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6课《水的作用》同步练习班级: 姓名:亲爱的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祝你学习进步!一、填空题1.由于流水对土地的 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2.流水的力量:地势越 ;流水的力量越大,发生侵蚀现象。地势越 ;流水的力量越小,发生沉积现象。水速越快:流水的力量越 。3.河水对两岸主要产生了 作用,结果会造成 。4.黄河第一湾乾坤湾一幅美丽天然的太极图,是黄河古道秦晋峡谷上一大天然景观,如图所示。它的形成主要是河水中夹杂着的 颗粒对河岸进行 形成的。5.河道中的碎石是在 的作用下失去棱角的。二、判断题6.降水只是为地面提供淡水资源,没有其他作用。( )7.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灾害,也给人们带来益处。( )8.花盆底部放小瓦片的作用是:防止浇水时水土流失过快。( )9.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了灾害,也带来了好处。 ( )10.河床越宽、水流越快,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 )三、单选题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B.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没有影响C.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防止水土流失12.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 )形成的。A.人类长期劳动改造 B.海浪侵蚀C.河流中泥沙沉积 D.风的侵蚀13.我国的平原大多数是( )形成的。A.人类填埋 B.河流沉积 C.海水冲刷14.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这主要是因为( )。A.侵蚀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15.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形成是由于( )对地形带来的改变。A.地震 B.雨水的侵蚀 C.河流的作用16.河道中卵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A.流水的冲击作用 B.河道的磨圆作用 C.鱼虾的搬运作用17.降水汇集成河流,会对地表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流水对地表的改变作用体现在( )。A.对地表物质的侵蚀 C.对河岸动植物的影响 D.河流水域空气湿度的增大四、连线题18.在“降雨对土地的侵蚀”模拟实验中,将材料或动作与其代表的内容连线。斜坡形的土堆 降雨有颜色的沙子 山坡土堆上的细纹 土壤土堆上方喷水 沟壑雨水流向盆中 水流五、综合题19.在矿泉水瓶中放入3个小石子,往瓶内加入半瓶水。如右图,将瓶身侧放并进行剧烈晃动。(1)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2)“他觉得鹅卵石表面之所以这么光滑是因为水的作用”,这个环节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A.提出问题 B.提出假设 C.得出结论(3)剧烈晃动后,小石子会发生什么变化?下列现象合理的是( )A.小石子没有变化B.小石子变成光滑的鹅卵石了C.看不出小石子的变化,但水中有一些沙子(4)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水对岩石不会产生任何作用B.水能快速让岩石发生变化C.水对岩石的作用是缓慢的,短时间内现象不明显六、简答题20.水土流失有什么危害?1.【答案】侵蚀【解析】【解答】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分析】流水对土壤具有侵蚀和冲刷的作用。2.【答案】高;低;大【解析】【分析】地势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水的流速就快,力量就越大。3.【答案】侵蚀;岸边土壤变少,河堤变窄【解析】【解答】岸边土壤变少,河堤变窄都是河水对两岸产生了侵蚀作用的结果。【分析】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4.【答案】岩石;磨削【解析】【分析】考查水对地形地貌的作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河水的侵蚀作用,河水夹杂着这些颗粒对河岸进行磨削。5.【答案】河水搬运及磨圆【解析】【解答】河道中的碎石是在河水搬运及磨圆的作用下失去棱角的。【分析】流水对岩石具有侵蚀作用。6.【答案】错误【解析】【分析】降水会在地面会形成溪流,侵蚀地表,形成一道道沟壑。降水不仅为地面提供淡水资源,同时还会搬运泥土和沙石,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地形景观。故题目说法错误。7.【答案】正确【解析】【分析】 例如尼罗河对其上游土地侵蚀,带走泥沙,在下游的埃及境内沉积,给埃及尼罗河两岸地区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这是益处。8.【答案】正确【解析】【分析】使用花盆播种时,要先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再放入适量的土。放小瓦片的目的是浇水时,多余的水会流出,而土壤不会随着流出。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9.【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灾害,也给人们带来益处,比如在河流下游形成平原。【分析】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10.【答案】错误【解析】【分析】 河床越宽,水流越慢,携带的泥沙容易沉降,携带泥沙的能力变差。11.【答案】B【解析】【分析】A、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化形成的流水作用,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的洪流就是泥石流,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故A正确;B、人类活动会破坏植被覆盖等,从而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故B错误;C、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植树造林有利于水土保持,故C正确。12.【答案】C【解析】【分析】河流会不停地侵蚀两岸的土壤,尤其是水流速度比较快的时候,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水土流失。水流比较缓慢时,发生的沉积 现象,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形成的。故选C。13.【答案】B【解析】【解答】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都是河流沉积形成的。【分析】流水对泥沙具有冲刷和沉积的作用。14.【答案】C【解析】【分析】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是因为:河流从上游冲下来很多的泥沙,当到下游和中下游的和入海口时,水流变慢了,所以发生了沉积,因而形成了平原。15.【答案】C【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运动(火山和地震)和外力作用的影响(风化作用、侵蚀和沉积作用和人类的活动)都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黄河第一湾乾坤湾是水的作用形成的。故选:C。16.【答案】C17.【答案】A,18.【答案】【解析】【分析】我们设置模拟实验来研究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其中斜坡形的土堆模拟山坡,有颜色的沙子模拟土壤,土堆上形成的细纹模拟山坡上的沟壑,用喷水器喷水模拟下雨,雨水流向盆中模拟水流。19.【答案】(1)水流会对小石子产生作用吗?(2)B(3)C(4)C【解析】【分析】(1)分析实验可知,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水流会对小石子产生作用吗 (2)假设是科学家提出解释事象的主张而尚未证明的。“他觉得鹅卵石表面之所以这么光滑是因为水的作用”,这个环节在科学探究中属于提出假设。(3)把岩石放入装有水的塑料瓶中晃动代表自然界中的流水的冲刷。剧烈晃动后,看不出小石子的变化,但水中有一些沙子。(4)实验说明:岩石会因为冷和热、流水、植物的作用发生变化。水对岩石的作用是缓慢的,短时间内现象不明显。20.【答案】水土流失可使河床升高、湖泊变浅、土壤肥力衰减、旱涝频繁、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水土流失会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人类生存 ; 削减地力,加剧干旱发展 ; 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 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