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1.(2024四下·洪洞期末)小明要研究不同温度下水的变化,下列测量水温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2.(2024四下·洪洞期末)冰融化过程中,温度(  )。
A.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3.(2024四下·洪洞期末)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因为,水结成冰后体积(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2024四下·洪洞期末)铁轨间留有一定空隙,是为了(  )。
A.减轻铁轨重量
B.降低火车经过铁轨发出的噪声
C.防止因热胀冷缩引起对铁轨的破坏
5.(2024四下·洪洞期末)月球围绕行星运行,它这样的天体被称为(  )。
A.恒星 B.卫星 C.流星
6.(2024四下·洪洞期末)小明和同学要测量太阳高度角,一定用到下列哪种器材?(  )
A.手电筒 B.直尺 C.量角器
7.(2024四下·洪洞期末)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
A.长→短 B.长→短→长 C.短→长→短
8.(2024四下·洪洞期末)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9.(2024四下·洪洞期末)日晷是记录 (  )的工具。
A.温度 B.时间 C.长度
10.(2024四下·洪洞期末) (  )类是动物界种类最多的动物。
A.昆虫 B.鸟类 C.哺乳
11.(2024四下·洪洞期末)小明给蚕蛾喂桑叶,结果蚕蛾一卢都没有吃,这是因为(  )。
A.蚕蛾眠了。
B.蚕蛾不喜欢吃桑叶。
C.蚕蛾不吃食物。
12.(2024四下·洪洞期末)一只蚂蚁找到食物后,会通过 (  )告诉同伴,
A.眼睛 B.嘴巴 C.触角
13.(2024四下·洪洞期末)下列三种动物的繁殖方式中,有一种与其他两种不同 (  )
A.鱼 B.猫 C.鸟
14.(2024四下·洪洞期末)培育红薯苗时是用 (  )来繁殖的。
A.茎 B.种子 C.根
15.(2024四下·洪洞期末)下列不属于巢穴对动物的作用的是 (  )。
A.休息,抵御天敌 B.提供食物 C.保暖
16.(2024四下·洪洞期末)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气体没有。
17.(2024四下·洪洞期末)早晨树叶上的露珠和冬季说话时嘴周围的“哈气”,都是凝结现象。
18.(2024四下·洪洞期末) 为了节约用料,架设电线时,可以拉的紧绷一些。 (  )
19.(2024四下·洪洞期末) 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代表的是海洋。 (  )
20.(2024四下·洪洞期末)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 (  )
21.(2024四下·洪洞期末)月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
22.(2024四下·洪洞期末) 七星瓢虫是甲虫,不是昆虫。 (  )
23.(2024四下·洪洞期末)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
24.(2024四下·洪洞期末) 植物只能用根、茎、叶来繁殖。 (  )
25.(2024四下·洪洞期末) 所有的鸡卵都能孵出小鸡。 (  )
26.(2024四下·洪洞期末) 卵生动物的繁殖方式是直接生下幼崽,用母体乳汁喂养后代。(  )
27.(2024四下·洪洞期末) 人类的繁衍方式是胎生。 (  )
28.(2024四下·洪洞期末)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无关。
29.(2024四下·洪洞期末) 蚂蚁搬家是蚂蚁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方式。 (  )
30.(2024四下·洪洞期末) 哥白尼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
31.(2024四下·洪洞期末)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自身的特点相适应,请选择下面几种植物播种子的方式
蒲公英 (    ) 凤仙花(    ) 鹦樱桃 (    ) 椰 子 (    )
A.弹力传播 B.风力传播 C.水力传播 D.动物传播
32.(2024四下·洪洞期末)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下列动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
蛇 (    ) 燕 子(    ) 麻 雀 (    ) 松鼠 (    ) 银杏树 (    ) 猴面包树 (    )
A.迁徙到气候温暖、食物丰富的地方 B.增加毛量和脂肪抵御寒冷 C.储存食物过冬 D.冬眠,度过缺少食物的冬季 E.树干储存水分,叶子稀少,度过旱季 F.通过落叶,减少热量流失和保存水分,度过冬季
33.(2024四下·洪洞期末)如图所示.该实验装置是用来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在沸腾时的温度变化。
(1)本实验中,是用   来给水加热,用   来测量水温。(填仪器名称)
(2)从图中可以读出此时的水温是   ℃,水   (选填“开始”或“没有开始”)沸腾,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3)当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   ,水温将今   (选填“下降” “不变”或“上升”)。
(4)当水沸腾时,若在烧杯口套上一个被挤瘪的塑料袋,则塑料袋会   ,因为水变成   时,体积会      (选填“变小” “不变”或“变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水面,读数时视线要平视。
2.【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考查冰融化时的温度变化,温度一直保持在0摄氏度。
3.【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为冰是从液态变为固态,体积是增加的,所以冬天水缸容易产生裂纹。
4.【答案】C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考查固体的热胀冷缩,铁轨间留有一定的空隙是防止温度高时铁轨膨胀导致铁轨被破坏。
5.【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星,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行运行的星叫做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卫星。
6.【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测量太阳高度角,一定要用到的是量角器。
7.【答案】B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中,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影子的长度较长;随着太阳的升高,影子逐渐变短;到了午后,影子又开始变长。这个过程反映了影子的长度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从长到短,再到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8.【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在一个月的周期内有不同的变化,所以月相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9.【答案】B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作为一种古老的计时工具,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量时刻。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面是倾斜的,晷针朝北,并且晷针和晷面是垂直的。日晷是人类计时的重大发明,被沿用了几千年。因此,日晷的主要功能是记录时间,而不是温度或长度 。
10.【答案】A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种类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的2/3。昆虫的数量和多样性使其成为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与其他选项相比,昆虫的数量和种类远远超过鸟类和哺乳动物。
11.【答案】C
【知识点】蚕蛾;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的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蚕蛾)、蚕蛾,作为成虫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交配和产卵,而不是进食。
12.【答案】C
【知识点】蚂蚁
【解析】【分析】 蚂蚁的头上的一对触角是感觉器官,也是十分灵敏的嗅觉器官,能分辨各种气味,蚂蚁的触角也能传递信息的。一只蚂蚁找到食物后,会通过触角告诉同伴。
13.【答案】B
【知识点】卵生;胎生
【解析】【分析】鱼是卵生动物,鸟也是卵生动物,猫是胎生动物。
14.【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红薯通过其根来进行繁殖,这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繁殖方式。除了种子繁殖,植物还可以通过营养器官如根、茎、叶来进行繁殖。红薯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它利用根来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是通过将红薯的根部分种植在土壤中来完成的。
15.【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巢穴
【解析】【分析】动物的巢穴是它们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一种庇护所,主要用来躲避敌害、睡觉休息、繁殖后代、御寒取暖等。巢穴的用途大体相同,但形式多样,无论是精致还是简单,它们都是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而建立的重要场所。然而,巢穴的主要功能并不包括提供食物。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气体的变化最明显,液体次之,固体的变化最小。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早晨形成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冬天人在户外不断呼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架设电线时,电线不宜拉得过紧,因为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夏天拉电线时,应该注意多预留一些电线,不要拉得太直,以防止冬天冷缩时电线过紧导致断裂。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蓝色被用来表示海洋,而其他颜色则代表不同的地理特征。具体来说,绿色通常代表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位于太阳系中心,是太阳系中唯一发光发热的天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位于太阳系的内侧,距离太阳大约1.5亿千米。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目前人类唯一一个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七星瓢虫是瓢虫科中常见的益虫种类,虫在昆虫学上属于鞘翅目瓢虫科,而瓢虫科从属于鞘翅目;七星瓢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蚕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 根据对植物多种繁殖方式的认识,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是营养繁殖。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
【解析】【分析】 并不是每个鸟卵都能孵化出小鸟.要想孵化出小鸟,鸟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鸟卵是受精的卵;具备鸟卵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 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胎生动物是指动物的受精卵在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的过程叫胎生。由卵孵化而来:鲫鱼、鸡、蝗虫、青蛙,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用母体乳汁喂养后代:猫、猪、狗。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胎生
【解析】【分析】 直接生下胎儿的方式叫胎生。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胎生。题干正确。
28.【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一生
【解析】【解答】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分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9.【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蚂蚁搬家的行为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对湿度、气压和光线等环境因素的感知。蚂蚁对湿度的敏感程度非常高,能够感知到空气中水分的微小变化。当空气中水分增加时,蚂蚁会感觉到不适,因为这会影响它们的呼吸和代谢。
30.【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哥白尼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最为人知的是提出了“日心说”,这一理论挑战了当时地心说的主流观点,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而“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他在研究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相似,从而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认为泛大陆在历史上曾是一个整体,后因地壳运动而分裂成现在的各大洲 。
31.【答案】B;A;D;C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不同的种子外形特点不同,蒲公英通过风力传播,凤仙花通过弹力传播,樱桃通过动物传播,椰子通过流水传播。
32.【答案】D;A;B;C;F;E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植物的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 蛇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是冬眠。 燕子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是迁徙。 麻雀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是换毛。 松鼠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也是换毛。银杏树是通过落叶,减少热量流失和保存水分,度过冬季。猴面包树树干储存水分,叶子稀少,度过旱季。
33.【答案】(1)酒精灯;温度计
(2)96;没有;100
(3)气泡;不变
(4)鼓起来;水蒸气;变大;变大
【知识点】温度计;酒精灯的使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1)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中,是用酒精灯来给水加热,用水温计来测量水温。
(2)从图中水温计的示数可以读出,该水温计的最小刻度是1℃,此时的水温是96℃,水没有开始沸腾,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3)当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水温将今不变。
(4)当水沸腾时,若在烧杯口套上一个被挤瘪的塑料袋,则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会变大。
1 / 1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1.(2024四下·洪洞期末)小明要研究不同温度下水的变化,下列测量水温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水面,读数时视线要平视。
2.(2024四下·洪洞期末)冰融化过程中,温度(  )。
A.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考查冰融化时的温度变化,温度一直保持在0摄氏度。
3.(2024四下·洪洞期末)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因为,水结成冰后体积(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为冰是从液态变为固态,体积是增加的,所以冬天水缸容易产生裂纹。
4.(2024四下·洪洞期末)铁轨间留有一定空隙,是为了(  )。
A.减轻铁轨重量
B.降低火车经过铁轨发出的噪声
C.防止因热胀冷缩引起对铁轨的破坏
【答案】C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考查固体的热胀冷缩,铁轨间留有一定的空隙是防止温度高时铁轨膨胀导致铁轨被破坏。
5.(2024四下·洪洞期末)月球围绕行星运行,它这样的天体被称为(  )。
A.恒星 B.卫星 C.流星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星,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行运行的星叫做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卫星。
6.(2024四下·洪洞期末)小明和同学要测量太阳高度角,一定用到下列哪种器材?(  )
A.手电筒 B.直尺 C.量角器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测量太阳高度角,一定要用到的是量角器。
7.(2024四下·洪洞期末)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
A.长→短 B.长→短→长 C.短→长→短
【答案】B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中,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影子的长度较长;随着太阳的升高,影子逐渐变短;到了午后,影子又开始变长。这个过程反映了影子的长度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从长到短,再到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8.(2024四下·洪洞期末)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在一个月的周期内有不同的变化,所以月相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9.(2024四下·洪洞期末)日晷是记录 (  )的工具。
A.温度 B.时间 C.长度
【答案】B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作为一种古老的计时工具,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量时刻。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面是倾斜的,晷针朝北,并且晷针和晷面是垂直的。日晷是人类计时的重大发明,被沿用了几千年。因此,日晷的主要功能是记录时间,而不是温度或长度 。
10.(2024四下·洪洞期末) (  )类是动物界种类最多的动物。
A.昆虫 B.鸟类 C.哺乳
【答案】A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种类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的2/3。昆虫的数量和多样性使其成为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与其他选项相比,昆虫的数量和种类远远超过鸟类和哺乳动物。
11.(2024四下·洪洞期末)小明给蚕蛾喂桑叶,结果蚕蛾一卢都没有吃,这是因为(  )。
A.蚕蛾眠了。
B.蚕蛾不喜欢吃桑叶。
C.蚕蛾不吃食物。
【答案】C
【知识点】蚕蛾;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的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蚕蛾)、蚕蛾,作为成虫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交配和产卵,而不是进食。
12.(2024四下·洪洞期末)一只蚂蚁找到食物后,会通过 (  )告诉同伴,
A.眼睛 B.嘴巴 C.触角
【答案】C
【知识点】蚂蚁
【解析】【分析】 蚂蚁的头上的一对触角是感觉器官,也是十分灵敏的嗅觉器官,能分辨各种气味,蚂蚁的触角也能传递信息的。一只蚂蚁找到食物后,会通过触角告诉同伴。
13.(2024四下·洪洞期末)下列三种动物的繁殖方式中,有一种与其他两种不同 (  )
A.鱼 B.猫 C.鸟
【答案】B
【知识点】卵生;胎生
【解析】【分析】鱼是卵生动物,鸟也是卵生动物,猫是胎生动物。
14.(2024四下·洪洞期末)培育红薯苗时是用 (  )来繁殖的。
A.茎 B.种子 C.根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红薯通过其根来进行繁殖,这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繁殖方式。除了种子繁殖,植物还可以通过营养器官如根、茎、叶来进行繁殖。红薯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它利用根来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是通过将红薯的根部分种植在土壤中来完成的。
15.(2024四下·洪洞期末)下列不属于巢穴对动物的作用的是 (  )。
A.休息,抵御天敌 B.提供食物 C.保暖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巢穴
【解析】【分析】动物的巢穴是它们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一种庇护所,主要用来躲避敌害、睡觉休息、繁殖后代、御寒取暖等。巢穴的用途大体相同,但形式多样,无论是精致还是简单,它们都是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而建立的重要场所。然而,巢穴的主要功能并不包括提供食物。
16.(2024四下·洪洞期末)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气体没有。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气体的变化最明显,液体次之,固体的变化最小。
17.(2024四下·洪洞期末)早晨树叶上的露珠和冬季说话时嘴周围的“哈气”,都是凝结现象。
【答案】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早晨形成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冬天人在户外不断呼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18.(2024四下·洪洞期末) 为了节约用料,架设电线时,可以拉的紧绷一些。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架设电线时,电线不宜拉得过紧,因为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夏天拉电线时,应该注意多预留一些电线,不要拉得太直,以防止冬天冷缩时电线过紧导致断裂。
19.(2024四下·洪洞期末) 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代表的是海洋。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蓝色被用来表示海洋,而其他颜色则代表不同的地理特征。具体来说,绿色通常代表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
20.(2024四下·洪洞期末)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位于太阳系中心,是太阳系中唯一发光发热的天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位于太阳系的内侧,距离太阳大约1.5亿千米。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21.(2024四下·洪洞期末)月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目前人类唯一一个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22.(2024四下·洪洞期末) 七星瓢虫是甲虫,不是昆虫。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七星瓢虫是瓢虫科中常见的益虫种类,虫在昆虫学上属于鞘翅目瓢虫科,而瓢虫科从属于鞘翅目;七星瓢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
23.(2024四下·洪洞期末)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蚕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24.(2024四下·洪洞期末) 植物只能用根、茎、叶来繁殖。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 根据对植物多种繁殖方式的认识,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是营养繁殖。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
25.(2024四下·洪洞期末) 所有的鸡卵都能孵出小鸡。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
【解析】【分析】 并不是每个鸟卵都能孵化出小鸟.要想孵化出小鸟,鸟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鸟卵是受精的卵;具备鸟卵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
26.(2024四下·洪洞期末) 卵生动物的繁殖方式是直接生下幼崽,用母体乳汁喂养后代。(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 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胎生动物是指动物的受精卵在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的过程叫胎生。由卵孵化而来:鲫鱼、鸡、蝗虫、青蛙,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用母体乳汁喂养后代:猫、猪、狗。
27.(2024四下·洪洞期末) 人类的繁衍方式是胎生。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胎生
【解析】【分析】 直接生下胎儿的方式叫胎生。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胎生。题干正确。
28.(2024四下·洪洞期末)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无关。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一生
【解析】【解答】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分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9.(2024四下·洪洞期末) 蚂蚁搬家是蚂蚁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方式。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蚂蚁搬家的行为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对湿度、气压和光线等环境因素的感知。蚂蚁对湿度的敏感程度非常高,能够感知到空气中水分的微小变化。当空气中水分增加时,蚂蚁会感觉到不适,因为这会影响它们的呼吸和代谢。
30.(2024四下·洪洞期末) 哥白尼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哥白尼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最为人知的是提出了“日心说”,这一理论挑战了当时地心说的主流观点,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而“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他在研究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相似,从而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认为泛大陆在历史上曾是一个整体,后因地壳运动而分裂成现在的各大洲 。
31.(2024四下·洪洞期末)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自身的特点相适应,请选择下面几种植物播种子的方式
蒲公英 (    ) 凤仙花(    ) 鹦樱桃 (    ) 椰 子 (    )
A.弹力传播 B.风力传播 C.水力传播 D.动物传播
【答案】B;A;D;C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不同的种子外形特点不同,蒲公英通过风力传播,凤仙花通过弹力传播,樱桃通过动物传播,椰子通过流水传播。
32.(2024四下·洪洞期末)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下列动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
蛇 (    ) 燕 子(    ) 麻 雀 (    ) 松鼠 (    ) 银杏树 (    ) 猴面包树 (    )
A.迁徙到气候温暖、食物丰富的地方 B.增加毛量和脂肪抵御寒冷 C.储存食物过冬 D.冬眠,度过缺少食物的冬季 E.树干储存水分,叶子稀少,度过旱季 F.通过落叶,减少热量流失和保存水分,度过冬季
【答案】D;A;B;C;F;E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植物的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 蛇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是冬眠。 燕子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是迁徙。 麻雀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是换毛。 松鼠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也是换毛。银杏树是通过落叶,减少热量流失和保存水分,度过冬季。猴面包树树干储存水分,叶子稀少,度过旱季。
33.(2024四下·洪洞期末)如图所示.该实验装置是用来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在沸腾时的温度变化。
(1)本实验中,是用   来给水加热,用   来测量水温。(填仪器名称)
(2)从图中可以读出此时的水温是   ℃,水   (选填“开始”或“没有开始”)沸腾,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3)当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   ,水温将今   (选填“下降” “不变”或“上升”)。
(4)当水沸腾时,若在烧杯口套上一个被挤瘪的塑料袋,则塑料袋会   ,因为水变成   时,体积会      (选填“变小” “不变”或“变大”)。
【答案】(1)酒精灯;温度计
(2)96;没有;100
(3)气泡;不变
(4)鼓起来;水蒸气;变大;变大
【知识点】温度计;酒精灯的使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1)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中,是用酒精灯来给水加热,用水温计来测量水温。
(2)从图中水温计的示数可以读出,该水温计的最小刻度是1℃,此时的水温是96℃,水没有开始沸腾,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3)当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水温将今不变。
(4)当水沸腾时,若在烧杯口套上一个被挤瘪的塑料袋,则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会变大。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