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课题 诚实守信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中第四课的第三框题。教材内容设置首先使学生明白诚信是种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在学生体会和认识到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国家等重要影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诚信意识,积极参加诚信建设。
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懂得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道德修养:学会践行诚信,做有诚信的人。 法治观念:了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体会诚信的社会要求,提高自己的诚中追信意识。 健全人格: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做有诚信的人。
重点 诚信的重要性。
难点 践行诚信的做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博主“狂撇兄弟”买海鲜遭遇“鬼秤” “鬼秤”是指被做了手脚,称重显示和实际重量存在偏差的秤。 你如何看待这些商家使用“鬼秤”的行为 思考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内容。
讲授新课 探究一:知诚信有何义? 除了“缺斤少两”,你还遭遇或者了解哪些商家的“不诚信”行为 以次充好 货不对板 虚假宣传 不按时发货 思考:什么是诚实? 学生: 教师: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信”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哪,同学们知道吗 诚信一词最早是分开使用的,“诚”和“信”都是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最早将“诚”与“信”连用的是春秋时代齐国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管仲。他明确提出:“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认为诚信是凝聚人心、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精神基础。 思考: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 教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思考:观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法典,你有何发现 学生: 教师: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知识小结:诚信的含义 ①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 ③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法律) 探究二:诚信有何价? 狂都兄弟打假“翻车”诚信缺失引热议 今年7月,在连云港“鬼秤”事件中成名的“狂飙兄弟”发布视频称“玩车研习社”出售的二手车辆疑为重大事故车。 后经第三方鉴定,该车辆非重大事故车,引发网友对“狂飙兄弟”涉嫌做局的质疑以及个人屡次欠债不还的评论。 思考:从最初的“正义使者”到如今的“众矢之的”,从中你感悟到诚信对个人有何意义 学生: 教师: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个人)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信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有商家“鬼秤”也有商家补偿消费者883.3万 面对此次“面皮”事件胖东来没有选择沉默或推诿,而是主动担责,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诚信待客”的真谛,也赢得了网友的点赞! 思考:作为消费者,你会选择去“缺斤少两”的商家消费,还是去胖东来这样的商家消费 学生: 教师: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 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打击“缺斤短两” 市场监管总局对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将增加多项管理措施 为进一步深化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加强对集贸市场的计量监督管理,有力打击利用电子秤作弊、“缺斤短两”等计量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了《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思考:为什么国家出台相关措施整治鬼秤这种不诚信的现象 (从诚信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角度思考) 学生:鬼秤这种不诚信的现象会增加社会矛盾,破坏社会风气;久而久之也会损害国家形象,随着中国游的爆火,如果外国游客经此遭遇,我们国家的声誉也会受损。 教师: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社会、国家) 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知识小结:为什么要讲诚信?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探究三:践诚信应何行? 买东西时,商家多找了你十元钱,你会还回去吗 考试时,监考老师没注意到你,你会偷看别人卷子吗 你管同学借了五元钱,你会觉得才五元不还也没事,还是按时归还 思考:你会如何做?为什么? 学生: 教师:①树立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要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但是关于诚信,有同学看到#家属求医生把癌症报告由晚期改为中期# 患者家属请求医生把丈夫的病理报告由癌症晚期改为中期,给丈夫保留治疗的希望。医生配合患者家属制作了一份假的病理报告,为的是能给患者以信心,幸运的是患者在积极治疗中延续了一年又一年的生存期。 思考:家属和医生这种善意的谎言违背了诚信原则吗 学生: 教师:②运用诚信智慧。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你遇到过明明有钱却欠钱不还的人吗 “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一般是指在民商领域中的一类债务人,其拥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但是基于某种原因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主观上,“老赖”有故意拖延履行债务的恶意;客观上,拒不履行到期债务。 思考:你会有什么启示? 学生: 教师: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知识小结:如何践行诚信? ①树立诚信意识。 ②运用诚信智慧。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学生认真听课,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认真做笔记,牢记知识。 结合案例说明,展示图片,讲授新课。
课堂练习 1.“让我们都做诚信的人,让我们呼唤诚信的春雨吹绿每个人的心田,因为诚信是生活中最绚丽的色彩。”从国家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做诚信的人是因为() A.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定能成就事业 B.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C.不讲诚信一定会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必然会受到法律严惩 D.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 2.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我国正加紧完善涉及信用征集、奖惩、黑名单等一系列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增强威慑力。据此,青少年应该做到(  ) ①依法惩处失信行为 ②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③大事诚信,不拘小节 ④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诚实要求言行一致,践行诺言,要做到这样,我们必须( ) A、尽量少承诺 B、尽量不承诺 C、随意承诺 D、不轻易承诺 4.2017年4月15日晚,市民郭先生接到车场管理人员的来电称,其小车被剐蹭。随后他又被一封致歉信深深打动。“尊敬的车主:您好!本人今天由于躲避车底小猫,不慎剐蹭到您的车尾部,请见谅!本人愿意承担该车尾部喷漆和修补的费用。”这说明肇事者(  ) A.虚情假意、炒作自己 B.胆小怕事、迫不得已 C.缺乏经验、不谙世事 D.诚实守信、勇担责任 5.在某市举办的2017年春季人才供需见面会上,由市人事局和大中专院校联合打造、首次推出的48名“诚信人才”,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全部被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 ①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②诚实能使人放心 ③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 ④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人们愿与诚信的人交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课堂小结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