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宪法是根本法第2节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统编版)六年级上第2课时1234567素养目标新知导入新知讲解课堂练习课堂总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1素养目标核心素养:法治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重要性;·认识到宪法对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的保障作用;·增强法治观念。2新知导入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第二十六条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张天天的父亲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刘某在微博上谩骂同事张某,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向张某公开赔礼道歉。区政府在房屋拆迁中毁损了李强家的屋内合法财产,予以赔偿。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王某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3新知讲解班有班规校有校纪国有国法知识窗一个班级有班级的班规,一所学校有学校的章程,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作为小学生,有维护宪法权威的必要吗?有必要,因为宪法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都应自觉维护宪法权威。3新知讲解我觉得没必要,宪法内容那么多,我们只要遵守跟未成年人有关的就好。你支持哪个观点呢?第十四条 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第十九条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第二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3新知讲解这些条例跟你有关系吗?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自觉树立宪法权威。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3新知讲解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3新知讲解3新知讲解3新知讲解全体起立,右手握拳,拳心向前,集体宣誓。“北极鲶鱼”的言论如果属实,她们家的行为合法吗?如果有违背宪法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3新知讲解炫富言论2023年3月,网名为“北极鲶鱼”(后改名:123zou14)的女子在网上发布了“我家那么多钱都是韭菜供的我怎么能不喜欢呢?”“我只知道我家有9位数”等炫富言论。有网友发现,“北极鲶鱼”的IP显示的地点在澳大利亚,在其个人主页上,晒过不少其爷爷“公派”出国以及在深圳公务员培训班的合影 。被质疑炫富、家中涉贪腐等问题 。“北极鲇鱼”事件终于等到了调查结果。10月10日,深圳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开除市原交通局货运管理分局局长钟庚赐(“北极鲶鱼”的爷爷)党籍,按二级科员确定其退休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4课堂练习1.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什么地位?A. 最低地位B. 与其他法律平等C. 最高地位D. 无关紧要的地位2.下列哪项权利或义务不是由宪法规定的?A.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 国家保护生态环境C. 公民必须每天跑步锻炼身体D.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3.“北极鲶鱼”事件中,如果其言论和行为属实,最可能违反了宪法的哪项原则?A. 平等原则B. 财产权保护原则C. 言论自由原则(但滥用言论自由可能构成违法)D. 民主集中制原则5课堂总结宪法乃国家根本大法,保障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我们应学习宪法,树立法治观念,自觉维护宪法权威。6作业布置1.完成学习单2.家庭宪法知识普及: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至少三项宪法中的基本内容或原则,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的根本制度等,并记录下家人的反馈和讨论过程,形成一份简短的报告,字数不少于150字。7板书设计宪法是根本法- 保障权利- 约束权力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2.2宪法是根本法 分层练习法治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重要性;·认识到宪法对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的保障作用;·增强法治观念。一、快乐填空。(5题)宪法是国家的______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______不可侵犯。宪法第十三条保障公民的______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宪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______,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宪法第十九条强调国家应举办各种学校,普及______义务教育。二、选择乐园。(5题)下列哪项不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A. 合法私有财产权B. 纳税义务C. 人格尊严权D. 受教育权宪法第三十八条直接涉及保护公民的哪项权利?A. 财产权B. 言论自由C. 人格尊严D. 宗教信仰自由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______的义务。A. 参军B. 纳税C. 投票D. 出国下列哪个行为体现了宪法对环境保护的重视?A. 公民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政治言论B. 政府植树造林C. 商家进行促销活动D. 法院审理刑事案件三、明辨是非。(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题)宪法规定的所有条款,每个人都必须遵守。( )宪法只与成年人有关,小学生无需了解。( )宪法第十四条强调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纳税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 )宪法的内容过于复杂,小学生只需了解与自身直接相关的部分即可。( )四.材料分析题。(1题)阅读材料:“北极鲶鱼”事件中,网名为“北极鲶鱼”的女子因在网上发布炫富言论并涉嫌家庭贪腐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随后,深圳市纪委监委介入调查,并作出相应处理。问题:(1) “北极鲶鱼”事件涉及了宪法的哪些原则或规定?(2) 这一事件如何体现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权威性?(3)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应从“北极鲶鱼”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参考答案基础巩固填空题根本神圣合法人民初等选择题6. B7. C8. B9. B10. C综合提升判断题11. 对12. 错13. 对14. 对15. 错材料解析题(1) “北极鲶鱼”事件涉及了宪法关于公民言论自由、财产权、公职人员廉洁从政以及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权威性等原则或规定。(2) 这一事件体现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权威性,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包括公职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深圳市纪委监委的介入调查和处理,正是宪法权威性的具体体现。(3) 作为一名小学生,应从“北极鲶鱼”事件中吸取的教训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不炫富、不攀比;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发表违法言论或参与违法活动;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侮辱、诽谤或诬告陷害他人;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x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宪法是根本法》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中的第2课时内容。本课旨在通过介绍宪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国家治理、公民权利保障中的核心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理解宪法作为根本法的重要性。教材通过具体条款的引入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宪法与个人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律素养。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但他们对法律特别是宪法的认识还相对模糊。他们可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对于宪法如何具体保障公民权利、约束国家权力等方面缺乏深入理解。此外,六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本课学习,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和公民意识。核心素养分析核心素养:法治意识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重要性; ·认识到宪法对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的保障作用; ·增强法治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重要性,认识宪法对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的保障作用。教学难点将宪法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树立宪法权威意识,理解宪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强调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重要性。 展示宪法相关条款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宪法与个人生活的关联。 聆听教师讲解,明确学习方向。 观察案例,思考宪法的作用。 通过具体案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深入学习做好准备。二、讲授新课 宪法的基本概念:介绍宪法的定义、地位和作用,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公民权利保障:详细讲解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如平等权、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并举例说明这些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国家权力约束:介绍宪法对国家权力的分配和制约机制,如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分立和相互制约,以及宪法对国家机构设置和职权的规定。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如“张天天父亲纳税案”和“刘某谩骂同事案”,分析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和约束国家权力方面的具体作用。 认真听讲,参与讨论,提出疑问,尝试将宪法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通过系统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课堂练习 设计多样化的课堂练习,如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等,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完成课堂练习,参与总结讨论,进行集体宣誓。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重点,强调宪法权威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进行集体宣誓。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总结提升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宣誓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律素养。板书设计宪法是根本法 - 保障权利 - 约束权力教学反思亮点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张天天父亲纳税”、“刘某谩骂同事被判赔礼道歉”等,使抽象的宪法条文变得生动具体,易于学生理解。 集体宣誓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仪式感,有助于深化对宪法权威的认识。 不足 课堂练习环节可能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广度,难以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分学生可能对宪法条文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思考。 建议 增加多样化的课堂练习,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促进学生对宪法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 宪法是根本法.pptx 【核心素养】2.2 宪法是根本法 分层练习(含答案).docx 【核心素养】2.2 宪法是根本法教案含反思.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