度,第   次测量误差小。
【答案】(1)D;(2)(D2﹣D1);二。
【解答】解:(1)A、科学书的厚度在1cm左右,量程是3m,量程太大,故A不合适;
B、量程是10m,但分度值是1dm,准确程度不高,测量结果误差太大,故B不合适;
C、量程20cm,分度值1mm,准确程度不高,测量结果误差太大,故C不合适;
D、量程10cm,分度值0.5mm,准确程度高,故D合适;
故选:D;
(2)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柱外径与圆柱形铅笔的直径差的二分之一,则纸带的厚度为:d=(D2﹣D1);
如果第一次绕了30圈,第二次绕了80圈,第二次测量误差小。
故答案为:(1)D;(2)(D2﹣D1);二。
(金华月考)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乙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由一开始的R减小到R0,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
【答案】;。
【解答】解:①甲同学的方法:
不可能把纸拉直再测量长度,但卷成筒状的纸的横截面积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
则测出横截面积的大小为:π(R2﹣r2);
∵纸的厚度为d;∴纸的总长度(L)的计算表达式L=。
②乙同学的方法:
卷筒纸的横截面积的大小为:π(R2﹣r2);被拉开的部分卷筒纸横截面积的大小为:π(R2﹣R02);
∵纸的厚度为d=;∴纸的总长度(L)的计算表达式L==。
故答案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