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五上第三单元第10课《热对流》一课一练(含答案)课堂回顾(1)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2)热对流时,热总是从温度 处传到温度 处。(3)加热水时,水会流动的原因是热水 (填“向上”或“向下”)运动。基础训练1 判断题。(1)空调里吹出的冷风会下降。( )(2)探究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时,在水中放木屑是为了容易观察水的流动路线。 ( )(3)加热烧杯内的水时,在三脚架上垫石棉网是为了加快热传递。( )(4)刮风是一种冷热空气的热对流现象。( )(5)蒸馒头时,蒸笼内的空气会以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 )(6)热可以在物体间和物体内传递,固体、液体都能传递热,而气体不能。( )(7)烧水时,总是加热水壶的底部,是因为热水容易上升,冷水容易下降,刚好形成对流,壶里的水都能被加热。( )2 选择题。(1)热在( )中传递的方式不是对流。A.水 B.空气 C.固体(2)冬天,山东人房间内的暖气片一般安装在( )。A.上方 B.中间 C.下方或地面上(3)冬天用电暖气取暖,热空气( )。A.向上运动 B.向下运动 C.无固定运动方向(4)空气传递热的主要方式是( )。A.传导 B.对流 C.辐射(5)夏天,开空调时,空调的出风口应该( ),能使整个房间更快地凉快起来。A.向上吹 B.向下吹 C.平吹(6)节日灯会上经常出现“走马灯”的身影。如图所示,点燃蜡烛,“走马灯”顶部扇叶转动,纸马就会跑起来。走马灯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7)在煮饺子的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饺子受热。此时,水中的传热方式是( ),饺子的受热方式属于(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3 简答题。供暖设备是怎样使整个房间变暖的 素养提升4 实验探究题。学习了热传递的知识后,萌小牛想要探究更多有趣的现象,便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不同的拓展实验,帮他一起分析实验现象吧。(1)如右图,萌小牛用酒精灯给试管上部的水加热,水沸腾以后,萌小牛用测温枪测量试管底部水的温度,他发现水温仅比室温高一点。请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不沸腾的水”实验:萌小牛将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然后将大烧杯放在三脚架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萌小牛观察到大烧杯里的水沸腾时,小烧杯里的水 (填“沸腾”或“不沸腾”),持续加热,现象不变。用水温计分别测量大烧杯和小烧杯里的水温,示数 (填“相等”或“不相等”)。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案10 热 对 流【课堂回顾】(1)对流 (2)高 低 (3)向上【基础训练】1.(1)√ (2)√ (3)× (4)√ (5)√ (6)× (7)√2.(1)C (2)C (3)A (4)B (5)A (6)B(7)B C3.以地暖为例,地暖加热地面附近的空气,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形成热对流,整个房间的空气都能被加热。(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素养提升】(1)热水在上方,冷水在下方时,不容易发生对流。虽然试管口的水已经沸腾,但是热传递得很慢,试管底部的水依旧不太热。(2)不沸腾 相等加热过程中,大烧杯里的水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小烧杯里的水温度达到沸点后,与大烧杯里的水温度相同,不再进行热传递,小烧杯里的水不再继续吸热,便不会沸腾。(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