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遵守规则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遵守规则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3.2 遵守规则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学习目标
一、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二、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三、怎样维护规则?
四、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这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应该以不损害周围乘客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前提。所以这位男士的行为是不对的。
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电话的“自由”?
列车即将启动,一位乘客蛮横堵住车门,不让 列车启动,原因是他老婆还未赶到,面对谴责与劝阻不为所动,导致发车延误。公安机关对其予以行政拘留处罚。
说一说这位乘客被处罚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一、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秩序……
(二)扰乱车站、港口、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应当受到相应处罚。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应当受到相应处罚。
一、社会规则和自由的关系?
二、自觉遵守规则
◆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①上述观点都是错误的,都是漠视规则、不遵守规则的表现。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应该认识到,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因素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维护与改进规则
1、假如你看见有人闯红灯了,你会?
A、无视 B、愤怒 C、····
2.如何劝导才能收到最好的结果,请演示一下。
(1)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2)有“理”,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
(3)有“节”,要注意适可而止。
(1)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2)另一方面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三、怎样维护规则?
探究与分享:
你还知道哪些规则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规则会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1)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反食品浪费法》自2021年4月29日起施行。
规则是一成不变的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规则是一成不变的吗?
新版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自2025年2月8日起,脱氢乙酸钠将在烘焙食品中全面禁用。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
(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双独二孩
只生一个
单独二孩
全面二孩
全面三孩
四、为什么要改进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如何改进规则?
课堂小结:
1、某校傍晚放学的时候,门口混乱不堪。开着私家车、骑着电动车、自行车和步行来接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孩子。家长们围堵在校门口,里面的学生会出不去。拥挤的车辆、人群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
(1)材料中反映的这种混乱状况会带来哪些影响?
(2)生活处处需要秩序。为了保证学校周边秩序良好,请你分别从政府、学校、个人角度提合理化的建议。
①学校门口放学时间秩序混乱,势必会对学生、家长、老师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会有危险因素存在;
②长时间的混乱情况,还会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引发社会矛盾。
①政府可以派交通民警进行疏导;
②学校可以组织安保教师拉起警戒线;
③学生个人应该与家长沟通协商,定的见面地点尽可能地远离学校门口,在确保个人安全的基础上,多为他人着想。
建议类答题技巧:具体可行的做法,多角度思考
(1)国家: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行为的惩罚力度;
(2)学校:通过···方式加大对···的教育;
(3)中学生/公民:自觉····;敢于同···行为做斗争;
(4)社会:加强对··宣传,营造···环境;
(5)家庭: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