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家的意味》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 理解家庭的含义和家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 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家庭的核心思想和荣辱观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健全人格:3. 认识到家是生命的居所、心灵的港湾,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情感。4. 理解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努力提升自身修养,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责任意识:5. 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家庭责任感,主动为家庭的和睦幸福贡献力量。6. 认识到家庭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家庭的含义和功能:深入理解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以 及家庭所具有的生育、经济、教育、扶养和赡养、休息娱乐、情感交流等功能。2. 家的意义:全面认识家对个人成长的哺育和支持作用,是第一所学校和修身之所,是代代传承、血 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也是社会的基本细胞。难点:3. 理解家风的作用并传承优良家风:深刻领会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 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潜移默化影响,明确优良家风对个人和家庭的积极作用,努力 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4. 认识小家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清晰认识到家庭和睦、幸福、文明对社会安定、祥和、文明的重要影 响,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积极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家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说家是住所,有人说 家是一群人,还有人说家是港湾。那么,在你们的心中,家是什么样的呢 2. 展示一些关于家的图片,如温暖的家庭场景、家人团聚的画面等,引导学生感受家的氛围。(二)讲授新课3. 家庭的含义(1)提问:结合你们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家是我和家人居住的地方;家是有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的地方;家是让人感到温暖 和安心的地方等。(2)讲解: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婚姻关系是指通过结婚形成 的夫妻关系;血缘关系是指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等;收养关系是指通过合 法的收养手续形成的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关系。(3)展示图片:如一对夫妻的结婚照,体现婚姻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合影,体现血缘关系;养父母与养子 女的照片,体现收养关系。4. 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1)提问:家庭关系是如何确立的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通过结婚、生育子女、收养等方式确立家庭关系。(2)讲解: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主要包括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例如,夏东海和刘梅 通过结婚组成家庭,刘梅和刘星之间是血缘关系,他们收养孩子后又形成了收养关系。(3)展示图片:如夏东海和刘梅的全家福,体现家庭关系的确立。5. 家的功能(1)提问:观看以下图片,说一说家庭有哪些功能 展示图片:如孩子的出生证明,体现生育功能;家庭的经济收支账单,体现经济功能;父母辅导孩子 学习,体现教育功能;子女照顾年迈的父母,体现扶养和赡养功能;家人一起看电视、玩游戏,体现休息、 娱乐功能;家人之间相互关心、倾诉,体现情感交流功能。(2)讲解:家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扶养和赡养功能、休息娱乐功能、情 感交流功能等。家是生命的居所,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6. 家的意义(1)提问: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这些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中,思考家庭对个人 成长有哪些作用 学生可能会回答: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我们的成 长起着重要作用;家庭能够培养我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等。(2)讲解: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关心我们的学习,关注我们的品行,用自己 的言行影响和教育我们。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会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3)提问: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学生可能会思考并回答:家风对家庭成员有重要影响,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对社会风气有引领作 用等。(4)讲解: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 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是因为良好的家 风能够促进党员领导干部保持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同时也能够引领社会风尚,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5)展示图片:如梁启超的家庭照片,介绍梁启超注重把爱国情怀传给子女,他的9个子女在各自领域 都取得了杰出成就。(6)提问:梁启超的家风启示我们家有什么重要性 学生可能会回答: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良好的家风能够促进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 展等。(7)讲解: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 承着家风。良好的家风能够激励家庭成员积极向上,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7. 优良家风的作用(1)提问:你知道哪些广为流传的家风、家规、家训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如“百善孝为先”“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2)讲解: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 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规是指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家族传承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3)提问:你家有哪些家规、家训呢 与同学分享和交流。 学生分享自己家的家规、家训。(4)讲解: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 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家庭的含义、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家的功能和意义以及优良家风的作 用。强调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 是我们的修身之所;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 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同时,优良家风对个人和家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传承 和弘扬优良家风。(四)随堂练习1.下列古语名言能体现良好家风的是()①家庭以爱为根,生活以和为贵②传家两字读与耕,兴家两字俭与勤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讲解:①“家庭以爱为根,生活以和为贵”体现了家庭中关爱和和谐的重要性,是良好家风的体现;②“传家两字读与耕,兴家两字俭与勤”强调了读书、勤劳、节俭等品质,是良好家风的体现;③“两耳 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主要强调了读书学习,而忽略了对家庭和社会的关注,不属于良好家风;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强调了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与良好家风的内涵不符。2.2024年央视春晚节目歌曲《如果要写年》中唱到:“如果你要写年,就不能只写年,要写站台上一双 双期盼的眼,写母亲的眺望,游子的情切,写千里归途;向着一处团圆……”这一句句深情的歌词让 我们感悟到()A.中国年是最有味道的传统年 B. 家庭成员的交流方式在变化 C.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相同 D.家人间割舍不断的亲情之爱 答案:D讲解:歌曲中描述的站台上期盼的眼、母亲的眺望、游子的情切以及千里归途向着团圆,都体现了家 人间割舍不断的亲情之爱;A 选项中说中国年是最有味道的传统年,过于绝对,且歌曲中主要强调的是亲 情,而不是中国年的味道;B 选项家庭成员的交流方式在歌曲中并未体现;C 选项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确 实可能不同,但歌曲中更突出的是普遍存在的亲情之爱。3.下列不能确定家庭关系的情形是()A. 晓琳出生在一个幸福的教师家庭B. 小张和养父、养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C. 阿秦和阿惠感情破裂即将离婚D. 员工雪雪加入了单位组织的“职工之家” 答案:D讲解:A 选项晓琳出生在教师家庭,体现了通过血缘关系确定家庭关系;B 选项小张和养父、养母生 活在一起,体现了通过收养关系确定家庭关系;C 选项阿秦和阿惠虽然感情破裂即将离婚,但他们之前是 通过婚姻关系确定的家庭关系;D 选项员工雪雪加入单位组织的“职工之家”,这并不能确定家庭关系, 因为“职工之家”是工作单位的一种组织形式,与家庭关系的确定无关。4.《人世间》以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变迁,传递 出浓浓的家庭温暖,彰显了家风对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意义。下列古语能反映良好家风的是()①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讲解:①“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强调了要戒除骄傲和懒惰,这是保持家庭兴旺的方法,体现了良 好的家风;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是形容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与家风无关;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体现了要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品质,是良好家风的体现;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与家风无关。(五)板书设计0. 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1. 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婚姻关系 血缘关系 收养关系2. 家的功能 生育功能 经济功能 教育功能扶养和赡养功能 休息、娱乐功能 情感交流功能3. 家的意义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我们在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 一粒扣子”。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我们接续着祖先的生命,传承着家风。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4. 优良家风的作用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 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思考家的含义和意义,以及展示相关图片和事例,帮助学 生深入理解了家庭的概念、功能和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对家庭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然而,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理解家风的作用可能还存在一 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解释。此外,在讨论环节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需 要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总的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还需要 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深度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