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测评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测评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测评科学试题
1.(2024六下·樊城期末)能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飞行器是人类飞向天空、探索宇宙的主要运载工具。在航天科技领域,“天”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与“太空”概念相当。“空”指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层空间。能够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能够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宇宙空间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故题目说法错误。
2.(2024六下·樊城期末)人们改进观测技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解答】经过人们对观测技术的该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远,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观测技术的发明与改进,将人类带入探索宇宙的世界,并且发现了宇宙中越来越多的奥秘。
3.(2024六下·樊城期末)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浑天仪。(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公元132年,我国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最早的地震仪,称为候风地动仪。它全部用精铜铸成,外形很像一只带盖的凸肚茶杯,中间的椭圆形球表面铸着八条龙,龙头对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公元138年,我国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多年。
4.(2024六下·樊城期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水火箭的水量越少,火箭飞得越高。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水火箭
【解析】【分析】水火箭制作原理: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火箭是利用压缩空气与水的作用内与反作用力,当水被向后喷出时,瓶及瓶内的空气就受力向前冲。水火箭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升空的。同一个水火箭,在瓶中的装水量大约三分之一时发射飞得最远,最高。
5.(2024六下·樊城期末)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宇宙中的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静止的物体。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从地球上看,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都是不断变化的。故题目说法正确。
6.(2024六下·樊城期末)下面可以被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湿地 B.一群羊 C.一缕阳光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可以被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一片湿地。
7.(2024六下·樊城期末)关于地球内部的表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内部如同一个煮熟的鸡蛋
B.地球内部结构中温度最高的是地核
C.地球内部结构中最外层是地幔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慢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慢,外层是地壳。
A、地球内部如同一个煮熟的鸡蛋,则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球的地幔,蛋黄相当于地球的地核。选项观点正确;
B、地球内部从内到外分别是地核、地幔和地壳。从地核到地到地壳,温度递增,所以温度最高的是地核。选项观点正确。
C、从地球的表面到地球核心,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内部结构中最外层是地壳,中间是地幔,地球的最内层是地核。选项观点错误。
8.(2024六下·樊城期末)关于地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震爆发只能造成破坏,没有任何好处
B.若感觉发生了地震,应该尽快撤离到开阔地带
C.地震发生后居住在高层楼房的人应尽快乘坐电梯逃生
【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要学会地震时保护自己的方法。
A、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場和损坏人员伤亡、大量财产损失,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地裂、水灾、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地震在危害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许多益处,如地震会把地下的矿物带到地表,地震造就了无数奇山异水等。A的说法错误。
B、若感觉发生了地震,应该尽快撤离到开阔地带。B的说法正确。
地震发生后乘坐电梯逃生,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C的说法错误。
9.(2024六下·樊城期末)月食发生时,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位置关系为(  )。
A.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C.太阳在地球和月球之间
【答案】B
【知识点】月食
【解析】【分析】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而且地球、太阳、月球三个天体处在一条直线或近于一条直线的情况下,地球位于中间位置,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就发生了月食。所以当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亮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10.(2024六下·樊城期末)北斗七星是(  )的明显标志。
A.大熊座 B.小熊座 C.狮子座
【答案】A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大能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能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北斗七星是大能星座的明显标志。
11.(2024六下·樊城期末)目前我们观测到的宇宙是由(  )等组成的。
A.太阳系和银河系 B.太阳系和河外星系 C.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答案】C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总星系,总星系包含了河外星系和银河系,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星系,所占空间比银河系大很多,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太阳所占空间比地月系大,选项的天体系统。层次最小的是太阳系,故C正确,AB错误。
12.(2024六下·樊城期末)关于制作水火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调查、查资料、听讲座等方式了解有关火箭的知识
B.水火箭和真正的火箭升空原理一样,都是利用了反冲力
C.制作水火箭的第一步是测试
【答案】C
【知识点】制作水火箭
【解析】【分析】水火箭是利用压缩空气与水的作用与反作用力,当水被向后喷出时,瓶及瓶内的空气就受力向前冲,水火箭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升空的。
A、制作水火箭可以通过调查、查资料、听讲座等方式了解有关火箭的知识。A的说法正确。
B、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水火箭和真正的火箭升空原理一样,都是利用了反冲力。B的说法正确。
C、制作水火箭的第一步是准备材料。C的说法错误。
13.(2024六下·樊城期末)朱晓哲准备去发射自己制作的水火箭,下列场所中最合适的是(  )。
A.放学后无人的教室里
B.车来车往的马路上
C.空旷无人的操场上
【答案】C
【知识点】制作水火箭
【解析】【分析】水火箭是一个利用质量比和气压作用而设计的器具。水火箭能发射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水火箭尾部喷出大量的水,推动火能向上,类似于气球里的气体喷出,利用的原理是反冲力原理。萌小牛准备去发射自己制作的水火箭,最合适的场所是发射水火箭需要较大的空间,所以应该选择空旷无人的操场上。
14.(2024六下·樊城期末)关于人造卫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造卫星是飞行器的一种
B.人造卫星围绕太阳运转
C.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答案】B
【知识点】人造卫星
【解析】【分析】飞行器是人类飞向天空、探索宇宙的主要运载工具。在大气层外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主要包括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深空探测器、运载火箭、导弹等。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A.飞行器是人类飞向天空、探索宇宙的主要运载工具,人造卫星属于飞行器的一种,故A正确;
B.人造卫星是围绕地球运转,而不是围绕太阳运转,故B错误;
C.到目前为止,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故C正确。
15.(2024六下·樊城期末)关于火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最早利用火箭技术的国家
B.火箭是人造卫星进入太空的主要运载工具
C.火箭只能在地球大气层外飞行
【答案】C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人们用煤油或液态气作为火能的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力,将各种卫星、载人太空舱或太空探测器发射到太空中。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为叫反冲力。
A.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故A正确;
B.火箭发射运用了反冲力原理,运载火箭是人造卫星进入太空的主要运载工具,故B正确;
C.火箭的动力来自于反冲力,火箭不仅可以在太空中飞行,也能在大气层中飞行,故C错误。
16.(2024六下·樊城期末)人们效仿(  )翅膀,在机翼的前端、末端增加配座,解决了飞机的震颤问题。
A.蜻蜓 B.蝙蝠 C.猫头鹰
【答案】A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科学。人类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结构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如:人们效仿蜻蜓翅膀,在机翼的前端、未端增加配座,解决了飞机的震颤问题。
17.(2024六下·樊城期末)A.卫星 B.行星 C.一个月 D.一年 E.公转 F.自转
在宇宙中,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   ,月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转,运转一周是   ;月球同时也在   。地球是太阳的   ,它在不停   的同时,还带着月球一起围绕着太阳    ,转动一周是    。
【答案】A;C;F;B;F;E;D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太阳系
【解析】【分析】在宇宙中,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沿自西向东方向围绕地球运转一周是一个月,大约29.5天。月球同时也在自转。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由于月球围绕地球运转,我们看到的被太阳照亮的那部分月亮形状是不同的,因此,产生了 月相变化现象,地球是大阳的行星,地球自转的同时,地球还带着月球一起沿椭圆形轨道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大约365天,产生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现象。
18.(2024六下·樊城期末)环境变化:根据A栏所给的内容,从B栏中找到相应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代表这个选项的字母代号涂黑。
A B
(  )旱灾 A.大面积森林被毁,很多动物被烧死
(  )雪灾 B.很多植物枯萎,很多动物渴死
(  )森林火灾 C.城市被掩埋,造成大量动植物死亡
(  )火山喷发 D.风沙越来越大,不能适应干旱的动植物会死亡
(  )土壤沙漠化 E.动植物被雪掩埋,建筑物被压倒
【答案】B;E;A;C;D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包括洪涝、旱灾、雪灾、森林火灾、台风、土壤沙漠化、风雹、雪灾、沙尘暴、海水倒灌等,地质灾害包括火山喷发、地震等。旱灾导致很多植物枯,很多动物渴死;雪灾导致动植物被雪掩埋,建筑物被压倒;森林火灾导致大面积森林被毁,很多动物被烧死;火山喷发导致城市被掩埋,造成大量动植物死亡;土壤沙漠化导致风沙越来越大,不能适应干旱的动植物会死亡。
19.(2024六下·樊城期末)生态瓶
朱晓哲模拟湖泊的环境,制作了一个封闭的生态瓶。
(1)关于制作生态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
A.我们在池塘、河边采集水源时要注意安全
B.移动小鱼、小虾时动作要轻,避免它们受伤
C.生态瓶里的水质没有要求
(2)评价生态瓶的主要标准应该是____。
A.生态瓶维持的时间长短
B.生态瓶的美观程度
C.生态瓶中生物种类数量的多少
(3)朱晓哲利用生态瓶进行实验,将小鱼1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记录如下:
分析表中的数据,朱晓哲发现:1分钟内,小鱼在生态瓶中动物较多时浮出水面的次数相比动物较少时浮出水面的次数____。
生态瓶的情况 小鱼出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动物较少时 1 2 1
动物较多时 5 6 6
A.有所增加 B.有所减少 C.没有什么差别
(4)如果将生态瓶中水草数量增加一倍,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____。
A.有所增加 B.有所减少 C.没有什么差别
(5)朱晓哲制作的生态瓶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请你提出改进的措施。
【答案】(1)C
(2)A
(3)A
(4)B
(5)生态瓶放在黑暗的环境是不合理的;生态瓶应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周围环境通风。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态瓶的应用
【解析】【分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绿名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氢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生态缸中的水草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小鱼提供食物和氧气。
(1)A.我们在池塘、河边采集水时要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故A正确;B.移动小鱼、小虾时动作要轻,避免它们受伤,故B正确;C.生态瓶里的水要用河水,或者池塘水,因为自然界的水更适宜水生动物生长,更好的模拟自然环境,故C错误。
(2)评价生态瓶的设计制作的主要标准是看生态平衡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生态平衡维持稳定的时间长,说明生态瓶的设计制作就成功。生态瓶的美观程度、生态瓶中生物种类数量的多少不是评价生态瓶的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
(3)分析表中的记录的数据信息可知,生态瓶中生物较少时,一分钟时间内,小鱼出水次数只有|次或2次;生态瓶中生物较多时,一分钟时间内,小鱼出水次数是5次或6次。由此判断,1分钟内,小鱼在生态瓶中动物较多时浮出水面的次数相比动物较少时浮出水面的次数有所增加。
(4)生态瓶中,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小鱼为植物水草提供二氧化碳和养料,如果生态瓶中的水草数量增加一倍,制氧量就会增加,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可能在减少。
(5)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生态瓶应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周围环境通风,防止阳光直射,但是不能放到黑暗的环境中。
20.(2024六下·樊城期末)鼠妇的研究
陈晓泰在抓鼠妇(俗称西瓜虫)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在花坛边黑暗、潮湿的石块下可以找到鼠妇,而在明亮、干燥的地面上找不到鼠妇。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鼠妇的分布呢 为此,他进行了探究。他在一个长方形的铁盘上,布置了A、B、C三个环境区域(如图),鼠妇可在三个区域之间自由移动。然后在铁盘的中间区域放入15 只鼠妇,每隔两分钟统计一次各区域中鼠妇的数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陈晓泰在探究什么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A.时间 B.数量 C.环境
(2)这个实验属于____。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反复实验
(3)陈晓泰用了15 只鼠妇做实验,原因是____。
A.没什么原因,随便拿的
B.刚好有15 只
C.为了防止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
(4)陈晓泰在第2分钟统计数据时,发现鼠妇在三个区域都有分布,便得出结论:“该研究因素对鼠妇的生活没有影响。”你认为这个结论____。
A.科学 B.不科学 C.无法判断
(5)经过10分钟后,陈晓泰发现鼠妇全部集中在C 区域,说明____。
A.鼠妇会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
B.生活环境对鼠妇没有什么影响
C.生活环境决定鼠妇的繁殖方式
【答案】(1)C
(2)A
(3)C
(4)B
(5)A
【知识点】对比实验;设计、制作模型;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对比实验每组实验只能改变一个变量,其他条件相同。
(1)该实验装置是一个个长方形的铁盘上,布置了A、B、C三个环境区域,其中A区域明亮.C区域黑暗,B是中间区域控制的变量是光亮程度,陈晓泰在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条件往往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个实验只有光亮程度不同,属于对比实验。
(3)陈晓泰用了15只鼠妇做实验,其原因是为了防止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
(4)陈晓泰在第2分钟统计数据时,发现鼠妇在三个区域都有分布,便得出结论:“该研究因素对鼠妇的生活没有影响。”这个结论不科学,因为时间太短。
(5)经过10分钟后,陈晓泰发现鼠妇全部集中在C区域,说明鼠妇会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
21.(2024六下·樊城期末)流水的力量
朱晓哲正在一堆沙地里进行“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的研究。
(1)朱晓哲事先挖好一条河流,为了模拟自然界的河流上游,他在河床里放____比较合适。
A.小卵石 B.有棱角的大石头 C.碎石块
(2)他用洒水壶在上游上空洒水,可以看到一部分泥沙被雨水带走,这种现象称为____。
A.侵蚀 B.沉积 C.搬运
(3)他发现在“河流”的一段水流比较缓慢,沙子都沉下来了,这一现象应该发生在“河流”的____位置。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4)朱晓哲试着在沙子的上面铺了一些草皮。他发现,再次洒水时从草坡处流出的水比原来从土坡处流出的更____。
A.浑浊 B.清澈 C.没有变化
【答案】(1)B
(2)C
(3)C
(4)B
【知识点】地形、地貌;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1)流水具有搬运和侵蚀作用。受水流速度不同的影响,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B符合题意。
(2)流水作用是改变地表形态的重要力量,侵蚀高低,填平洼地,使地表趋于平坦。根据题意可知,他用洒水壶在上游上空洒水,可以看到一部分泥沙被雨水带走,这种现象称为搬运。
(3)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和下游河道比较宽阔,使其流速减慢,导致其携带的泥沙沉淀下来,经过长时间的堆积逐渐形成平原,这一现象应该发生在“河流”的下游位置。
(4)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盖、降雨量的大小等。朱晓哲试着在沙子的上面铺了一些草皮。他发现,再次洒水时从草坡处流出的水比原来从土坡处流出的更清澈。
22.(2024六下·樊城期末)根据火星资料及目前人类对火星探测的认识,你认为火星适合人类居住吗 为什么 (请最少写出2条原因)
【答案】不适合;(1)昼夜温差大;(2)无稳定液态水体;(3)大气稀薄,以二氧化碳为主,缺少氧气。
【知识点】太阳系;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火星的表面温度:-132℃~28℃,昼夜温差大,超过100℃;一天时间是24小时37分;地面状况干燥,瘠,有火山和沙漠;大气状况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缺少氧气;水缺少,但发现有地下盐水湖。根据对火星的了解,火星目前不适合人类居住。主要原因:(1)昼夜温差大;(2)无稳定液态水体;(3)大气稀薄,以二氧化碳为主,缺少氧气。
23.(2024六下·樊城期末)在适应环境变化与维持个体生存的过程中,动物逐渐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形态结构和自我保护的本领。请你说一说动物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请最少写出3 种动物)
【答案】海龟洄游产卵、大雁迁徙越冬、青蛙冬眠。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很多动物都有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洄游、迁徙、冬眠属于动物适应环境变化本领。例如,海龟洄游产卵、大雁迁徙越冬、青蛙冬眠等行为都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殊本领。
1 / 1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测评科学试题
1.(2024六下·樊城期末)能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 (  )
2.(2024六下·樊城期末)人们改进观测技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3.(2024六下·樊城期末)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浑天仪。(  )
4.(2024六下·樊城期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水火箭的水量越少,火箭飞得越高。 (  )
5.(2024六下·樊城期末)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  )
6.(2024六下·樊城期末)下面可以被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湿地 B.一群羊 C.一缕阳光
7.(2024六下·樊城期末)关于地球内部的表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内部如同一个煮熟的鸡蛋
B.地球内部结构中温度最高的是地核
C.地球内部结构中最外层是地幔
8.(2024六下·樊城期末)关于地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震爆发只能造成破坏,没有任何好处
B.若感觉发生了地震,应该尽快撤离到开阔地带
C.地震发生后居住在高层楼房的人应尽快乘坐电梯逃生
9.(2024六下·樊城期末)月食发生时,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位置关系为(  )。
A.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C.太阳在地球和月球之间
10.(2024六下·樊城期末)北斗七星是(  )的明显标志。
A.大熊座 B.小熊座 C.狮子座
11.(2024六下·樊城期末)目前我们观测到的宇宙是由(  )等组成的。
A.太阳系和银河系 B.太阳系和河外星系 C.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12.(2024六下·樊城期末)关于制作水火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调查、查资料、听讲座等方式了解有关火箭的知识
B.水火箭和真正的火箭升空原理一样,都是利用了反冲力
C.制作水火箭的第一步是测试
13.(2024六下·樊城期末)朱晓哲准备去发射自己制作的水火箭,下列场所中最合适的是(  )。
A.放学后无人的教室里
B.车来车往的马路上
C.空旷无人的操场上
14.(2024六下·樊城期末)关于人造卫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造卫星是飞行器的一种
B.人造卫星围绕太阳运转
C.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15.(2024六下·樊城期末)关于火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最早利用火箭技术的国家
B.火箭是人造卫星进入太空的主要运载工具
C.火箭只能在地球大气层外飞行
16.(2024六下·樊城期末)人们效仿(  )翅膀,在机翼的前端、末端增加配座,解决了飞机的震颤问题。
A.蜻蜓 B.蝙蝠 C.猫头鹰
17.(2024六下·樊城期末)A.卫星 B.行星 C.一个月 D.一年 E.公转 F.自转
在宇宙中,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   ,月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转,运转一周是   ;月球同时也在   。地球是太阳的   ,它在不停   的同时,还带着月球一起围绕着太阳    ,转动一周是    。
18.(2024六下·樊城期末)环境变化:根据A栏所给的内容,从B栏中找到相应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代表这个选项的字母代号涂黑。
A B
(  )旱灾 A.大面积森林被毁,很多动物被烧死
(  )雪灾 B.很多植物枯萎,很多动物渴死
(  )森林火灾 C.城市被掩埋,造成大量动植物死亡
(  )火山喷发 D.风沙越来越大,不能适应干旱的动植物会死亡
(  )土壤沙漠化 E.动植物被雪掩埋,建筑物被压倒
19.(2024六下·樊城期末)生态瓶
朱晓哲模拟湖泊的环境,制作了一个封闭的生态瓶。
(1)关于制作生态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
A.我们在池塘、河边采集水源时要注意安全
B.移动小鱼、小虾时动作要轻,避免它们受伤
C.生态瓶里的水质没有要求
(2)评价生态瓶的主要标准应该是____。
A.生态瓶维持的时间长短
B.生态瓶的美观程度
C.生态瓶中生物种类数量的多少
(3)朱晓哲利用生态瓶进行实验,将小鱼1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记录如下:
分析表中的数据,朱晓哲发现:1分钟内,小鱼在生态瓶中动物较多时浮出水面的次数相比动物较少时浮出水面的次数____。
生态瓶的情况 小鱼出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动物较少时 1 2 1
动物较多时 5 6 6
A.有所增加 B.有所减少 C.没有什么差别
(4)如果将生态瓶中水草数量增加一倍,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____。
A.有所增加 B.有所减少 C.没有什么差别
(5)朱晓哲制作的生态瓶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请你提出改进的措施。
20.(2024六下·樊城期末)鼠妇的研究
陈晓泰在抓鼠妇(俗称西瓜虫)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在花坛边黑暗、潮湿的石块下可以找到鼠妇,而在明亮、干燥的地面上找不到鼠妇。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鼠妇的分布呢 为此,他进行了探究。他在一个长方形的铁盘上,布置了A、B、C三个环境区域(如图),鼠妇可在三个区域之间自由移动。然后在铁盘的中间区域放入15 只鼠妇,每隔两分钟统计一次各区域中鼠妇的数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陈晓泰在探究什么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A.时间 B.数量 C.环境
(2)这个实验属于____。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反复实验
(3)陈晓泰用了15 只鼠妇做实验,原因是____。
A.没什么原因,随便拿的
B.刚好有15 只
C.为了防止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
(4)陈晓泰在第2分钟统计数据时,发现鼠妇在三个区域都有分布,便得出结论:“该研究因素对鼠妇的生活没有影响。”你认为这个结论____。
A.科学 B.不科学 C.无法判断
(5)经过10分钟后,陈晓泰发现鼠妇全部集中在C 区域,说明____。
A.鼠妇会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
B.生活环境对鼠妇没有什么影响
C.生活环境决定鼠妇的繁殖方式
21.(2024六下·樊城期末)流水的力量
朱晓哲正在一堆沙地里进行“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的研究。
(1)朱晓哲事先挖好一条河流,为了模拟自然界的河流上游,他在河床里放____比较合适。
A.小卵石 B.有棱角的大石头 C.碎石块
(2)他用洒水壶在上游上空洒水,可以看到一部分泥沙被雨水带走,这种现象称为____。
A.侵蚀 B.沉积 C.搬运
(3)他发现在“河流”的一段水流比较缓慢,沙子都沉下来了,这一现象应该发生在“河流”的____位置。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4)朱晓哲试着在沙子的上面铺了一些草皮。他发现,再次洒水时从草坡处流出的水比原来从土坡处流出的更____。
A.浑浊 B.清澈 C.没有变化
22.(2024六下·樊城期末)根据火星资料及目前人类对火星探测的认识,你认为火星适合人类居住吗 为什么 (请最少写出2条原因)
23.(2024六下·樊城期末)在适应环境变化与维持个体生存的过程中,动物逐渐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形态结构和自我保护的本领。请你说一说动物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请最少写出3 种动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飞行器是人类飞向天空、探索宇宙的主要运载工具。在航天科技领域,“天”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与“太空”概念相当。“空”指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层空间。能够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能够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宇宙空间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故题目说法错误。
2.【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解答】经过人们对观测技术的该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远,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观测技术的发明与改进,将人类带入探索宇宙的世界,并且发现了宇宙中越来越多的奥秘。
3.【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公元132年,我国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最早的地震仪,称为候风地动仪。它全部用精铜铸成,外形很像一只带盖的凸肚茶杯,中间的椭圆形球表面铸着八条龙,龙头对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公元138年,我国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多年。
4.【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水火箭
【解析】【分析】水火箭制作原理: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火箭是利用压缩空气与水的作用内与反作用力,当水被向后喷出时,瓶及瓶内的空气就受力向前冲。水火箭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升空的。同一个水火箭,在瓶中的装水量大约三分之一时发射飞得最远,最高。
5.【答案】正确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宇宙中的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静止的物体。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从地球上看,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都是不断变化的。故题目说法正确。
6.【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可以被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一片湿地。
7.【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慢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慢,外层是地壳。
A、地球内部如同一个煮熟的鸡蛋,则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球的地幔,蛋黄相当于地球的地核。选项观点正确;
B、地球内部从内到外分别是地核、地幔和地壳。从地核到地到地壳,温度递增,所以温度最高的是地核。选项观点正确。
C、从地球的表面到地球核心,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内部结构中最外层是地壳,中间是地幔,地球的最内层是地核。选项观点错误。
8.【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要学会地震时保护自己的方法。
A、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場和损坏人员伤亡、大量财产损失,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地裂、水灾、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地震在危害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许多益处,如地震会把地下的矿物带到地表,地震造就了无数奇山异水等。A的说法错误。
B、若感觉发生了地震,应该尽快撤离到开阔地带。B的说法正确。
地震发生后乘坐电梯逃生,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C的说法错误。
9.【答案】B
【知识点】月食
【解析】【分析】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而且地球、太阳、月球三个天体处在一条直线或近于一条直线的情况下,地球位于中间位置,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就发生了月食。所以当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亮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10.【答案】A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大能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能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北斗七星是大能星座的明显标志。
11.【答案】C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总星系,总星系包含了河外星系和银河系,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星系,所占空间比银河系大很多,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太阳所占空间比地月系大,选项的天体系统。层次最小的是太阳系,故C正确,AB错误。
12.【答案】C
【知识点】制作水火箭
【解析】【分析】水火箭是利用压缩空气与水的作用与反作用力,当水被向后喷出时,瓶及瓶内的空气就受力向前冲,水火箭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升空的。
A、制作水火箭可以通过调查、查资料、听讲座等方式了解有关火箭的知识。A的说法正确。
B、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水火箭和真正的火箭升空原理一样,都是利用了反冲力。B的说法正确。
C、制作水火箭的第一步是准备材料。C的说法错误。
13.【答案】C
【知识点】制作水火箭
【解析】【分析】水火箭是一个利用质量比和气压作用而设计的器具。水火箭能发射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水火箭尾部喷出大量的水,推动火能向上,类似于气球里的气体喷出,利用的原理是反冲力原理。萌小牛准备去发射自己制作的水火箭,最合适的场所是发射水火箭需要较大的空间,所以应该选择空旷无人的操场上。
14.【答案】B
【知识点】人造卫星
【解析】【分析】飞行器是人类飞向天空、探索宇宙的主要运载工具。在大气层外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主要包括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深空探测器、运载火箭、导弹等。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A.飞行器是人类飞向天空、探索宇宙的主要运载工具,人造卫星属于飞行器的一种,故A正确;
B.人造卫星是围绕地球运转,而不是围绕太阳运转,故B错误;
C.到目前为止,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故C正确。
15.【答案】C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人们用煤油或液态气作为火能的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力,将各种卫星、载人太空舱或太空探测器发射到太空中。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为叫反冲力。
A.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故A正确;
B.火箭发射运用了反冲力原理,运载火箭是人造卫星进入太空的主要运载工具,故B正确;
C.火箭的动力来自于反冲力,火箭不仅可以在太空中飞行,也能在大气层中飞行,故C错误。
16.【答案】A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科学。人类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结构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如:人们效仿蜻蜓翅膀,在机翼的前端、未端增加配座,解决了飞机的震颤问题。
17.【答案】A;C;F;B;F;E;D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太阳系
【解析】【分析】在宇宙中,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沿自西向东方向围绕地球运转一周是一个月,大约29.5天。月球同时也在自转。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由于月球围绕地球运转,我们看到的被太阳照亮的那部分月亮形状是不同的,因此,产生了 月相变化现象,地球是大阳的行星,地球自转的同时,地球还带着月球一起沿椭圆形轨道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大约365天,产生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现象。
18.【答案】B;E;A;C;D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包括洪涝、旱灾、雪灾、森林火灾、台风、土壤沙漠化、风雹、雪灾、沙尘暴、海水倒灌等,地质灾害包括火山喷发、地震等。旱灾导致很多植物枯,很多动物渴死;雪灾导致动植物被雪掩埋,建筑物被压倒;森林火灾导致大面积森林被毁,很多动物被烧死;火山喷发导致城市被掩埋,造成大量动植物死亡;土壤沙漠化导致风沙越来越大,不能适应干旱的动植物会死亡。
19.【答案】(1)C
(2)A
(3)A
(4)B
(5)生态瓶放在黑暗的环境是不合理的;生态瓶应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周围环境通风。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态瓶的应用
【解析】【分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绿名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氢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生态缸中的水草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小鱼提供食物和氧气。
(1)A.我们在池塘、河边采集水时要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故A正确;B.移动小鱼、小虾时动作要轻,避免它们受伤,故B正确;C.生态瓶里的水要用河水,或者池塘水,因为自然界的水更适宜水生动物生长,更好的模拟自然环境,故C错误。
(2)评价生态瓶的设计制作的主要标准是看生态平衡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生态平衡维持稳定的时间长,说明生态瓶的设计制作就成功。生态瓶的美观程度、生态瓶中生物种类数量的多少不是评价生态瓶的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
(3)分析表中的记录的数据信息可知,生态瓶中生物较少时,一分钟时间内,小鱼出水次数只有|次或2次;生态瓶中生物较多时,一分钟时间内,小鱼出水次数是5次或6次。由此判断,1分钟内,小鱼在生态瓶中动物较多时浮出水面的次数相比动物较少时浮出水面的次数有所增加。
(4)生态瓶中,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小鱼为植物水草提供二氧化碳和养料,如果生态瓶中的水草数量增加一倍,制氧量就会增加,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可能在减少。
(5)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生态瓶应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周围环境通风,防止阳光直射,但是不能放到黑暗的环境中。
20.【答案】(1)C
(2)A
(3)C
(4)B
(5)A
【知识点】对比实验;设计、制作模型;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对比实验每组实验只能改变一个变量,其他条件相同。
(1)该实验装置是一个个长方形的铁盘上,布置了A、B、C三个环境区域,其中A区域明亮.C区域黑暗,B是中间区域控制的变量是光亮程度,陈晓泰在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条件往往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个实验只有光亮程度不同,属于对比实验。
(3)陈晓泰用了15只鼠妇做实验,其原因是为了防止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
(4)陈晓泰在第2分钟统计数据时,发现鼠妇在三个区域都有分布,便得出结论:“该研究因素对鼠妇的生活没有影响。”这个结论不科学,因为时间太短。
(5)经过10分钟后,陈晓泰发现鼠妇全部集中在C区域,说明鼠妇会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
21.【答案】(1)B
(2)C
(3)C
(4)B
【知识点】地形、地貌;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1)流水具有搬运和侵蚀作用。受水流速度不同的影响,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B符合题意。
(2)流水作用是改变地表形态的重要力量,侵蚀高低,填平洼地,使地表趋于平坦。根据题意可知,他用洒水壶在上游上空洒水,可以看到一部分泥沙被雨水带走,这种现象称为搬运。
(3)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和下游河道比较宽阔,使其流速减慢,导致其携带的泥沙沉淀下来,经过长时间的堆积逐渐形成平原,这一现象应该发生在“河流”的下游位置。
(4)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盖、降雨量的大小等。朱晓哲试着在沙子的上面铺了一些草皮。他发现,再次洒水时从草坡处流出的水比原来从土坡处流出的更清澈。
22.【答案】不适合;(1)昼夜温差大;(2)无稳定液态水体;(3)大气稀薄,以二氧化碳为主,缺少氧气。
【知识点】太阳系;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火星的表面温度:-132℃~28℃,昼夜温差大,超过100℃;一天时间是24小时37分;地面状况干燥,瘠,有火山和沙漠;大气状况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缺少氧气;水缺少,但发现有地下盐水湖。根据对火星的了解,火星目前不适合人类居住。主要原因:(1)昼夜温差大;(2)无稳定液态水体;(3)大气稀薄,以二氧化碳为主,缺少氧气。
23.【答案】海龟洄游产卵、大雁迁徙越冬、青蛙冬眠。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很多动物都有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洄游、迁徙、冬眠属于动物适应环境变化本领。例如,海龟洄游产卵、大雁迁徙越冬、青蛙冬眠等行为都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殊本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