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地球的宇宙环境 年级 七年级
课程标准 1.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3.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 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4.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成就。
教学目标 1.运用教材,能够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能够用具体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区域认知) 2.结合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归纳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有哪些。(综合思维) 3.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程和我国航空事业的成就,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1.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和位置。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地球的位置》 观看视频,感受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通过视频更加生动直观的展现地球的位置,激起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之心。
新 课 讲 授 一、地球在宇宙中 教师:幻灯片展示夏天晴朗的夜晚的星空图片。 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宇宙?“宇”指无限空间, “宙”指无限时间。宇宙是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 2.宇宙很大,地球在哪儿? 太阳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着它运行,组成太阳系。 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活动: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1.读图表,比较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距日距离和表面平均温度,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条件。 2.比较地球与金星、火星、水星以及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体积,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观察图片并思考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回答:地球与太阳距离不远不近,地球获得的热量较为适中。金星表面温度过高,火星表面温度过低,都不适宜人类生存。 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适当的去延伸教材中尚未体现的知识,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同时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也更加的扎实。 通过提出问题慢慢深入的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讨论和解决的问题过程中自主的思考与理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于图表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人类的太空探索 教师: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一直在尝试探索太空的奥秘。 展示图片,讲述人类的太空探索历程。 1957年人类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探索的新纪元。在1961年,苏联“东方一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1977年,美国“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1990年,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1997年,美国“旅居者号”火星车登陆火星。2010年,国际空间站正式建成。 结合生活知识和课本资料回答:航天员在月球上面临哪些困难? 视频讲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程。 学生回答: 低重力对身体的影响。 大气稀薄,太空辐射强,易对航天员的身体造成辐射伤害。 3.剧烈的温度变化,以及没有水、氧气、食物、能源等。 通过视频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告诉同学们在一段段视频中不仅要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更要理解在祖国欣欣向荣的背后是无数的前辈们在默默地付出与牺牲,所以我们要珍惜在明亮整洁的教室里学习的机会,“我辈代有人才出,引领风骚数百年”,各位同学且行且珍惜!
课堂小结 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建立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最后师生在学生构图的基础上修改完整。 先细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再听老师总结。 让学生既对整节课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课后作业 我们生活的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却有着多重的神秘面纱,数千年以来,无数的人类为了揭开这层神秘面纱前赴后继,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科学的长足发展是我们探索宇宙的源源动力。课下请同学们针对我国太空探索的某一方面进行资料搜集,将其阶段性成就整理出来。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航天事业,增强太空探索的育人价值。
板书设计 地球在宇宙中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人类的太空探索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上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探索欲,由浅入深,用航空发展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的大致情况,为以后更系统的学习先打好基础。地理这门学科不仅仅是宇宙宏观、人文地貌,更是数千年来人们对于未知事物探索的过程浓缩。我希望我们的同学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不要只是记住书本的文字、震撼的视频,更要对我们生活的地球心怀敬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