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依法行使权利》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的第二 框,“依法行使权利”是在学生了解基本权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 过程进行,学会运用正确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维权能力。主要探究 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强调公民的权利既受法律保障,又受法律约束,公民必须 依法行使权利,如果权利受到侵害,要懂得依法维护权利,这是公民权利意识和 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的表现,因此,教材设定“行使权利有界限”和“维护权利守 程序”两个主题。【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识到公民要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法制观念:掌握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及各自特点。责任意识:懂得维护权利要遵守程序,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重难点】重点:行使权利有界限难点:维护权利守程序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新课导入展示课件,复习上节课内容、学生回答,导入新课。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 享有广泛的权利,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那么这些权力应如何行使呢 公民要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就要正确行使,怎样才是正确的呢 本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依法行使权利。二:创设情境,新课讲授 模块一:行使权利有界限活动一:阅读课本43页,思考: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作为公民我们在 行使权利时应该如何不超过范围 学生思考并回答本问题,教师对本题目进行归纳:(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 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例1.2023年2月,某老师在超市购买一口电煮锅,在未使用情况下清洗了 电煮锅及其玻璃锅盖。将玻璃锅盖放入锅盖架时,玻璃锅盖直接碎裂。去找超市 工作人员,一开始工作人员以超市没有多余盖子为由拒绝处理,经多次协商,超 市老板从推卸责任到询问厂家,最终为某教师重新置换了玻璃锅盖。学生思考:1.某老师维权中,是否能以玻璃锅盖碎裂为电更换整个电锅 为什么 2.如果初次协商时,超市老板推卸责任,某老师就采取辱骂,砸东西等过激 行为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为什么 学生先讨论后展示,教师对学生展示内容进 行归纳总结:在行使权利时,夸大其词,添油加醋超出权利范围,或损害了他人 的合法权利,都是不正确的,严重的要负法律责任,所以说:行使权利有界限板书:行使权利有界限。 活动二:同学们观看与学习和生活较贴近的两则事例。思考:叶欣和小洪的说法对吗 为什么 同学们相互讨论再回答,教师根据学 生回答归纳: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过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 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同学们知道了行使权利都是有范围的,那么当我们行使权利 要有界限,不能起出范围,那么当别人侵犯了我们的权利时,又应该采取什么样 合法的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呢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在参加社会生活时,懂得 规范自身言行,明确权利边界,自觉维护公共利益。活动三:学生观看图片,思考:某老师与商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 学生结合教材44-46页,以某老师买电锅事例进行回答:教师总结: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解决。提示:不同的纠纷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同学们就要掌握各种维权形式的 特点和优点来决定。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解决纠纷的方式,引发 学生对所采用的维权方式优、缺点进行全面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学会采用适当的 方式化解纠纷。板书:维护权利守程序。 模块二:维护权利守程序活动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4页回答:为什么维护权利要守程序 要求是什 么 ①原因: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②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 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活动二:维护权利的方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方式,优点是快捷、简便,适合 解决较小简单的纠纷。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如果以上方式均不能解决纠纷,就 要采取诉讼方式,诉讼的特点:诉讼是最权威,最正规的维权途径,是维权的最 后屏障,由人民法院审理。根据图表比较四种维护权利的方式的特点和优缺:选择最恰当的方式维权。 活动三:右请同学们全体起立,举起拳尊严宣誓,誓词:多一份沟通,少一份误解;多一份尊重法律,少一份无理取闹;多一份守法, 少一份违法;让我们一起学法、尊法、守法,依法行使权利,依法维护权利!设 计意图:通过宣誓形式,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增强神圣感、仪式感,最大程 度的调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魅力与感染力,让学 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课程思政的实际体现。三、课堂小结,总结归纳本课时我们了解了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 界限,不能滥用权利。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 利益为代价。明白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 维权。希望同学们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依法参与社会生活。四 、当堂检测,巩固提升1.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以下维权方式正确的是(B)A.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向公安机关起诉 B.发生合同纠纷,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商家怀疑商品被偷,对顾客强行搜身 D.受到同学欺负,纠集他人将对方打伤【答案与解析】A 应向人民法院起诉;C 强行搜身侵犯顾客的人格尊严权;D 做法错误。2.江赣同学的妈妈购买的手机不到一个星期就出现了故障,到商店要求更换 遭到拒绝。江赣知道后,向妈妈提出了合理合法的建议。最终店主为妈妈更换了 手机。江赣的建议应该是 (B)A.围堵商店,逼迫商家让步B.向有关部门投诉,依法维权 C.利用网络,诋毁商家名誉D.向公安机关起诉,请求调解【答案与解析】A: 围堵商店,逼迫商家让步,这个做法是错误的,损害他 人利益,故排A;C: 诋毁商家名誉,这是侵犯他人权利,故排除B;D: 应向人 民法院起诉,故排除D;3.下列做法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D)A.14 周岁的小李申请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B.小赵向卫生管理部门反映周边餐馆卫生问题 C. 小王未经国家机关批准,擅自组织游行示威D. 小吴拨打市政热线反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问题【答案与解析】B监督权是对国家机关,小赵侧重于餐厅;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医 疗;应该是市场监管局;4.小刚路过某照相馆,意外发现自己的照片被挂在门口招揽生意。一气之下, 他编了一条谩骂短信发在朋友圈,结果短信被大量转发。当公安机关找到他时, 他说:“这是我的言论自由,我在维护权利。”公安人员告诉他:“你这样行使权 利是错误的。”(1)你认为小刚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 (2)他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 (3)作为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答:(1)肖像权。(2)维权方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3)①公民行使 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 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设计意图:在课堂的最后设计了选择题以及简答题,均选自历年中考题目,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要点突出,能较好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练 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题目中去,加深理解。板书设计:(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 有界限维护权利 守程序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不能超越权利的界限,不 能滥用权利。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 的自由和权利。①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要求:(②维护权利的方式)和解 调解 仲裁 诉讼【教学反思】本课时内容不多,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探讨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第一 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认识行使权利的界 限,特别是结合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来认识,这些限制性的要 求就是行使权利的界限。第二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学生结合几个贴近生活的案 例可以当堂掌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