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测评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测评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测评科学试题
1.(2024五下·樊城期末)物质都有能量。(  )
2.(2024五下·樊城期末)南北半球的四季变化是一样的。 (  )
3.(2024五下·樊城期末)小脑主要负责思维和记忆。 (  )
4.(2024五下·樊城期末)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可以保护我们的脑。 (  )
5.(2024五下·樊城期末)制作模型时可以不按照设计图选择材料和工具。 (  )
6.(2024五下·樊城期末)在湖北地区,黑夜长、白天短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7.(2024五下·樊城期末)地球上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地区。
A.北极 B.南极 C.赤道
8.(2024五下·樊城期末)人类照明工具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蜡烛——油灯——煤气灯——白炽灯
B.油灯——蜡烛——煤气灯——白炽灯
C.油灯——煤气灯——蜡烛——白炽灯
9.(2024五下·樊城期末)工作时都产生声能的是(  )。
A.熨斗、电热水器、烤箱
B.路灯、手电筒、蜡烛
C.闹钟、电话、门铃
10.(2024五下·樊城期末)陈晓泰将双手的食指分别放进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同时放进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不一样。这说明(  )。
A.皮肤具有感受冷和热刺激的能力
B.皮肤具有能感受触觉刺激的能力
C.皮肤不具有感受冷和热刺激的能力
11.(2024五下·樊城期末)关于作息时间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作息的内容和时间可以根据实际作出适当调整
B.严格按照既定作息时间表来执行,不可改动
C.作息内容要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2024五下·樊城期末)旗杆顶端的定滑轮作用是(  )。
A.省力但不改变方向 B.改变方向但不省力 C.改变方向并省力
13.(2024五下·樊城期末)詹天佑设计的“(  )”字形铁路成功地解决了火车安全爬坡的问题。
A.人 B.回 C.之
14.(2024五下·樊城期末)把油桶搬上汽车,最合适的工具是(  )。
A.撬棍 B.绳子 C.木板
15.(2024五下·樊城期末)打开遮光窗帘,我们眼睛会有(  )反应。
A.瞳孔逐渐变小 B.瞳孔逐渐变大 C.瞳孔没有变化
16.(2024五下·樊城期末)根据A栏中完成工程任务的基本环节,从B栏中找出相对应的具体内容,并在答题卡上将代表这个选项的字母代号涂黑。
A B
(  )(1)明确任务 A.调查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了解相关知识
(  )(2)展开调研 B.完成工程设计报告并进行交流和展示
(  )(3)制定方案 C.对模型进行测试,检验设计可行性,并加以改进
(  )(4)交流改进 D.根据设计图制作模型
(  )(5)制作模型 E.交流解决方案(包括设计图),根据评议结果进行改进
(  )(6)测试检验 F.基于调研结果制定解决方案,画出设计图
(  )(7)完成报告 G.对任务进行认真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任务要求
17.(2024五下·樊城期末)地球的运动
在研究四季成因实验中,图中的四个位置表示地球一年中所处的四个季节。
(1)图中的蜡烛模拟的是____。
A.太阳 B.月亮
(2)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____。
A.自转 B.公转
(3)从图中可知地球转动的方向是____。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4)当转到位置②时,阳光直射在赤道,我国是____季。
A.春 B.夏 C.秋 D.冬
(5)当转到位置③时,我国是____季。
A.春 B.夏 C.秋 D.冬
(6)这个实验属于____。
A.模拟实验 B.重复实验 C.对比实验
18.(2024五下·樊城期末)电磁铁
朱晓哲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制作了三个电磁铁(如图),测得连接一节电池后一端能吸起大头针的数量如下:
装置 装置1 装置2 装置3
吸起的大头针数量 15 33 48
(1)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是____。
A.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力的影响
B.铁芯对电磁铁磁力的影响
C.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力的影响
(2)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
A.线圈的匝数 B.电流的大小 C.大头针的数量
(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A.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B.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C.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铁芯无关
(4)同一个电磁铁,如果分别用它的中部和顶部去吸大头针,吸起大头针数量较多的部位是____。
A.顶部 B.中部 C.一样多
(5)下列装置中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____。
A.电铃 B.电热水壶 C.电话
19.(2024五下·樊城期末)斜面
有表面光滑程度一样的四块木块,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0,40,60,80厘米,朱晓哲将它们搭在一个高度为10厘米的木块上,形成四个不同的斜面,再用测力计沿着斜面匀速将250克的物体拉上去,得到数据如下:
斜面的状况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示意图(字母代号)        
使用力的大小(N) 1.15 1.25 1.35 1.7
(1)请选择适当的示意图,在答题卡上将代表这个选项的字母代号涂黑。
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第三次是   ;第四次是   。
(2)实验研究的是斜面能够省力与斜面的____有关。
A.粗糙程度 B.搭建高度 C.坡度大小
(3)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____。
A.斜面表面越光滑,越省力
B.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C.斜面高度不变,都费力
20.(2024五下·樊城期末)杠杆
陈晓泰和爸爸两个人玩跷跷板(如图),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跷跷板运用的简单机械原理是(  )。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2)如果把爸爸的位置看成是阻力点,陈晓泰的位置是(  )。
A.支点 B.用力点 C.阻力点
(3)当跷跷板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爸爸想要将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  )。
A.爸爸离支点更近些
B.陈晓泰离支点更近些
C.爸爸离支点更远些
(4)如果爸爸的重量是陈晓泰的两倍,爸爸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是40 厘米,陈晓泰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至少多少厘米,才能把跷跷板压下去 (  )。
A.40 厘米 B.80厘米 C.100厘米
(5)右图,用两根蜡烛和一个支架做成了一个“跷跷板”,两根蜡烛燃烧时其重量减轻的速度相同,过两分钟后,蜡烛的位置怎么变化 (  )
A.长蜡烛升高,短蜡烛下降
B.短蜡烛升高,长蜡烛下降
C.保持原位不动
21.(2024五下·樊城期末)生活中还有哪些能量转化现象 (请最少写出3种现象)
22.(2024五下·樊城期末)感觉器官通过感知环境帮助我们获得外界信息,作出有利于身体的反应。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感觉器官。(请最少写出3种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 一切物质的本质都是能量, 能量是万事万物的本性。
2.【答案】错误
【知识点】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太阳在南北回归线间做往返运动,太阳在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为夏季,另一个半球是冬季。
3.【答案】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将感觉器官收集到的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温觉,痛觉等通过神经传去大脑并加以整合,获得意识,并将有用信息以记忆方式储存,产生情绪情感等。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
4.【答案】正确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体育锻炼可以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调节心理平衡,降低紧张的心理,通过睡眠,使大脑细胞产生广泛的抑制,从而使已经疲劳的脑细胞恢复机能,需要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防止外界的激烈冲撞,都有利于保护脑的健康。
5.【答案】错误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按照设计图制作住宅模型时,既要分工又要合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制作效。
6.【答案】C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由于地轴倾斜,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太阳高度角大时,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就少,因而形成了四季。湖北地区属于北半球,黑夜长、白天短的季节是冬季。
7.【答案】C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除了赤道,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长夜短的变化,赤道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8.【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照明工具是火把,而到了古代,人类的照明工具变成了煤油灯,使用蜡烛,慢慢的到了现代煤气灯,最后是白炽灯,咱们的照明工具已经变成了灯具,因此顺序是油灯——蜡烛——煤气灯——白炽灯。
9.【答案】C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A选项物品工作时都产生热能;B选项物品工作时都产生光能和热能;C选项物品工作时都产生声能。
10.【答案】C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分别将两个手指放入热水和冷水中。5秒后,再将两个手指同时放入温水中,两个手指对水温的感觉不相同。从热水中拿出的手指感觉温水是凉的;从冷水中拿出的手指感觉温水是热的。这说明皮肤具有感受冷和热刺激的能力。故C符合题意。
11.【答案】B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作息内容要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的内容和时间可以根据实际作出适当调整。选项B符合题意。
12.【答案】B
【知识点】滑轮
【解析】【分析】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升旗时,用力向下拉绳子,国旗向上升。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13.【答案】A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杰作。詹天佑的设计利用了斜面原理。
14.【答案】C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更加省力、方便,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而这些不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科学原理,如果我们要恰当使用工具,就必须知道哪些工具对应什么样的作用,才能更加方便或省力。把油桶搬上汽车,最合适的工具是利用木板搭斜面,把油桶滚上去。用绳子、撬棍提升油桶,都很费力。
15.【答案】A
【知识点】眼睛
【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所以打开遮光窗帘,我们眼睛会有瞳孔逐渐变小的反应。
16.【答案】G;A;F;E;D;C;B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造过程中要经历明确任务,展开调研,制定方案,交流改进,制作模型,测试校验,完成报告等过程。其中明确任务需要对任务进行认真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任务要求;展开调研需要调查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了解相关知识;制定方案需要基于调研结果制定解决方案,画出设计图;交流改进需要交流解决方案(包括设计图),根据评议结果进行改进;制作模型要根据设计图制作模型;测试检验要对模型进行测试,检验设计可行性,并加以改进;完成报告要完成工程设计报告并进行交流和展示。
17.【答案】(1)A
(2)B
(3)B
(4)C
(5)D
(6)A
【知识点】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1)图中的蜡烛模拟太阳,从图中可知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
(3)从图中可知地球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4)当转到位置②时,阳光直射在赤道,我国是秋季。
(5)当转到位置③时,我国是冬季。
(6)这个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18.【答案】(1)C
(2)A
(3)B
(4)A
(5)B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1)观察题目可知,改变的变量为线圈的匝数,所以此实验研究的是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力的影响。
(2)此实验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线圈的匝数。
(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4)同一个电磁铁,如果分别用它的中部和顶部去吸大头针,吸起大头针数量较多的部位是顶部,电磁铁的顶部就相当于磁铁的磁极,磁性最强。
(5)下列装置中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点热水壶。
19.【答案】(1)D;C;B;A
(2)C
(3)B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斜面高度相同的时候,斜面越长越省力。
(1)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A、B、C、D4个斜面坡度依次变小,所以使用的力依次变大;所以四次测量依次在D、C、B、A示意图上进行的。
(2)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3)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20.【答案】(1)A
(2)B
(3)A
(4)B
(5)B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 (1)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跷跷板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利用的是杠杆原理,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如果把爸爸的位置看成是阻力点,陈晓泰的位置是用力点。
(3) 当跷跷板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为了将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爸爸离支点更近些。 在跷跷板这个简单的机械系统中,爸爸作为较重的一端,如果想要通过移动自己的位置来打破平衡,使跷跷板向下倾斜,他需要向支点靠近,这样可以通过减少力臂的长度来增加自己对跷跷板的力矩,从而更容易地将跷跷板压下去。
(4)如果爸爸的重量是陈晓泰的两倍,爸爸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是40 厘米,陈晓泰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至少是80厘米,才能把爸爸压下去。
(5)用两根蜡烛和一个支架做成了一个“跷跷板”,两根蜡烛燃烧时其重量减轻的速度相同,过两分钟后,短蜡烛升高,长蜡烛下降。
21.【答案】(回答合理即可)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 电风扇把电能转换成风能 :当我们使用电风扇时,电流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产生风,使室内空气流动。 风力发电机把风能转换成电能 :风力发电机利用风的动能推动涡轮旋转,进而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供给电网使用。 电脑把电能转换成光能和声能 :电脑在运行过程中,显示器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让我们能看到屏幕上的信息;同时,电脑内部的散热风扇和扬声器将电能转换为声能,产生声音。
22.【答案】不要近距离看电视长时间盯屏幕,不要在高分贝噪音的环境里呆着,看书习字一定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眼与书应保持三十厘米左右的距离,不要在开动的汽车上或在走路和躺光着时看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毛中应保持清洁,洗脸用具要专用,不玩剪子、镊子、筷子等尖硬的东西,以防戳伤眼睛;不要挖耳朵,更不要用尖硬的东等等。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要保护我们的感觉器官,如:避免将两个鼻孔同时捏住擤鼻子,不用硬物掏耳朵,不长时间看电视,有噪音捂住耳朵等。
1 / 1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测评科学试题
1.(2024五下·樊城期末)物质都有能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 一切物质的本质都是能量, 能量是万事万物的本性。
2.(2024五下·樊城期末)南北半球的四季变化是一样的。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太阳在南北回归线间做往返运动,太阳在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为夏季,另一个半球是冬季。
3.(2024五下·樊城期末)小脑主要负责思维和记忆。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将感觉器官收集到的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温觉,痛觉等通过神经传去大脑并加以整合,获得意识,并将有用信息以记忆方式储存,产生情绪情感等。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
4.(2024五下·樊城期末)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可以保护我们的脑。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体育锻炼可以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调节心理平衡,降低紧张的心理,通过睡眠,使大脑细胞产生广泛的抑制,从而使已经疲劳的脑细胞恢复机能,需要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防止外界的激烈冲撞,都有利于保护脑的健康。
5.(2024五下·樊城期末)制作模型时可以不按照设计图选择材料和工具。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按照设计图制作住宅模型时,既要分工又要合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制作效。
6.(2024五下·樊城期末)在湖北地区,黑夜长、白天短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答案】C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由于地轴倾斜,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太阳高度角大时,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就少,因而形成了四季。湖北地区属于北半球,黑夜长、白天短的季节是冬季。
7.(2024五下·樊城期末)地球上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地区。
A.北极 B.南极 C.赤道
【答案】C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除了赤道,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长夜短的变化,赤道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8.(2024五下·樊城期末)人类照明工具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蜡烛——油灯——煤气灯——白炽灯
B.油灯——蜡烛——煤气灯——白炽灯
C.油灯——煤气灯——蜡烛——白炽灯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照明工具是火把,而到了古代,人类的照明工具变成了煤油灯,使用蜡烛,慢慢的到了现代煤气灯,最后是白炽灯,咱们的照明工具已经变成了灯具,因此顺序是油灯——蜡烛——煤气灯——白炽灯。
9.(2024五下·樊城期末)工作时都产生声能的是(  )。
A.熨斗、电热水器、烤箱
B.路灯、手电筒、蜡烛
C.闹钟、电话、门铃
【答案】C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A选项物品工作时都产生热能;B选项物品工作时都产生光能和热能;C选项物品工作时都产生声能。
10.(2024五下·樊城期末)陈晓泰将双手的食指分别放进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同时放进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不一样。这说明(  )。
A.皮肤具有感受冷和热刺激的能力
B.皮肤具有能感受触觉刺激的能力
C.皮肤不具有感受冷和热刺激的能力
【答案】C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分别将两个手指放入热水和冷水中。5秒后,再将两个手指同时放入温水中,两个手指对水温的感觉不相同。从热水中拿出的手指感觉温水是凉的;从冷水中拿出的手指感觉温水是热的。这说明皮肤具有感受冷和热刺激的能力。故C符合题意。
11.(2024五下·樊城期末)关于作息时间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作息的内容和时间可以根据实际作出适当调整
B.严格按照既定作息时间表来执行,不可改动
C.作息内容要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答案】B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作息内容要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的内容和时间可以根据实际作出适当调整。选项B符合题意。
12.(2024五下·樊城期末)旗杆顶端的定滑轮作用是(  )。
A.省力但不改变方向 B.改变方向但不省力 C.改变方向并省力
【答案】B
【知识点】滑轮
【解析】【分析】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升旗时,用力向下拉绳子,国旗向上升。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13.(2024五下·樊城期末)詹天佑设计的“(  )”字形铁路成功地解决了火车安全爬坡的问题。
A.人 B.回 C.之
【答案】A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杰作。詹天佑的设计利用了斜面原理。
14.(2024五下·樊城期末)把油桶搬上汽车,最合适的工具是(  )。
A.撬棍 B.绳子 C.木板
【答案】C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更加省力、方便,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而这些不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科学原理,如果我们要恰当使用工具,就必须知道哪些工具对应什么样的作用,才能更加方便或省力。把油桶搬上汽车,最合适的工具是利用木板搭斜面,把油桶滚上去。用绳子、撬棍提升油桶,都很费力。
15.(2024五下·樊城期末)打开遮光窗帘,我们眼睛会有(  )反应。
A.瞳孔逐渐变小 B.瞳孔逐渐变大 C.瞳孔没有变化
【答案】A
【知识点】眼睛
【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所以打开遮光窗帘,我们眼睛会有瞳孔逐渐变小的反应。
16.(2024五下·樊城期末)根据A栏中完成工程任务的基本环节,从B栏中找出相对应的具体内容,并在答题卡上将代表这个选项的字母代号涂黑。
A B
(  )(1)明确任务 A.调查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了解相关知识
(  )(2)展开调研 B.完成工程设计报告并进行交流和展示
(  )(3)制定方案 C.对模型进行测试,检验设计可行性,并加以改进
(  )(4)交流改进 D.根据设计图制作模型
(  )(5)制作模型 E.交流解决方案(包括设计图),根据评议结果进行改进
(  )(6)测试检验 F.基于调研结果制定解决方案,画出设计图
(  )(7)完成报告 G.对任务进行认真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任务要求
【答案】G;A;F;E;D;C;B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造过程中要经历明确任务,展开调研,制定方案,交流改进,制作模型,测试校验,完成报告等过程。其中明确任务需要对任务进行认真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任务要求;展开调研需要调查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了解相关知识;制定方案需要基于调研结果制定解决方案,画出设计图;交流改进需要交流解决方案(包括设计图),根据评议结果进行改进;制作模型要根据设计图制作模型;测试检验要对模型进行测试,检验设计可行性,并加以改进;完成报告要完成工程设计报告并进行交流和展示。
17.(2024五下·樊城期末)地球的运动
在研究四季成因实验中,图中的四个位置表示地球一年中所处的四个季节。
(1)图中的蜡烛模拟的是____。
A.太阳 B.月亮
(2)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____。
A.自转 B.公转
(3)从图中可知地球转动的方向是____。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4)当转到位置②时,阳光直射在赤道,我国是____季。
A.春 B.夏 C.秋 D.冬
(5)当转到位置③时,我国是____季。
A.春 B.夏 C.秋 D.冬
(6)这个实验属于____。
A.模拟实验 B.重复实验 C.对比实验
【答案】(1)A
(2)B
(3)B
(4)C
(5)D
(6)A
【知识点】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1)图中的蜡烛模拟太阳,从图中可知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
(3)从图中可知地球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4)当转到位置②时,阳光直射在赤道,我国是秋季。
(5)当转到位置③时,我国是冬季。
(6)这个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18.(2024五下·樊城期末)电磁铁
朱晓哲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制作了三个电磁铁(如图),测得连接一节电池后一端能吸起大头针的数量如下:
装置 装置1 装置2 装置3
吸起的大头针数量 15 33 48
(1)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是____。
A.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力的影响
B.铁芯对电磁铁磁力的影响
C.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力的影响
(2)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
A.线圈的匝数 B.电流的大小 C.大头针的数量
(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A.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B.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C.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铁芯无关
(4)同一个电磁铁,如果分别用它的中部和顶部去吸大头针,吸起大头针数量较多的部位是____。
A.顶部 B.中部 C.一样多
(5)下列装置中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____。
A.电铃 B.电热水壶 C.电话
【答案】(1)C
(2)A
(3)B
(4)A
(5)B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1)观察题目可知,改变的变量为线圈的匝数,所以此实验研究的是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力的影响。
(2)此实验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线圈的匝数。
(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4)同一个电磁铁,如果分别用它的中部和顶部去吸大头针,吸起大头针数量较多的部位是顶部,电磁铁的顶部就相当于磁铁的磁极,磁性最强。
(5)下列装置中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点热水壶。
19.(2024五下·樊城期末)斜面
有表面光滑程度一样的四块木块,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0,40,60,80厘米,朱晓哲将它们搭在一个高度为10厘米的木块上,形成四个不同的斜面,再用测力计沿着斜面匀速将250克的物体拉上去,得到数据如下:
斜面的状况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示意图(字母代号)        
使用力的大小(N) 1.15 1.25 1.35 1.7
(1)请选择适当的示意图,在答题卡上将代表这个选项的字母代号涂黑。
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第三次是   ;第四次是   。
(2)实验研究的是斜面能够省力与斜面的____有关。
A.粗糙程度 B.搭建高度 C.坡度大小
(3)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____。
A.斜面表面越光滑,越省力
B.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C.斜面高度不变,都费力
【答案】(1)D;C;B;A
(2)C
(3)B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斜面高度相同的时候,斜面越长越省力。
(1)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A、B、C、D4个斜面坡度依次变小,所以使用的力依次变大;所以四次测量依次在D、C、B、A示意图上进行的。
(2)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3)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20.(2024五下·樊城期末)杠杆
陈晓泰和爸爸两个人玩跷跷板(如图),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跷跷板运用的简单机械原理是(  )。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2)如果把爸爸的位置看成是阻力点,陈晓泰的位置是(  )。
A.支点 B.用力点 C.阻力点
(3)当跷跷板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爸爸想要将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  )。
A.爸爸离支点更近些
B.陈晓泰离支点更近些
C.爸爸离支点更远些
(4)如果爸爸的重量是陈晓泰的两倍,爸爸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是40 厘米,陈晓泰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至少多少厘米,才能把跷跷板压下去 (  )。
A.40 厘米 B.80厘米 C.100厘米
(5)右图,用两根蜡烛和一个支架做成了一个“跷跷板”,两根蜡烛燃烧时其重量减轻的速度相同,过两分钟后,蜡烛的位置怎么变化 (  )
A.长蜡烛升高,短蜡烛下降
B.短蜡烛升高,长蜡烛下降
C.保持原位不动
【答案】(1)A
(2)B
(3)A
(4)B
(5)B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 (1)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跷跷板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利用的是杠杆原理,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如果把爸爸的位置看成是阻力点,陈晓泰的位置是用力点。
(3) 当跷跷板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为了将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爸爸离支点更近些。 在跷跷板这个简单的机械系统中,爸爸作为较重的一端,如果想要通过移动自己的位置来打破平衡,使跷跷板向下倾斜,他需要向支点靠近,这样可以通过减少力臂的长度来增加自己对跷跷板的力矩,从而更容易地将跷跷板压下去。
(4)如果爸爸的重量是陈晓泰的两倍,爸爸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是40 厘米,陈晓泰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至少是80厘米,才能把爸爸压下去。
(5)用两根蜡烛和一个支架做成了一个“跷跷板”,两根蜡烛燃烧时其重量减轻的速度相同,过两分钟后,短蜡烛升高,长蜡烛下降。
21.(2024五下·樊城期末)生活中还有哪些能量转化现象 (请最少写出3种现象)
【答案】(回答合理即可)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 电风扇把电能转换成风能 :当我们使用电风扇时,电流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产生风,使室内空气流动。 风力发电机把风能转换成电能 :风力发电机利用风的动能推动涡轮旋转,进而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供给电网使用。 电脑把电能转换成光能和声能 :电脑在运行过程中,显示器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让我们能看到屏幕上的信息;同时,电脑内部的散热风扇和扬声器将电能转换为声能,产生声音。
22.(2024五下·樊城期末)感觉器官通过感知环境帮助我们获得外界信息,作出有利于身体的反应。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感觉器官。(请最少写出3种方法)
【答案】不要近距离看电视长时间盯屏幕,不要在高分贝噪音的环境里呆着,看书习字一定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眼与书应保持三十厘米左右的距离,不要在开动的汽车上或在走路和躺光着时看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毛中应保持清洁,洗脸用具要专用,不玩剪子、镊子、筷子等尖硬的东西,以防戳伤眼睛;不要挖耳朵,更不要用尖硬的东等等。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要保护我们的感觉器官,如:避免将两个鼻孔同时捏住擤鼻子,不用硬物掏耳朵,不长时间看电视,有噪音捂住耳朵等。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