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探究学案】浙教版科学八上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型探究学案】浙教版科学八上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预学案
---植物激素
一、预学任务
【科学概念1】植物激素
1.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 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 作用的 有机物。
2.植物激素作用
植物激素 作用
生长素 细胞生长速率
赤霉素 ①促进细胞 ②促进种子萌发和 发育
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
脱落酸 ① 细胞分裂 ②促进叶和果实的
乙烯 促进果实
3.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 的。
【科学概念2】生长素
1.生长素顾名思义,它能加快植物细胞 。另外,生长素还具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作用。
2. 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1)当光均匀照射在植物上时,生长素分布 ,故植物 生长;
(2)当光照射到植物 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 一侧,
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 。结果,茎就会向生长
慢的一侧 ,即向 的一侧弯曲。
注意:单侧光照射不改变生长素的产生量
二、随堂任务
【思考与讨论】P94催熟香蕉
【随堂作业】
1.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幼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2.如图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茎 B.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是B点
C.D点对芽和茎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 D.生长素浓度越高,对各器官的促进作用越强
3.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各种果实生长发育等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
A.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生长素都起主导作用
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只有乙烯
D.在果实的细胞伸长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较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预学案
---植物激素
一、预学任务
【科学概念1】植物激素
1.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植物激素作用
植物激素 作用
生长素 加快细胞生长速率
赤霉素 ①促进细胞伸长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①抑制细胞分裂 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促进果实成熟
3.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科学概念2】生长素
1.生长素顾名思义,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另外,生长素还具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作用。
2. 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1)当光均匀照射在植物上时,生长素分布均匀,故植物直立生长;
(2)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
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
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注意:单侧光照射不改变生长素的产生量
二、随堂任务
【思考与讨论】P94催熟香蕉
将未成熟的香蕉和几个成熟的苹果一起放到塑料袋内密封一段时间即可。
【随堂作业】
1.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幼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答案】D
【解析】植物的茎在单侧光照射下,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慢,从而表现为向光生长,可见D正确。
故选D。
2.如图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茎 B.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是B点
C.D点对芽和茎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 D.生长素浓度越高,对各器官的促进作用越强
【答案】C
【解析】
A.由该曲线图可知:根、芽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小是:根最敏感,其次是芽,茎最不敏感,错误。
B.图中A、B、C分别对根、芽和茎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其对应的浓度为最适浓度,错误。
CD.D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芽和茎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C正确,D错误。
故选C。
3.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各种果实生长发育等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
A.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生长素都起主导作用
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只有乙烯
D.在果实的细胞伸长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较高
【答案】A
【解析】
A.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激素共同调节的作用,如生长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A正确。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激素共同调节的作用,如生长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并不是只有生长激素,B错误。
C.从上图可知,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C错误。
D.从上图可知,在果实的细胞伸长期,生长素的浓度相对较高,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很低,D错误。
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课后作业
---植物激素
一、基础性作业
1. 小乐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生长情况最接近选项中的(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从而使植物的茎向光生长,同时植物的根有向地生长的特性。分析各选项:A中的植物没有对单侧光作出反应;B中植物的根没有表现出向地性;C中的植物既表现出向光性、也表现出向地性;D中植物的根没有表现出向地性。
故选C。
2. 杨树是一种用材林木,一般采取什么措施使其长得又高又快( )
A.摘除顶芽,保留侧芽 B.顶芽、侧芽都要保留
C.摘除侧芽,保留顶芽 D.顶芽、侧芽都要摘除
【答案】C
【解析】
A.摘除顶芽,保留侧芽,会使树木不再长高,侧芽发育成侧枝,A错误。
B.顶芽侧芽均保留,不利于维护顶端优势,下面的一些侧芽会逐渐发育成侧枝,消耗营养,故长高受到影响,B错误。
C.摘除侧芽,保留顶芽,可以维护顶端优势,使树木长得又高又快,C正确。
D.顶芽和侧芽都摘除,树木不能再生长,D错误。
故选C。
3. 为了便于运输,香蕉采摘时一般不成熟。卖家为了使香蕉尽快成熟,往往会喷施一种化学制剂,该制剂与下列哪种植物激素的作用一致 (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乙烯 D.脱落酸
【答案】C
【解答】
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A错误;
B: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B错误;
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C正确;
D:脱落酸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D错误;
故选C。
4. 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为了了解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某同学根据实验方案绘出实验设计示意图如下图。(说明:甲乙幼苗完整;丙、丁、戊切去尖端;丁戊琼脂中含有等量的、由玉米幼苗尖端提供的生长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胚芽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
B.乙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胚芽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关
C.丁和戊的结果分别是丁直立生长(丙生长情况一样);戊弯向琼脂块一侧生长
D.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以了解玉米胚芽弯曲生长和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
单侧光
【答案】C
【解析】
A.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单侧光照,因变量是:幼苗是否弯向光源生长,两组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A正确。
B.乙、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尖端,因变量是:幼苗是否弯向光源生长,两组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关,B正确。
C.琼脂块不能感受光刺激,故丁组直立生长,戊含生长素的一侧生长快,弯向琼脂块对侧生长,C错误。
D.戊装置中,幼苗左侧含有生长素,向右弯曲生长,甲组实验中幼苗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两侧分布均匀,直立生长,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以了解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D正确。
故选C。
5. 如图甲,将一株幼苗横向放置,一段时间后幼苗的茎和根的生长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芽和茎的影响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重力作用下B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根向下生长
B.在重力作用下A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根向下生长
C.在重力作用下C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抑制,茎向上生长
D.在重力作用下D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茎向上生长
【答案】D
【解析】
AB.植物横放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近地一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一侧的生长素浓度高,即B生长素浓度较A高,根对生长素最敏感,所以B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而A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所以根弯曲向下生长,AB错误。
CD.植物横放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近地一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一生长素浓度高,即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低,茎对生长素最不敏感,所以D处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而C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弱,所以茎弯曲向上生长,C错误,D正确。
故选D。
6.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答案】B
【解析】
A.摘掉顶芽,使生长素不能由顶端向侧芽运输,从而降低了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促棉株开花结实,A错误。
B.由于豆科植物有固氨菌与之共生,所以种植豆科植物能够肥田,与植物激素无关,B正确。
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C错误。
D.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所以“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乙烯)即发(红杮成熟)”,D错误。
故选B。
7.植物的生长过程需要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请回答:
(1)研究人员通过    来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的影响。
(2)比较图中哪两条曲线    (填序号),可知生长素除了促进生长外,达到一定浓度还能抑制侧芽的生长,这就是植物顶端优势现象。下列农业措施中,与植物顶端优势无关的项是   .
A.摘除棉花的老叶和黄叶 B.摘除番茄植株的顶部
C.保留杉树的顶芽,适时摘除侧芽 D.修剪绿篱使其长得更茂密
【答案】(1)侧芽长度平均值
(2)2.4;A
【解答】
(1)由直角坐标图中的纵坐标表示“侧芽长度的平均值”可知,研究人员通过侧芽长度平均值来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的影响。
(2)要研究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的影响,首先因为芽能分泌生长素,所以需要去掉顶芽,用生长素来进行实验。图中2、4是去顶芽后,一个在切口涂抹生长素,一个不涂抹生长素,结果是涂抹的侧芽几乎不生长,没涂抹的生长快速,由此可知生长素除了促进生长外,达到一定浓度还能抑制侧芽的生长,这就是植物顶端优势现象。与植物顶端优势无关的一项是:
A.摘除棉花的老叶和黄叶,不是对芽的处理,与顶端优势无关,A正确。
B.摘除番茄植株的顶部,番茄植株的顶部有芽,摘除后植株枝条更多,有利于多开花结果,与顶端优势有关,B错误。
C.保留杉树的顶芽,适时摘除侧芽,保留杉树顶芽可以让杉树长的笔直高大,与顶端优势有关,C错
D.修剪绿篱使其长得更茂密,修剪时会将一部分顶芽剪掉使侧芽长出更多的侧枝,与顶端优势有关,D错误。故选A。
二、拓展性作业
8. 如图甲所示,把一盆幼苗放在硬纸盒里,盒壁上穿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孔,并将纸盒的孔对着光。几天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方向应是如图乙中的 (填序号),影响幼苗生长方向的激素是 。
【答案】①;生长素
【解析】幼苗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到光的刺激后,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快,因此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因此几天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方向应是如图乙中的①,影响幼苗生长方向的激素是生长素。
9. 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影响”。
(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2)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请你帮助设置对照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 。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3)实验中取用15株大豆幼苗的目的是 。
(4)如果20天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毒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答案】(2)等量清水(3)避免偶然性(4)实验组平均株高高于对照组
【解析】
(2)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
①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赤霉素,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取与甲同学所取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赤霉素,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对照组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
(3)如果大豆植株较少,则可能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使得其死亡,使用15株大豆植株可以避免偶然性。
(4)“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如果20天后,出现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10.蓝莓里面含有丰富的花色素苷,经常食用可以促进人体健康。某研究小组想探究乙烯利(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开展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蓝莓着色初期的植株5株,分别标为A、B、C、D、E;
步骤二:每隔6天,分别对标号为B、C、D、E的蓝莓果穗均匀喷洒500毫升浓度为100、200、400、600mg/L 的乙烯利溶液,向A组喷洒等量清水;
步骤三:在第三次喷洒后10天采摘蓝莓;
步骤四:测出花色素苷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组别 A B C D E
乙烯利溶液溶度(mg/L) - 100 200 400 600
花色素的苷含量(mg/g) 0.71 1.00 1.41 1.12 0.80
(1)步骤二中对A喷洒清水,设置A组的目的是   ;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用浓度为600mg/L的乙烯利溶液喷洒后,蓝莓中花色素苷的含量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3)本实验中还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
(4)为了寻找更合适、有效提高花色素苷含量的乙烯利溶液,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应补充的步骤是   。
【答案】
(1)对照(对比) 增多
(2)增多
(3)每组实验蓝莓植株数量过少,实验存在偶然性(没有重复实验)
(4)将乙烯利溶液的浓度在100mg/L ~ 400mg/L之间(或200mg/L左右)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范围再进行实验。
【解答】
(1)由于B、C、D、E的蓝莓果穗均匀喷洒500毫升浓度为100、200、400、600mg/L的乙烯利溶液,那么可以作对照实验,因此向A组喷洒等量清水,可以对比实验现象,更容易得出实验结论。
(2)析表中数据,可知用浓度为600mg/L的乙烯利溶液喷洒后,蓝莓中花色素苷的含量增多。
(3)该实验选取的是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蓝莓着色初期的植株5株,说明每组的实验植株树太少了,对于实验中应当注意的是实验样品少而导致实验存在很大偶然性,并且该实验也没有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4)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为乙烯利溶液浓度为200mg/L是最有利于对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寻找更合适、有效提高花色素苷含量的乙烯利溶液,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应补充的步骤是将乙烯利溶液的浓度在100mg/L ~ 400mg/L之间(或200mg/L左右)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范围再进行实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课后作业
---植物激素
一、基础性作业
1. 小乐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生长情况最接近选项中的( )
A. B. C. D.
2. 杨树是一种用材林木,一般采取什么措施使其长得又高又快( )
A.摘除顶芽,保留侧芽 B.顶芽、侧芽都要保留
C.摘除侧芽,保留顶芽 D.顶芽、侧芽都要摘除
3. 为了便于运输,香蕉采摘时一般不成熟。卖家为了使香蕉尽快成熟,往往会喷施一种化学制剂,该制剂与下列哪种植物激素的作用一致 (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乙烯 D.脱落酸
4. 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为了了解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某同学根据实验方案绘出实验设计示意图如下图。(说明:甲乙幼苗完整;丙、丁、戊切去尖端;丁戊琼脂中含有等量的、由玉米幼苗尖端提供的生长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胚芽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
B.乙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胚芽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关
C.丁和戊的结果分别是丁直立生长(丙生长情况一样);戊弯向琼脂块一侧生长
D.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以了解玉米胚芽弯曲生长和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
5. 如图甲,将一株幼苗横向放置,一段时间后幼苗的茎和根的生长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芽和茎的影响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重力作用下B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根向下生长
B.在重力作用下A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根向下生长
C.在重力作用下C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抑制,茎向上生长
D.在重力作用下D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茎向上生长
6.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7.植物的生长过程需要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请回答:
(1)研究人员通过    来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的影响。
(2)比较图中哪两条曲线    (填序号),可知生长素除了促进生长外,达到一定浓度还能抑制侧芽的生长,这就是植物顶端优势现象。下列农业措施中,与植物顶端优势无关的项是   .
A.摘除棉花的老叶和黄叶 B.摘除番茄植株的顶部
C.保留杉树的顶芽,适时摘除侧芽 D.修剪绿篱使其长得更茂密
二、拓展性作业
8. 如图甲所示,把一盆幼苗放在硬纸盒里,盒壁上穿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孔,并将纸盒的孔对着光。几天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方向应是如图乙中的 (填序号),影响幼苗生长方向的激素是 。
9. 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影响”。
(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2)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请你帮助设置对照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 。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3)实验中取用15株大豆幼苗的目的是 。
(4)如果20天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毒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10.蓝莓里面含有丰富的花色素苷,经常食用可以促进人体健康。某研究小组想探究乙烯利(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开展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蓝莓着色初期的植株5株,分别标为A、B、C、D、E;
步骤二:每隔6天,分别对标号为B、C、D、E的蓝莓果穗均匀喷洒500毫升浓度为100、200、400、600mg/L 的乙烯利溶液,向A组喷洒等量清水;
步骤三:在第三次喷洒后10天采摘蓝莓;
步骤四:测出花色素苷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组别 A B C D E
乙烯利溶液溶度(mg/L) - 100 200 400 600
花色素的苷含量(mg/g) 0.71 1.00 1.41 1.12 0.80
(1)步骤二中对A喷洒清水,设置A组的目的是   ;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用浓度为600mg/L的乙烯利溶液喷洒后,蓝莓中花色素苷的含量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3)本实验中还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
(4)为了寻找更合适、有效提高花色素苷含量的乙烯利溶液,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应补充的步骤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