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岛版六三制五上第三单元《热的传递》测试卷(含答案)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像太阳的热这样不接触物体直接从热源散发出去的方式叫 ;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 ;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 。2.夏天,穿 (填“白”或“黑”)色衣服更凉快。这是因为白色衣服能 (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的全部色光,黑色衣服能 (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的全部色光。3.将刚从冰箱里取出的牛奶浸在热水中,热会从 传递到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7分)1.暖气片主要是通过热对流让房间变暖的。( )2.夏天,空调可以让整个房间凉快,壁挂式空调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下部。( )3.冬令营时,同学们烤火取暖是利用热辐射的原理。( )4.深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浅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弱。( )5.固体和液体都能传递热量,而且主要方式相同。( )6.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和在金属条中一样,只向左右两个方向传递。( )7.0℃的物体没有热量,不会和其他物体发生热传递。 ( )三、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1.我们用热水袋暖手,热水袋的热传递到手上,这属于(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2.冬天,有些家庭会在房间里用煤炉取暖,同时还能烧水做饭。煤炉的热传递方式是( )的。A.单一 B.未知 C.多种3.电烤箱能烤熟食物,利用的是(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4.下列情况属于热对流的是( )。A.地暖让房间慢慢变热B.坐在“小太阳”附近取暖C.用热水杯暖手5.如右图,高压锅在煤气灶上受热属于(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6.比较实验中测得的温度数值,找出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在( )。A.处理信息 B.建立模型 C.分析数据7.如右图,铁环上挂有四个相同的蜡环,用酒精灯在图中位置加热,那么最后掉落的是( )。A.2 B.3 C.48.我国北方地区房子里的暖气片应安装在房间的( )。A.上方 B.中间 C.下方9.下列物品中,设计是为了减慢热传递的是( )。A.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片 B.冬天室内的暖气装置C.热水瓶的双层玻璃胆10.将一个30℃的物体和一个50℃的物体相互接触(假设它们不与环境传递热量),最终这两个物体的温度( )。A.一定是40℃ B.一定相等且在30~50℃之间C.两个物体的温度不等,但都在30~50℃之间四、画图题。(共8分)1. 萌小牛在图中“O”点处用酒精灯给金属盘加热,A、B、C三点表示蜡烛油的位置。(4分)(1)请画出热传递的方向。(2)A、B、C三点处蜡烛油熔化的先后顺序是 。2.画出热传递的方向。(4分)五、实验探究题。(共8分)右下图为探究“热在固体中怎样传递”的实验装置。(1)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火焰的 加热,实验完毕,用 盖灭酒精灯,千万不要用嘴吹。(2)如图所示,在金属棒上用凡士林等距离粘上火柴棒,用酒精灯加热金属棒,火柴掉落的顺序是 。(3)为了让实验效果更明显,金属棒传递热快一些,应使用 (填“铜”“铝”或“铁”)棒。(4)通过实验可知,热传导的特点是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 的部分传到温度 的部分。(5)如果从开始加热到火柴掉落的时间偏长,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2分)六、简答题。(共4分)1.简述烧杯里的水是如何被加热至沸腾的。(2分)2.冬天,我们是怎样使用“小太阳”取暖的 (2分)答案第三单元综合素养评价一、1.辐射 对流 传导 2.白 反射 吸收 3.热水 牛奶二、1.√ 2.× 3.√ 4. √ 5.×6.× 7.×三、1. A 2. C 3. C 4. A 5. A 6. C 7. B 8. C 9. C 10. B四、1.(1)C、A、B(1)(2)五、(1)外焰 灯帽 (2)C、B、A (3)铜 (4)高 低(5)缩短火柴间距,使火柴距离加热点更近(合理即可)六、1.加热烧杯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 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2. 利用“小太阳”取暖的主要方式是热辐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