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国家不断提高残疾军人抚恤标准,提高烈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和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生活补助标准。这一举措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一般来讲,工伤保险相对于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更广、报销比例更高,因此异地就医需要个人垫付的医药费用也更高,会使刚刚受伤或旧伤复发的职工面临不小压力。为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下发通知,自2024年4月1日起,全国各省份试点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伤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
①是促使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高的最高层次社会保障
②满足了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③可以降低社会成员的经济负担,保障基本生活权利
④能够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河北省逐步形成了组织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截至2023年3月,全省注册志愿者1203.8万人。某国有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以来,累计捐款1亿多元,诠释了企业、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慈善( )
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②在社会福利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有利于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④是再分配的调节手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图是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的有关数据(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
该图反映了我国( )
A.社会保障体系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B.社会保障让每个公民享受相同的保障权益
C.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且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D.社会保障作为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的手段实现了多样化
5.下表为2020~2022年浙江省社会保障相关指标变动情况。
指标年份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元/月) 在册低保人数(万人) 低保标准(元/每人每月)
2020 4355 165 61.4 886
2021 4423 180 59.3 941
2022 4520 190 56.4 1083
数据来源:2020~2022年浙江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由表中信息可知,浙江省( )
①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逐年增加 ②人均领取基础养老金逐年上升
③社会救助人数逐年下降 ④社会救助的部分标准逐年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年5月,为推进上海市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上海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强化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提升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加强建设和运营支持、强化科技为养老赋能等6方面22条措施。上海市这一举措( )
①有助于更好保障老年人权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②有利于多元主体参与养老事业,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③能够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满足群众基本养老需求
④有利于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老年人幸福生活品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年3月8日起,咸宁市正式开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可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在我市定点医药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这一举措可( )
①增加职工的福利性收入,实现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
②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减轻参保职工医疗费用负担
③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
④依托初次分配调节,发挥医保防范医疗风险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在农村老龄化和中青年农民流失趋势加深的背景下,该文件关注了农村地区“一老一小”的保障问题,提出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这里提到的养老保险( )
①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②保障公民在年老情况下获得帮助
③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④与商业保险有明显的区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2024年1月30日,云南省社会保险局召开2024年云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云南省社会保险局负责人介绍,云南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基本实现法定参保人员全覆盖。由此可见( )
①社会保障坚持应保尽保,努力增进人民福祉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
③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权利
④完善分配制度,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自2024年1月1日起,各类用人单位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该单位全部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除法定参保对象外,将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大龄劳动者、实习生等特定人员纳入保障。此举有利于( )
①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津贴水平 ②通过再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
③调节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 ④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3年,江西省人社厅与其他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要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每年发放时间为6月、7月、8月、9月。下列对高温津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具有褒扬性、优待性、补偿性 B.保障了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水平
C.属于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的内容 D.发挥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作用
12.为解决工伤保险跨省异地直接结算难题,2024年4月1日起,部分地市启动为期1年的试点工作,劳动者持社会保障卡就可以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的工伤医疗、工伤康复和辅助器具配置等费用。这一试点工作说明( )
①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②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和提高
③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我国要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3年底我国基本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同时对近8000万低收入人口参保进行了资助。除了基本医保外,城乡居民还享有一项额外保障——大病保险,专门针对参保者因罹患重大疾病而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提供进一步的补偿保障。这反映出我国( )
①通过风险分摊机制,有效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②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有效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③有效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减轻参保人员就医负担
④满足被保险人高层次需要,不断改善其生活质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实现上述目标需要( )
①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②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
③确保每个公民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权益
④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下表为某市老李家2023年的家庭收入构成表(单位:万元):
构成 工资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炒股收入 转移性收入
数据 8.6 6.3 3.5 0.7
对于老李家的收入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市老李家的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增加
②从获取收入的途径看,炒股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③老李家收入来源多样化与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相关
④我国建立健全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政府要加强社会保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要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权责清晰的社会保障体系。这说明( )
①社会保障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作用 ②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③社会保障主要是社会成员的自助和他助 ④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需要各方合理分摊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2024年1月23日2时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22千米,震中5千米范围内平均海拔约3048米,抢险救灾工作遭遇严峻挑战。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渡难关,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救灾善款,党和国家要理顺分配关系,让中国特色的慈善发展道路行稳致远。关于救灾善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是第三次分配,通过慈善公益加强要素资源补给
②属于社会优抚,能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社会公平
③属于社会保障,能够满足灾区高层次的生活需求
④属于社会救助,在政府支持下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目前,我国居民社保卡已全面支持跨省领取养老金、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服务。下一步还将推出更多“社保卡+”场景应用,大力推进区域“一卡通”,逐步实现全国“一卡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增加“社保卡+”场景应用,能为居民社保服务提供更多便利
②推动社保卡功能改革,有利于发挥初次分配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③实现社保“一卡通”,有利于推进社保卡数据共享和服务融合
④向群众提供社保“一卡通”服务,有利于提高居民社会保障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3年,江西省人社厅与其他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要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每年发放时间为6月、7月、8月、9月。下列对高温津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具有褒扬性、优待性、补偿性 B.保障了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水平
C.属于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的内容 D.发挥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作用
20.为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某市探索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救助新模式,开展“物质+服务”救助方式,为救助对象提供资源链接、卫生保洁、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服务,不断提高困难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满意度。探索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救助新模式( )
①有利于让每个特困人员享受相同的社会保障服务
②旨在不断优化社会公共服务,满足特困人员需求
③筑牢“安全网”,更好提升特困人员的生活质量
④提供了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简答题:本题共4题,共40分。
2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2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比2012年增加1倍,月平均失业保险金水平从2012年的707元提高到2023年的1814元,月平均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由1864元提高到4000元。
2024年1月1日起,为2023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3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亿人、2.4亿人、2.9亿人。
当前,要立足我国国情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共同富裕。
有观点认为,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助推共同富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10年来,山西省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底,山西省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653万人、504万人、640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超过95%,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
社会救助托底保障越来越有力。2012年~2022年,山西省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538.7亿元,全省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628元和496元,分别提高了1倍和2.3倍,114.5万城乡低保对象、13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52.8万脱贫人口通过社会救助兜底。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知识,说明加快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知识,说明山西省做法的正确性。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系统部署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等九项重点任务。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消费市场正在从疫后快速恢复中转向正常化,而要继续巩固稳定向好发展的势头,确保有潜能的消费得到充分激发,还需要加快破除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困难,消费信心不强,因疾病、养老等顾虑而抑制消费的一系列障碍,通过优化政策和制度设计,进一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分析应如何破除抑制消费的障碍。
24.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24年我国社保制度将迎来一系列新规:一是扩大社保福利覆盖面,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将受益;二是调整社保缴费标准,企业社保费率由20%降至16%,个人社保费率从8%降至4%;三是提高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保待遇的支付水平。同时,严格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时间点缴纳社保费,杜绝逃避和拖欠现象;个人必须准确申报个人收入等信息,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如果违反规定,逃避缴费或提供虚假信息,将面临处罚并被剥夺相关权益。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中“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保新规的出台及其实施的意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C B B C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A C D B B C C
21.社会保障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调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社会互助共济和社会成员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社会保障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共同富裕最根本的是发展经济;还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缩小贫富差距,助推共同富裕。
22.(1)①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其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②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发挥社会互助功能,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和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2)①山西省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使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②山西省持续扩大社保覆盖范围,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了公平对待每个公民确保其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③山西省发挥社会救助托底保障作用,保障困难人员基本生活,坚持了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23.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费能力。②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缩小收入差距,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释放消费潜力。③完善和充实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预期,妥善处理居民的养老、医疗等问题,解决民众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
24.新规扩大社保福利覆盖面有助于平等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加快构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新规调整社保缴费标准,同时严格社会保险费征收,有助于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社保工作;
有助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助于增进人民福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风险分担、责任共担、社会互助共济,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