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五上第二单元第5课《雾和云》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五上第二单元第5课《雾和云》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五上
第二单元第5课《雾和云》同步练习
(含答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哪里有雾,哪里有云。 (重点)
2.知道自然界中的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 (难点)
3.查阅资料,了解雾和霾有什么区别。
一、填空题
1.空气中的 遇冷会结成许多 或 ,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 ,在高空的是 。
2.深秋的 有时会看到雾。在 上能看到云海。
3.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 上形成的。
4.天上的白云是水蒸气上升到 遇冷凝结在一起的小水滴或小冰晶。
二、判断题
1.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
2.我们通常可以在天上看到雾。( )
3.深秋昼夜温差较大,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形成雾。( )
4.城市中的霾也是雾,它们没有区别。( )
5.我们可以登上黄山之巅去看云海。( )
6.云是陆地上和海洋上的水蒸发而形成的。( )
7.自然界中雾的形成要吸热。( )
三、选择题
1.水蒸气升到高空遇冷凝结形成小水珠或小冰晶,大量聚集而形成的是( )。
A.雾 B.云 C.雪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深秋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雾
B.在海边有时会看到雾
C.通常在高山之巅会看到雾
3.雾的形成过程属于( )。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4.下列关于雾和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和云都是液态,不可能是固态
B.雾在地表形成,云在高空中形成
C.雾几乎不移动,云在有风时移动速度较快
5.做饭冒出的“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滴 C.空气
6.做人造雾实验时,在量筒中倒入温水是因为( )。
A.温水更容易产生水蒸气
B.温水不会冰到我们的手
C.温水更容易结冰
四、实验探究题
1.实验目的:探究“白气”形成的原因。
2.实验过程:(1)准备一个装有温水的烧杯。此时烧杯内除了温水外,还有 。
(2)用镊子夹取一块冰慢慢接近杯口。此次观察到的现象是冰块周围有 形成,据此可知,“白气”是在 的条件下形成的(选填“遇冷”或“受热”)。 “白气”实际是飘浮在空中的 ,不是 。
(3)把冰块移开。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白气” 了。
(4)反复做几次,观察实验现象。
3.得出结论:“白气”是水蒸气 形成的。根据“白气”的形成原因可以推测 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
5 雾 和 云
一、1.水蒸气 小水滴 小冰晶 雾 云 2.早晨 高山3.遇冷 尘埃 4.高空
二、1.√ 2.× 3.√ 4.× 5.√ 6.√ 7.×
三、1. B 2. C 3. A 4. A 5. B 6. A
四、2.(1)水蒸气 (2)“白气” 遇冷 小水滴 水蒸气(3)消失
3.遇冷 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