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13课 东汉的兴衰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教师:备课时间:2024年 月 日 上课时间:2024年 月 日教学内容 东汉的兴衰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①知道东汉建立和光武中兴的基本史实,了解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②知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是导致东汉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知道黄巾起义加速了东汉的灭亡。(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③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认识到社会安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和前提。(家国情怀)。教学重点 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教学难点 东汉衰亡的原因。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讲述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一、激情导入 引课明标 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原因有哪些?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二、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1.西汉灭亡的时间?东汉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2.“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对东汉王朝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 4.黄巾起义的原因、爆发时间、领导人、创立的组织分别是什么?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 对自主学习的问题先同桌互学,之后前后桌交流合作。 合作探究: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作一比较,找出共同点。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 每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学内容,之后教师精讲点拨。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教师提问: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西汉逐渐走向了灭亡。你知道西汉是怎样灭亡的吗 学生回答: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教师讲解: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掌握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那么,王莽的统治有没有维持长久呢 学生回答:没有。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王莽政权最终被推翻。 教师讲解:农民起义过程中,西汉宗室刘秀崛起,他在公元25年称帝,后定都洛阳,建立了一个新王朝——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从地理位置上,东汉都城洛阳位于西汉都城长安以东,所以人们习惯上把刘秀建立的朝代称为“东汉”。 教师提问: 东汉建立之初经济萧条,社会动荡。阅读教材第73-74页,回答东汉开国初期光武帝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 学生回答: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田租,减轻刑罚,赦免囚犯;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教师总结: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教师提问:西汉出现“文景之治”,东汉出现“光武中兴”。二者的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学生回答: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行之有效的政策的长期坚持,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 教师提问:东汉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有哪些发展 学生回答:农业方面:人们通常使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手工业方面:冶铁、制瓷等手工业发展较快;水排的发明,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提高了冶炼质量;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历史解释】上图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根据图示说说造成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继位皇帝年幼,无法主政。 教师指导:东汉自章帝以下的历任皇帝大多短命,享年都不超过40岁(仅汉献帝除外),更有几位幼年夭折。先皇早卒,新皇年幼不能亲理政事,便由太后临朝,外戚得以擅权。至新皇成年,不甘心大权旁落,遂依赖亲信宦官发动政变以剪除外戚势力,宦官因而得以主宰朝政。到下一任皇帝即位,则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历史解释】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给当时的东汉带来什么影响? 政治腐朽不堪,民生困苦,社会混乱。 材料解析: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佞奸徒,趋炎附势,阿世盗名,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 上述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现象?对当时的东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豪强大族势力膨胀,后期逐渐演变成地方割据势力。 图一解析:郭圣通家族为真定侯国的名门望族,其母是西汉皇族后裔,其父是河北世家大族郭昌;阴丽华的阴氏家族是曾经辅佐了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的春秋名相管仲之后。是当时南阳新野的豪门大户,富甲一方。东汉政权正是在这些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图二解析:坞堡由围墙、门楼、角楼、楼阁(房屋)组成。坞堡本来只是军事据点,东汉时为民间富贵之家所采用。连年的社会动乱,使各地豪强纷纷组织部曲家兵,筑坞自守。东汉时期的庄园不仅是经济生产的单位,也具有武装割据的功能。 图三解析:亭上层四角有张弩控弦的武士守卫,中间有人扬袖起舞,旁有一人抚琴及三人拍手伴歌。这一陶水亭是豪强地主娱乐生活及拥有私人武装的写照。 材料解析:富豪人家,居室栉次鳞比,一栋连一栋;肥沃的田地,布满郊野。他们奴婢千群,附徒万计,车船钱庄,布于四方;囤积居奇者,满于都城。这般人储藏的奇珍异宝,巨室不能容纳;牧养的牲畜,山谷不能承受。 图中两个历史现象对当时的东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动摇东汉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三:黄巾起义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黄巾起义的原因、爆发时间、领导人、创立的组织分别是什么? 提示:(1)原因:政治腐败、租税严重、灾荒连年; (2)爆发的时间:184年; (3)领导人:张角; (4)创立的组织:太平道。 2.教师提问:黄巾起义的结果如何呢?有什么影响? 东汉统治者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同时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一致对付农民起义,黄巾军受到重创、损失惨重,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黄巾起义的影响: 黄巾起义主力虽然失败了,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五、训练反馈检测自评 1.(2024·重庆·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劳动者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谷物加工的场景:左边3人扶在栏杆一头,借用身体下压的力量,启动杆头,达到舂米的效果。据此可知( ) A.四川地区经济较发达 B.劳动者精通力学理论 C.实用技术应用于生产活动 D.政府组织大规模集体劳动 2.(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汉代某皇帝统治时期,陆续下诏“复三十而税一”“复五铢钱”“释奴婢”“并官省职”,这些措施使社会逐步安定。该皇帝统治的时期被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西汉后期,王莽篡汉建立新朝,西汉灭亡,随后,王莽政权被起义军推翻。25年,西汉皇族刘秀即位称帝,建立东汉。光武帝刘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光武帝统治后期,出现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豪强大族势力膨胀,由于朝政腐败,时局动荡,最终黄巾起义爆发。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的统治名存实亡。作业设计 第13课同步练习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