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第一框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学习目标 核心关注1.理解质、量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连续性和间断性。(科学精神)2.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领会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公共参与) 1.质、量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关系。3.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议题1 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质量互变规律亦称“量变质变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之一。【探究与分享】《鹤林玉露》记载了一则故事。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巾下有一钱。乖崖杖之,吏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探究问题:查找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类似的成语,从思维角度谈谈这些成语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提示:与之类似的成语还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这里的类似,是指思维角度的类似。从思维角度看,这些成语都反映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课堂探究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1.质(1)含义: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2)作用: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提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每个事物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于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事物的质保持着,该事物就存在着;事物一旦失去它特定的质,就不再是这一事物而变成别的事物。因此,质和事物的存在是不可分割的,是直接同一的。2.量(1)含义: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2)作用: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3)量与事物的关系: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拓展】深入理解事物的量的规定性(1)在量的规定性中,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在一定的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事物的质。(2)量的规定性是多方面的。有内涵的量与外延的量、精确的量与模糊的量、要素的量与结构的量等。质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量则进一步把同质的事物从量上区别开来,同质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探究与分享】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探究问题:从质与量的角度,谈谈日积月累地践行正确的价值观与成就人生精彩之间的关系。提示: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这一类比是在说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同样地,人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也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正确的行为,进而造就精彩的人生。这是量变与质变的条件关系。课堂探究3.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1)含义: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即量的变化,质变即质的变化。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区别。(2)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注意】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上,有两种形而上学观点一种是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生物学中的“激变论”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另一种是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自然科学和哲学中的“庸俗进化论”,就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总结】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关系 量变 质变区别 性质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 根本的、显著的呈现状态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结果 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事物不再是其自身,变成了另一事物联系 ①量变与质变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②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量变与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例题 往一匹马身上放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倘若继续一根一根地添加稻草,当最后一根稻草放到马身上后,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这就是“稻草效应”。“稻草效应”体现了( )①发展的实质是量变引起质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质变是无形的量变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①错误。题干中“稻草效应”体现了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②④正确。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而不是无形的量变,③错误。【答案】C议题2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这两个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如果我们处理不当,不是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团结、批评、教育的政策,或者民族资产阶级不接受我们的这个政策,那末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会变成敌我之间的矛盾。”【探究与分享】◆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思是说,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只有通过一步步的积累,才能到达千里之遥的目的地。◆ 成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本义是说,筑造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一点儿而未完成。探究问题: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提示:材料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质变—新的量变……质量互变规律支配了事物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相互交替,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过程。因此,要实现人生理想、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质变,就必须注重量的积累。课堂探究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1.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2.连续性与间断性、渐进性与飞跃性的关系(1)区别。①连续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②间断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是指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2)联系。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的。②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提示】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包含的。正是因为以往的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间断性,间断性包含着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拓展】事物始终处在量变之中,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质变,整个世界就是质变和量变交织的活动过程。同时,任何事物作为质与量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现在“度”中。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量变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所以,事物的量变在度的范围内是连续渐变的,表现为渐进性;质变是旧质的中断和向新质的跃迁,表现为飞跃性。事物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必须有渐进性的量的积累,然后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全面理解遵循质量互变规律例题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思维状况既有上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影子”,又向下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趋近。例如:学前儿童的思维继承着婴儿动作思维的特点,但形象思维也开始发展起来。这表明( )①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一个突变的过程 ③事物的量变最终必然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存在前后相继的联系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解析】①④正确,题干强调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思维之间存在纵向联系,这说明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存在前后相继的联系。②错误,事物发展要经过量的积累,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③错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答案】B1.量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提示:×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2.量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而单独存在。提示:× 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3.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前提,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提示:×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是指事物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提示:×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是指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5.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提示:× 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6.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提示:× 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量变。7.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正确把握渐进性与连续性、飞跃性与间断性的关系。提示:× 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8.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表明事物发展停止。提示:×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人生需要选择,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更是前进的动力。40多年前,为了提升我国对海探测能力,面对国外技术垄断和技术封锁,刘永坦抱着“一定要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新体制雷达”的目标和决心,带领团队进行艰苦探索,不断试验,科学求证,经过上千次试验调整,终于成功研制出我国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①。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院士又许下新的愿望,朝着小型化雷达进军,让技术造价更低,让功能性能更优,更好保卫祖国海疆②。情境与教材信息点 链接教材①刘永坦抱着“一定要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新体制雷达”的目标和决心,带领团队进行艰苦探索,不断试验,科学求证,经过上千次试验调整,终于成功研制出我国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 事物的变化发展始于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院士又许下新的愿望,朝着小型化雷达进军,让技术造价更低,让功能性能更优,更好保卫祖国海疆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学以致用:黑格尔曾说,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黑格尔是想告诉我们( )①当量的变化超出“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 ②事物的质变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 ③事物发展的间断性包含着连续性 ④质变比量变对事物发展更重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②正确,材料中“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揭示了量变的特征,反映了量变与质变的区别和联系,说明当量的变化超出“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事物的质变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③不符合题意,事物发展的间断性包含着连续性,但材料强调的是事物的质变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④错误,量变和质变都很重要,不能说质变比量变对事物发展更重要。答案:A基础练·强化巩固1.水的三态变化从物理过程来说是发生了质变,从化学过程来说却是没有发生质变。这说明( )①质变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②质是多方面的 ③质是多变的 ④量变与质变的区别是相对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主观意志不能决定质变,①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错误。水的三态变化从物理过程来说是发生了质变,从化学过程来说却是没有发生质变,说明质是多方面的,量变与质变的区别是相对的,②④符合题意。每个事物都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这种质是固定不变的,③错误。答案:C课后强化训练2.往一匹马身上放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倘若继续一根一根地添加稻草,当最后一根稻草放到马身上后,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这就是“稻草效应”。“稻草效应”体现了( )①发展的实质是量变引起质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质变是无形的量变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①错误。题干中“稻草效应”体现了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②④正确。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而不是无形的量变,③错误。答案:C3.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大事全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要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就一定能够成功。这告诉我们( )①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前提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只要注重量的积累,一定会发生质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大事全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强调注重量的积累,①正确;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②错误;“滴水可以穿石”说明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正确;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就不会发生质变,④说法绝对。答案:B4.有人把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的巨大变化浓缩成5 句话: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事物的发展是( )①一种连续且不间断的过程 ②事物量的持续积累的过程 ③打破旧质代之以新质的过程 ④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西藏巨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新事物(新质)代替旧事物(旧质)的过程,③④入选。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①错误。事物量的持续积累未必引起事物的发展,②错误。答案:D5.老子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③事物的变化发展始于量变 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这句话是说难从易开始、大事从小事开始,主要强调量变,②③入选。①④强调质变,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B6.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是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青蛙效应”说明( )①事物的变化促使事物走向自己的反面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材料指出小火慢慢加热凉水,青蛙最终丧失逃生能力,说明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②④入选。单纯的事物的量变并没有使事物走向自己的反面,①错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③错误。答案:C7.“人类社会形态变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 )①是由低级到高级直线前进的 ②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③在量变与质变交替中前进 ④是由“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②④入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曲折前进的,①不选。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在量变与质变交替中前进的,③错误。答案:D8.事物总是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质量互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一大规律 ②发展的实质是量变和质变的不断重复 ③真正的质变是无须经过量变的瞬间巨变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永无止境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事物总是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这说明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质量互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一大规律,①④正确。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②错误。任何质变都要经过量变的积累,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③错误。答案:B9.有一个人到饭馆吃饭,吃了第一个馒头,感觉没有饱,又买了第二个馒头,吃完了,还感觉没有饱,又买了第三个馒头,吃完第三个,才感觉饱了。于是他把老板叫来,要求退第一个和第二个馒头的钱,理由是只有第三个馒头才让他吃饱了。材料中的人错在( )①割裂了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②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 ③否认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④没有认识到质变是一种渐进的变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认为“只有第三个馒头才让他吃饱了”是没有看到前两个馒头的作用,这否认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割裂了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④错误,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答案:A拓展练·自选培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几十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创业之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成就非凡,不断刷新着中国人的“太空高度”。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全面建成。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同各国一道,积极参与外空全球治理与交流合作,维护外空安全,促进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地球家园、增进民生福祉、服务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质量互变规律的知识,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探索永无止境。答案: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中国航天事业从创业之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成就非凡,不断刷新着中国人的“太空高度”,在量的积累上不断实现质的提升。②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中国航天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通过“三步走”发展战略,通过渐进性的积累,一个个目标的达成,才能产生飞跃性,实现质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携带的遗传资源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核心战略资源。为摸清中国植物资源的“家底”,我国的植物学研究者遍访各地,进行野外考察、标本采集、记载核实工作,对所有植物的科学名称、形态特征、系统位置、地理分布、经济用途等重要信息进行整理。经过四代研究者45年前赴后继攻坚克难,《中国植物志》终于问世。依据这本权威而全面的中国植物“户口本”,中国植物科学数据中心应运而生。为保障生物多样性,依托二者,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4月正式揭牌,翻开我国野生植物研究保护工作新篇章——进一步构建以国家植物园为核心,以区域植物园为主体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的“认识质量互变规律”的知识,分析我国野生植物研究和保护的过程是如何推进的。答案: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中国植物学四代研究者历经45 年接续奋斗,为《中国植物志》的出版提供条件。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研究者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所有植物的重要信息进行整理,最终形成《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志》问世和中国植物科学数据中心成立为国家植物园的设立奠定基础。③在我国推进野生植物研究保护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进一步构建国家植物园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