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口耳手足目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口、耳、目、手、足”等7个生字课时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2.知道“口、耳、目、手、足”分别对应哪个身体器官,说说它们能做哪些事。教学重点与难点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玩“你说我指”游戏。口令:摸耳朵、踢踢脚、拍拍手、眨眼睛、张张嘴。同桌合作,一人说口令,一人做出口令所指动作。2.教师总结、点评游戏过程,引出“口、耳、目、手、足”,板书课题并带读,多读几遍。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1)议一议:图中的小男孩在做什么?两个小女孩又分别在做什么?(2)找一找: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宝宝藏在哪里?把它们找出来。2.(课件出示眼睛和脚的图片,内附文字)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1)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和同桌交流。(2)字理识字。①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框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②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3)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并扩词。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小组交流。(2)教师出示字理图,小组交流识记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3)汇报交流。口 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②运用中识记,“口”可组词“口水、开口、口袋”;也可造句:“一看到肉我就流口水。”耳 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长竖下面出头。②运用中识记,“耳”可组词“耳朵、左耳、右耳”;也可造句:“我很喜欢吃木耳。”手 ①象形字识记,“手”像人的手伸开五指。②运用中识记,“手”可组词“左手、右手、双手”;也可造句:“我有一双能干的手。”4.识记“站、坐”。(1)出示“站、坐”,教师带读,学生跟读。(2)字理识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小发现。生1: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生2: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3)请学生圈出生字,借助课文插图、动作演示和语境,初步理解“站如松,坐如钟”的含义,识记“站、坐”两个生字。三、巩固新知,加深印象1.连一连。(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口、耳、目、手、足”的汉字和图片,学生观察。(2)指名一边将图片与文字一一连线,一边读出所连字的字音,教师相机纠正字音。2.想一想: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四、活动实践,作业设计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1)找找与“口、耳、目、手、足”相关的生活用品,说出名称。(2)调查体育活动课或体育比赛中,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手,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足。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