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教案(打包4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教案(打包4套)

资源简介

世界的聚落
课题 世界的聚落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聚落的形式及其形成、发展变化。2、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3、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重点 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难点 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法及教具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板书课题 世界的聚落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世界的语言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1页和52页、53页,解决以下问题:(1)、什么是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有哪些?(2)、观察教材52页的两组图片,思考:从村庄演变为城市的过程中,聚落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3)、你喜欢城市还是乡村?请阐述自己的理由。(4)、请你总结:乡村和城市的主要差别是什么?(5)、教材53页活动题2、3、4,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1、为什么有的地方只能形成乡村,而有的地方却能发展成为城市呢?2、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教师精讲点拨】1、阅读下列信息 ,试分析每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①平原地区的聚落多呈团状,且规模较大,而山谷地区的聚落多呈条带状,且规模较小。——地形②沙漠地区的聚落很少,且集中在绿洲上。——水源③石家庄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京广铁路开通后才逐渐发展成为特大城市。——交通④东营和大庆是在石油开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2、(课件或图片展示下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民居:热带雨林、北极地区、热带沙漠地区)仔细观察图片,分析各地区的环境特点及民居特色:A气温高低 B降水多少 C墙壁厚度 D屋顶坡度 E建筑材料等。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问题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民居建筑风格当地气候特点东南亚的高脚屋双层木楼、防潮、尖顶高温多雨北非的平顶屋墙厚,小窗、防日晒、保温干旱、气温日夜变化大因纽特人的冰屋低矮、无窗、半地窖式、保温好严寒【探究结论】1、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水源、交通、资源、地形、气候等。2、民居的建筑风格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4页和55页,解决以下问题:(1)、你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我们生活在泰山脚下,面对这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进行保护与开发?【教师精讲点拨】泰山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景区游客过多、环境承载过重、违章建筑多、有很多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等。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学习聚落的形态,要紧密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利用图片的展示、文字的说明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通过对如何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的讨论,让学生得出应怎样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思路。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地理填充图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一、聚落的形态1、什么是聚落2、聚落的形式:城市和乡村3、城市与乡村的差别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1、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札记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课题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联合国确定的六种工作语言的种类及作用,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2、阅读“世界语言分布图”和“世界宗教分布图”,分析观察六种语言的分布、三大宗教的分布。3、了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在华人聚集的地方,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英语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重点 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难点 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
教法及教具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板书课题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世界的语言1、自主学习:(1)、目前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是否都有文字记载?使用最多并被联合国定为工作语言的是哪几种?(2)、当今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是哪种语言?使用最广泛的呢?(3)、仔细观察《世界语言分布图》,与同位一起交流,说说图中六种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完成下表。主要语言主要分布地区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你现在正学习哪种外语?为什么要学习它?(指导学生结合教材48页,小组内探究完成。)【教师精讲点拨】教法探讨:此问题较易回答,教师可追问英语问什么流行广泛?拉丁美洲为什么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盛行?推出殖民主义的原因。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1)、世界三大宗教指哪三种?你能写出它们的名字吗?(2)结合教材,小组内合作完成下表: 自主学习完成表格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三大宗教创始地地位经典著作分布地区宗教建筑(3)、你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情况吗?你身边有教徒吗?他们信仰什么宗教?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基督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亚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信仰什么宗教?这里的教徒被称为什么?主要是什么人种?讲什么语言?【教师精讲点拨】1、为学生展示三大宗教及其建筑的相关图片,加深印象。2、指导学生读《世界宗教分布图》,四 、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世界的语言和宗教,重点观察了课本中的两幅分布图以及大量相关的图片,同学们一定要做有心人,从图中探寻知识,在生活中搜集地理信息。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做地理填充图册 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 主要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札记世界的人种
课题 世界的人种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和图片,了解三大人种的划分依据及主要特征。 2、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3、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种族观,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的观念。
重点 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特征。 难点 世界三大人种的地理分布。
教法及教具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板书课题 世界的人种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主学习:(1)世界上的居民分为哪三大人种?划分人种的依据都有哪些?(2)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各自有何特征?(3)你知道种族与民族的差异吗?(4)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什么人种?(5)黑种人的故乡在哪儿?南美洲和北美洲为什么有黑色人种分布?(6)白色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7)你能找出人种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吗?试举例说明。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世界上三大人种的主要特征【教师精讲点拨】(学法指导) 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法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或几种事物的对比,找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以加深印象,便于记忆。比如我们学习人种特征,可以从自身(黄种人)开始,描述一下自己的体貌特征,看从哪几个方面分析?然后再从这几方面对比分析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探究过程:1、学生先根据自己或同桌,描述一下自己或同桌的体貌特征。2、教师总结:同学们描述的体貌特征大致从肤色、眼色、头发、脸型、鼻梁、嘴唇和身材等几个方面描述。 3、教师出示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的照片,让学生同样从这几个方面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小组合作:在小组内部,你可以选择白种人、黄种人或黑种人的某一个身份,介绍一下“自己”的主要体貌特征。(课堂活动):请同学们列举出自己知道或熟悉的三大人种中的杰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出代表(如:科学家、文学家、体育明星、歌星影星等) 黄色人种:鲁迅、钱学森 白色人种:居里夫人、麦当娜黑色人种:泰森、乔丹、博尔特【探究结论】黑种人:肤色黑,头发黑而且卷曲,黑眼睛,鼻子宽扁,嘴唇厚而且外翻,胡子和体毛较少。白种人:肤色较白或是浅褐色,颧骨较高,鼻梁高而窄,胡子和体毛发达。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探究问题】二、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1、学生阅读教材46页图3-8,观察图例,找出黑种人分布最集中的大洲是哪个大洲?在读图,除这个洲外哪些地方也有黑种人分布?为什么?2读图分析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教师精讲点拨】(学法指导) 读图分析法——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我们要学会读图,能够从地图上获取更多我们需要的信息,要会对地图上的信息加以整合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你认为人种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有关系吗?试举例说明。 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师生共同总结,我们这节课主要介绍了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区,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重视地图的应用,同时做到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以图记文,以文忆图。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见基础训练第46、47页
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 人种体貌特征分布地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教学札记世界的人口
课题 世界的人口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人口分布特点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原因3、理解人口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及分布原因2、人口问题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难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及分布原因2、人口问题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法及教具 自主合作、活动探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板书课题 世界的人口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1、自主学习:1、读图3-1,完成39页的活动题,各抒己见:分析3-1图后,你有什么感悟?2、阅读40页部分内容(1)完成本页的活动题(2)根据表中的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英国1.201.08巴西2.031.3德国0.971.04尼日利亚1.232.78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教师精讲点拨】【探究结论】结论:世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____国家增长慢, 国家增长快。(2)世界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 学习任务(二)世界人口分布1、自主学习:阅读40——41页教材内容以及3-2图完成下列问题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①你知道南极洲为何至今无人定居吗?浩瀚的沙漠为何渺无人烟? 自由回答完成表格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②讨论分析P41活动,总结人口分布的表达方式及如何计算。列出计算公式: 。③读图3-2,分别找出世界上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和人口稀疏区,总结人口分布规律。 。④结论:结合以上的分析得出:世界人口分布与 条件和 条件,而且分布 。【教师精讲点拨】比较法是地理学科中常运用的方法之一,在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时,认真对比世界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所处的环境的不同,总结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即可得出结论。【探究结论】①:气候寒冷,环境恶劣;沙漠地区干旱②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③分布地区分布规律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南北美洲东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人口稀疏区寒冷的极地,原始的热带雨林,干旱的沙漠,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地高纬度地区,赤道附近,干旱区,地势高峻地区学习任务(三)世界人口问题1、自主学习:阅读42页教材内容结合图3-3 3-4图以及44页活动2题完成以下问题:(1)世界人口问题包括 哪两个方面?会出现什么现象?(2)怎样树立正确的人口观?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教师精讲点拨】【探究结论】课堂小结当堂训练做地理填充图册 组内交流讨论后回答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
教学札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